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局亮眼!巴西肉类出口的狂飙之路

肉肉交 2025-04-17 11:51:11
巴西肉类出口 “成绩单”:数字呈现的飞跃  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全球肉类贸易领域,巴西堪称表现卓越。就牛肉而言,依据巴西牛肉出口商协会(ABIEC)援引外贸秘书处(SECEX)的数据,1 月至 3 月期间,牛肉出口量同比增长 12.8%,达 67.6 万吨,出口收入增长 22.1%,达到 32.2 亿美元。这一成果既彰显了巴西牛肉产业的雄厚实力,也映射出国际市场对巴西牛肉的强劲需求。  猪肉方面,根据巴西动物蛋白协会(ABPA)的数据,1 月至 3 月,猪肉出口量达 33.68 万吨,较 2024 年同期增长 16.4%,收入增长 32%,达 7.89 亿美元。猪肉出口的大幅增长,表明巴西猪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持续提升,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鸡肉出口同样成绩斐然,该季度总计 138.7 万吨,同比增长 13.7%,禽肉出口收入增长 20.8%,达到 25.87 亿美元。“鸡肉出口的月平均量在整个第一季度维持在 46 万吨以上,这是该行业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巴西鸡肉产业高效的生产能力与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  通过这些具体详实的数据可知,巴西肉类出口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呈现全面增长的强劲态势,在全球肉类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巴西肉类的重要进口国  在中国进口肉类的版图中,巴西肉类占据显著位置。中国持续作为巴西肉类的主要进口国,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在巴西牛肉总出口量中的占比高达 42.1%,购买量达 28.46 万吨。如此庞大的进口量,背后存在多方面深层次原因。  从价格层面来看,巴西肉类在国际市场具备显著价格优势。巴西拥有广袤土地与丰富自然资源,畜牧业规模化程度高,养殖成本相对较低。以牛肉为例,巴西牛肉生产成本低于许多其他牛肉出口国,使其在国际市场售价更具竞争力。在中国市场,巴西牛肉价格通常比一些欧美国家牛肉价格更为亲民,能够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例如,在一些大型超市和生鲜电商平台,巴西牛腩、牛腱子等部位价格,相比同品质其他进口牛肉,每斤可能低 5 - 10 元,这对注重性价比的中国消费者极具吸引力。  品质方面,巴西在肉类生产过程中构建了严格质量管控体系。以牛肉屠宰场为例,企业普遍实施溯源管理,从牛的养殖源头,包括生长环境、饲料来源,到养殖过程中的健康状况,再到最终屠宰加工环节,均可实现精准追溯。这种严格质量把控,确保进入中国市场的巴西肉类安全可靠、品质有保障。同时,巴西的天然草饲养殖方式,使肉类产品营养价值更高。草饲牛肉富含共轭亚油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人体健康,契合当下中国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从国内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肉类作为日常饮食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且日益多样化。牛肉不再是过去餐桌上的稀罕物,已成为百姓日常消费的常见食材,火锅、烤肉等餐饮形式的盛行,极大刺激了牛肉消费。猪肉和鸡肉在传统家常菜、快餐食品等领域需求稳定且庞大。2023 年,我国牛肉消费量达 1027 万吨,本土牛肉产量虽有增长,但仍存在一定缺口,需通过进口满足市场需求。而巴西作为世界肉类生产和出口大国,其丰富的肉类产品种类和稳定的供应能力,与中国庞大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高度契合。  美国市场:关税影响下的贸易状况  美国作为巴西牛肉的第二大进口国,在巴西牛肉出口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1 月至 3 月期间,美国进口 8.8 万吨巴西牛肉,占总出口量的 13%。然而,美国对巴西牛肉设置了关税壁垒,1 月的 6.5 万吨免税配额用完后,从 2 月开始,对美国出口需缴纳 26.5% 的关税。  尽管面临高额关税,巴西牛肉在美国市场销售依然强劲,背后有多方面原因。从产品竞争力角度,巴西牛肉具有独特优势。巴西拥有广袤草原,天然放牧条件使牛肉肉质鲜嫩、风味独特。与美国本土一些采用谷物育肥方式生产的牛肉相比,巴西草饲牛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口感更为清爽,符合部分美国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在品质上,巴西牛肉毫不逊色,其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出口牛肉的安全与品质,让美国消费者放心购买。  从市场需求来看,美国国内对牛肉需求具有一定刚性。牛肉是美国传统饮食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家庭日常烹饪,还是各类餐厅、快餐店,对牛肉需求量都非常大。汉堡、牛排、烤肉等美食在美国广受欢迎,使得市场对牛肉需求持续旺盛。即使在关税导致价格上涨情况下,消费者对巴西牛肉购买热情并未大幅减退。例如,在一些大型连锁超市中,巴西牛肉虽价格有所提高,但仍置于显眼位置,销量也维持在较高水平。  贸易形势变化下的市场新格局  在持续的贸易形势变化背景下,全球肉类市场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巴西猪肉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强劲扩张势头,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贸易形势变化使得全球肉类市场贸易环境变得复杂,各国纷纷调整贸易政策,关税壁垒不断变化。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肉类产业,对进口肉类设置更高门槛,打破了原本相对稳定的肉类贸易格局。一些传统肉类出口大国和地区,因贸易形势变化,出口受阻。比如欧盟,在与中国的贸易摩擦中,其猪肉出口受到反倾销调查等措施影响。2024 年中国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导致欧盟猪肉在中国市场份额受到冲击。  巴西猪肉能在贸易形势变化背景下扩大市场份额,有多方面原因。价格优势是巴西猪肉的突出竞争力。巴西的生猪养殖成本相对较低,规模化养殖使其在生产环节能有效控制成本。据统计,巴西每生产一公斤猪肉成本比欧盟一些国家低 0.5 - 1 美元左右。在贸易形势变化导致部分国家肉类价格因关税等因素上涨时,巴西猪肉凭借较低价格,吸引更多国际买家。例如,在菲律宾市场,巴西猪肉价格比一些其他进口来源国的猪肉价格更为亲民,使得巴西猪肉在菲律宾市场份额不断攀升。2024 年 1 - 10 月,菲律宾共进口巴西猪肉 20.6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 103.3%,菲律宾首次成为巴西猪肉出口的最大市场。  品质和安全也是巴西猪肉赢得市场的关键要素。巴西在猪肉生产过程中,建立了完善质量管控体系。从生猪的养殖环境、饲料选择,到屠宰加工、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标准和规范。在养殖环节,巴西注重生猪健康管理,严格控制疫病发生;在加工环节,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确保猪肉新鲜度和品质。例如,巴西的一些大型猪肉加工企业,引进国际先进冷链技术,使猪肉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能始终保持良好品质,满足国际市场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  巴西还积极开拓新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在贸易形势变化影响下,巴西将目光投向亚洲、南美洲等多个地区的新兴市场。通过加强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签订贸易协议,为巴西猪肉出口创造更广阔空间。在南美洲地区,巴西与智利、阿根廷等国加强肉类贸易往来,满足这些国家对猪肉的需求;在亚洲,除中国市场外,巴西还加大对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猪肉出口力度,通过提供多样化产品和优质服务,赢得这些市场的认可。  巴西肉类出口的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巴西肉类出口有望延续增长的强劲态势。从市场需求角度,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肉类需求将持续攀升。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亚洲、南美洲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居民饮食结构升级,对牛肉、猪肉、鸡肉等各类肉类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巴西作为肉类生产和出口大国,凭借丰富资源、成熟产业体系和优质产品,将能较好满足这些市场需求。  在出口量方面,巴西具备进一步增长潜力。以牛肉为例,巴西拥有广袤草原和适宜气候条件,畜牧业发展空间广阔。随着养殖技术不断进步和规模化养殖进一步推广,巴西牛肉产量有望持续增加,从而为出口提供更充足货源。同时,巴西也在积极开拓新市场,加强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在 2025 年 Gulfood 海湾食品展上,巴西禽肉企业与众多国际买家达成合作意向,预计未来一年能带来约 5.6 亿美元的出口收入。这充分展示了巴西肉类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和潜力。  市场格局也可能发生一些变化。随着贸易环境不断变化,一些新兴市场可能崛起,成为巴西肉类的重要消费地。随着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巴西肉类有望借助这一契机,扩大在这些地区的市场份额。同时,巴西也在不断优化肉类出口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例。通过发展肉类深加工产业,生产更多如香肠、火腿、罐头等加工肉类产品,不仅能提高产品附加值,还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  但巴西肉类出口也面临一些挑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导致更多关税壁垒和贸易限制措施,影响巴西肉类出口。国际市场肉类价格波动也会对巴西肉类出口企业利润产生影响。此外,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关注度不断提高,巴西需要进一步加强肉类生产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出口肉类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总体而言,巴西肉类出口的未来充满机遇与挑战。凭借自身优势和持续努力,巴西有望在全球肉类市场继续保持重要地位,并实现更大发展。
0 阅读:26

肉肉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