女教授因传授避Y知识,被当众绞死;主角被迫在指挥官妻子操纵下,完成“培育仪式”。
这不是虚构的噩梦,而是美剧《使女的故事》,血淋淋的日常。
这部横扫艾美奖,IMDb8.4、豆瓣9.1的Netflix神剧,曾经遭到阿根廷反D胎议员的联名要求下架。
越被禁,越证明它戳中了权力的脓疮!
看完后,才能让人明白,什么叫做生育的“恐怖主义”。
被《圣经》包装的人间地狱在核污染与生育率归零的末世,美国被Z教极端分子颠覆为“基列共和国”。
这里,女性按功能被分类挂牌:
使女(红袍+白翼帽):编号“奥芙弗雷德”(Of+指挥官名),是高层的生育工具
夫人(蓝裙):协助驯化使女,却连阅读权都被剥夺
马大(灰衣):底层劳工,终身禁婚
我们的女主,自由记者琼(Elisabeth Moss饰)在逃亡中被捕,从“June”变成“奥芙弗雷德”。
被迫为指挥官弗雷德生育的她,经历三次“孕育仪式”、目睹好友艾米丽被实施割礼、亲女儿汉娜被洗脑成“基列新娘”……
于是,她开始了漫长的斗争与反抗。
这部剧,将“生育”从一种可选的责任,异化成工具的义务。
把对女性的压迫,呈现到了极致。
这种压迫,不只是呈现在身体力量层面,更是从宗教、文化领域进行长期的精神洗脑。
超市用图画标签代替了文字,是因为女性被禁止识字
每月的“培育仪式”需要全员诵读《创世纪》,用信仰掌控思想
“眼目”间谍系统,更是让告密成为生存本能
这部剧每一帧,都是女性的血泪史。
在这血泪之中,很多女性角色的细节刻画,堪称入木三分。
她们有些是极权的统治者,有些则是沉默的反抗者。
莉迪亚嬷嬷(Ann Dowd封神之作)
从教会学校教师到“使女教官”,她用电击项圈驯化使女,却会在深夜为她们涂抹冻疮膏。
当亲手培养的使女珍妮跳桥自杀时,她颤抖着捡起遗落的圣经,台词成经典:
“疼痛是上帝的礼物,但有些人永远学不会感恩。”
赛丽娜夫人(从共谋者到觉醒者)
作为基列国宪法的起草者之一,她为求子,默许丈夫伤害了琼。
可最后,她却在婴儿啼哭中崩溃:“我建起高墙,最后囚禁的是自己。”
失去手指后,她用残肢点燃婴儿房,火焰吞噬自己书写的“神圣使命”。
透过这部剧,我们将看到,生育霸权如何异化人性?
指挥官弗雷德白天诵读《圣经》,夜晚对琼实施侵害。
令人讽刺的是,这样一个人书房里却摆着《自由宪章》。
这是权力扭曲信仰的完美隐喻。
相比于《1984》中“老大哥”的绝对控制,《使女》的控制无疑更加残忍。
权力拥有了对宗教的解释权,并通过信仰的扭曲,
让受害者成为压迫链的一环(夫人监督使女,马大监视夫人)。
正是在这样的压迫下,我们可以看到反抗的“不完美”。
主角琼,从来不是一个圣女。
她为保护女儿出卖过同伴,利用怀孕逃避处决,甚至对赛丽娜夫人产生斯德哥尔摩情结。
但真正的反抗,正是从承认脆弱开始。
缺少英雄主义的过度渲染,《使女》展现更真实的革命。
有人用自焚照亮黑暗(艾米丽),有人卧底20年传递情报(马大丽塔)
没有“正确答案”,只有绝不跪下的灵魂。
当最终季琼将匕首刺进弗雷德心脏,弹幕刷爆“2024年度爽剧”。
但编剧米勒警告:“这不是胜利,只是开始。”
只要还有人认为女性身体属于国家、宗教或家庭,基列就永远存在。
喜欢这部剧的朋友,记得点赞收藏加入片单!
关注我,分享更多影视新观点
我是狐狸,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