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炸雷,成都连续两天出现神秘巨响,其实是先进飞行器在咆哮

书生嘉致 2022-09-05 18:40:28

时隔5个月后,四川成都连续两天惊现神秘巨响,这又是什么原因引发的呢?成都巨响再次上了热榜,再次引发了不小的热议。

我们来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9月4日上午9:00左右,成都出现了第1次神秘巨响,郫都区、新都区的网友表示听到了,但金牛区、成华区、龙泉区的网友表示没有听到,9月4日上午11:00左右和下午,又有多人表示听到了巨响。

9月5日上午9:00左右,又有一位成都的网友发微博表示:再次听到了巨响声,所以,9月4日和9月5日连续两天都出现了神秘巨响。

神秘巨响给成都民众带来了影响,有多名成都网友表示:窗户和玻璃门被震得发响,

以为是炸雷响了

,因为在9月4日,成都部分地区的确是有零星降雨,出现打雷的声音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当“成都巨响”的消息报道后,成都网友才觉得事有蹊跷,巨响不太像是炸雷,可能是先进飞行器在咆哮,因为这并不是成都首次出现巨响了。

近日,在吉林长春举行的长春航展上,我国可是把积攒了多年的家底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出来,包括了歼16、歼20、油运20、无侦-8超高音速侦察无人机等等,各式各样的先进飞行器“闪瞎”了不少航迷的眼睛。

飞行速度超过音障的飞行器太多了,歼16、歼20、无侦-8等都能超音速,其中无侦-8能4倍超音速,那么是哪一款飞行器的咆哮声呢?9月4日当天,成都官方针对巨响回应了,或是歼-20战斗机产生的。

歼-20是我国最先进的第5代隐身战斗机,它被外界视为是美国F-16和F-22的终极对手,性能不在F-22之下,而歼20刚好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生产的,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总部位于成都市黄田坝。

说不定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正在对歼-20战斗机的性能进行测试,每一款新型战斗机都要经过无数次的测试和改进才会变“成熟”。

问题是,歼-20战斗机飞行时为什么发出巨响般的“咆哮”呢?其实,这并不是战斗机发出来的,而是战斗机快速飞行时,出现了“音爆”现象,“音爆”是一种非常震耳欲聋的巨响声,可见产生影响。

当物体稳动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时,就会出现“音爆”现象,当然,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在空气中,如果是在没有气体的太空中,无论飞行器移动速度有多快,就算接近了光速,都不会产生“音爆”的现象。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固定值,一个标准大气压、气温为15℃,声速为340米每秒,但当气温为25℃时,声速增加到346米每秒,声速还跟大气压有关,气压超大,声音速速就越快,反之,声音速度就越慢。

所以在实际的空气环境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并不一定等于340米每秒,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计算,把声音传播速度定为340米每秒。

其实,“音爆”的现象就在我们的身边,挥舞着长鞭抽向地面上转动的陀螺时,会听到“啪”的一声响,很多人以为是鞭抽在陀螺上发出的声音,这其实就是鞭子末端速度太快,超过了声音速度,出现了“音爆”现象。

可能有人说,玩陀螺的人比较少见,没有听过“音爆”,是的,玩陀螺的人并不多,但是玩过毛巾的人相信都数不过来,挥动毛巾时,毛巾末端撞击物体后进一步借力,在一瞬间,速度可能打破了音障。

当物体超音速移动时,为什么会产生“音爆”呢?飞行器在高速飞行时剧烈挤压空气,产生冲击波,空气中的冲击波和水中的水波原理差不多,以一个同心圆的方式不断地向外围传播,空气中的冲击波其实就是“声波”。

但当飞行器快速移动时,声波不再是同心圆,形成了一个偏心圆,移动物体的前方区域声音比较尖锐和响亮,后方区域的声音比较低沉。

当飞行器速度等于声音速度,冲击波叠加在一个平面上无法向飞行器的前部传播,这就是“音障”,当飞行器速度进一步提升突破音障时,叠加高能量冲击波向飞行器的后下方和后上方移动,这就是“音爆”。

歼-20战斗机产生的“音爆”并不是附近区域所有人都能听得到,只有正对高能量冲击波的区域才能听得到,其它区域根本听不到,歼-20最大速度可达0.95公里/秒,速度很快,地面上的人听到一声“巨响”,而不是连响。

有趣有料的科学内容请关注唯一的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



#飞机音爆#



0 阅读:2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