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攻克元大都后,立刻派太监保护宫女嫔妃,换来子孙200年富贵

缘史记 2025-02-18 10:08:06
前言

朱元璋能坐上皇位,淮西集团可是帮了大忙。淮西集团打一开始就跟着朱元璋,他们之间的感情那可深了。要说淮西集团里的武将,有一个人肯定绕不过去,这人就是徐达。

徐达跟朱元璋可不只是君臣关系,他俩还是亲家。为啥徐达能躲过朱元璋晚年的清算?这就得看他的为人了,光看他攻克大都之后的那些做法就能明白了。

一、信任有加

朱元璋最后能获胜,先不说他自己的本事,他手底下的将领可帮了大忙了。讲真,要是说他身边关系最亲近而且打仗最厉害的将领,那肯定是徐达和常逢春。

虽说这两人都是朱元璋的心腹,可他俩性格差别老大了,就因为这个,最后落得个不同的结局。

徐达跟朱元璋是老乡。想当年,朱元璋参加起义军没多久就回老家招兵买马,就在这个时候,徐达开始跟着朱元璋,这一跟就是后半辈子。徐达可是朱元璋特别了解的好兄弟,这人仁义又厚道,可一点都不胆小怕事,还特有主见。

没过多久,朱元璋就和徐达好好地谈了一次心。这一谈,朱元璋对徐达的好感更强烈了。徐达这人吧,外表看着挺低调的,也不怎么爱说话,可一到打仗的事儿上,那想法可独特了,在谋略方面也不比别人差。这个时候的朱元璋,正缺这样能当亲信的人。

大家都知道,郭子兴一开始是给了朱元璋一些帮助的。不过,郭子兴这人也有不少毛病。他,志大才疏,心眼还特别小。所以到了后来,朱元璋的能力显露出来的时候,在郭子兴手底下做事可就难。

特别是在这个时候,红巾军内部老是自己人斗自己人,没个停的时候。朱元璋瞧着跟着郭子兴没什么前途,就打算自己单干了。没错,朱元璋离开的时候,就只带了几个自己特别信得过的人,像徐达、汤和这几位。

朱元璋很快就拉起了自己的队伍,他的能力在历史上那可是公认的厉害。眼瞅着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嘿,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事冒出来,把平静给打破了。

说真的,这事儿对朱元璋来讲那就是飞来横祸,跟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没过多久,郭子兴就把一个叫孙德崖的将领给抓起来了。孙德崖的那些手下,对郭子兴也没辙,毕竟人家郭子兴再怎么着也是有实力的,就像俗话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没办法,他们就只能拿朱元璋撒气了,谁不知道朱元璋和郭子兴之前好得就跟亲兄弟似的。

可这时候,他俩早就各走各的路了,你能想象郭子兴还会不会理会朱元璋吗?就因为朱元璋被俘这事儿,整个起义军内部都动荡得厉害。徐达马上就主动跑去找他们,说要用自己把朱元璋换回来。

就因为这一回,朱元璋对徐达的态度就变了。他不只是把徐达当成自己的心腹,还觉得徐达是个能托付大事的人。要知道,当时其他人可没徐达这样的表现。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的朱元璋还没被权力影响,心里头的感情可纯粹。

就因为这一回的救命之恩,徐达一下子就成了朱元璋最器重的人。往后打仗的时候,朱元璋老是乐意带着徐达,还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对朱元璋的未来走向来说,最重要的一场战役那肯定就是和陈友谅的决战。在他们俩这儿,那可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旦输了,付出的就是生命的代价。

这一仗只能胜,不能败。那时候朱元璋就二十万大军,可陈友谅的兵力是他的三倍。在这种敌强我寡的战斗里,朱元璋第一个就想到了徐达,让徐达带着先锋部队。徐达也没让朱元璋失望。

哪怕兵力和船只都没优势,徐达还是取得了不小的胜利,朱元璋就更器重他了。

二、不伤一人

之前打了胜仗嘛,没过多久要去攻打张士诚的时候,朱元璋就把这事儿交给徐达了。徐达带的兵,战斗力可强了,而且军规也是最严的。

徐达进了城之后,专门下了命令。他告诉自己手下的士兵,不许去打扰老百姓的生活。要是有谁破坏了老百姓的房子,那就是违反军规,会受到很重的处罚。

“抢百姓钱财的处死,毁坏百姓房子的处死,离开营地二十里地的处死。”就靠着这么严的军规管着,整整二十五万的大军,居然没有一个人去骚扰老百姓。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来,最后又雄赳赳气昂昂地离开。老百姓,还像往常一样过日子。这一下子可就赢得了不少民心,老百姓对朱元璋和他的军队印象可好。

这也是徐达的智慧与品性。虽说受益最大的是朱元璋,可徐达的兴衰和朱元璋紧密相连。没错,对无辜百姓和汉人徐达就是这样,没多久打进元朝都城的时候,徐达还是保持这样。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管是汉人眼中的蒙古人,还是蒙古人眼中的汉人,都存在这种想法。快要到达元朝都城的时候,徐达还是下命令了,不准自己手下的士兵有侵犯百姓以及无辜的宫女太监的任何行为。

在这场战役里,左右丞相和监国那都是宁死不屈的,除了他们之外,就再没有谁被杀害了。接着,徐达就吩咐自己手下的精兵,把库房之类的地方都封锁起来,这样就能防止库房里的书籍啥的遭到无法挽回的损毁。并且,他还让元朝的那些宦官把宫里的宫女后妃都保护好。这真的是把人道主义发挥到极致。

不过这事儿带来的结果还挺让人高兴的。元朝看到大明的做法后,好多人主动向徐达投降,没费一兵一卒就收服了不少元朝的旧人。二十多万大军在徐达的指挥下,居然没有一个人违反纪律的。

三、低调忠心

怪不得朱元璋给他那么高的评价,朱元璋可是把他叫做“万里长城”。徐达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却还是小心翼翼的,一点恃功自傲的样子都看不到。

朱元璋可高兴了,立马就想摆宴席好好招待徐达。酒喝了几轮之后,朱元璋甚至说要把自己以前住过的吴王府赏给徐达。徐达一听朱元璋这话,酒都吓醒了一半,马上就跪在地上直说自己实在不敢当。最后徐达还是没要那宅子,不过这说不定才是朱元璋心里所期望的。

徐达战功卓著,可他一点都不骄傲。就因为他这样,朱元璋才对他放心。徐达心里明白自己的功劳有多大,所以就本本分分地做个武将。讨论朝廷大事的时候,他就跟个局外人似的,轻易不发表意见。

胡惟庸老是想把徐达拉到自己这边来,可从来就没成功过。哪怕胡惟庸在朝廷里权势大得很,徐达还是有啥说啥。他的这些做法让朱元璋特别放心,就这么着,徐达一家的性命也保住了。

结语

徐达那可是大明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不管是做臣子还是当将领,他都做得特别完美,根本挑不出啥毛病。就因为他立下的战功,还有他那厉害的政治头脑,徐家才兴旺了足足两百年。

常逢春也是相当有名的大将,这没错。可跟那个人比起来的话,常逢春手上沾了好多人的血。说不定就是因为杀的人太多了,结果连一个朝代都没撑过去就不行了。

1 阅读: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