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十年后,仍是跨国收购的标杆,财务数字能说明吉利控股集团和沃尔沃汽车结合后产生的蜕变能量,我们换一个角度,沃尔沃做得这么成功,吉利也从10年前的草根企业,变成如今全球瞩目的汽车集团,这个转变,沃尔沃的反哺功不可没,这也圆了李书福当年的初衷。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在2019年创造了自1927年成立以来首次突破70万辆的销量纪录,达到705,452辆,这也是沃尔沃汽车连续第六年创历史销量新高。
遵循生产战略,更新全系车型
10年,对于人来说是一段不短的里程,但对于行业,对于市场的变迁,不过是倏忽一瞬。10年前,见证了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汽车的波澜起伏,那时并不确定,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比自己历史更久,知名度更高,规模和技术都胜过自己的品牌,会导致什么结果,是像内陆河一样,因为水源不济,沿途干旱而消失在沙漠里,还是涓汇诸流,逐浪滔滔,奔向梦想的大海,从整个集团的角度谈运营,如何制定技术发展策略,如何管理供应链,如何推动市场,如何加强品牌,是双方各自市场区间和强势领域相互滋养的过程,最终形成互动互补的强大力量。事实上,在诸多豪华品牌中,沃尔沃汽车是最为特别的存在,与国内其他豪华品牌不同,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制造基地完全遵循沃尔沃汽车“全球设计,本土制造,面向全球销售”的生产战略,是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将产品出口至欧美成熟市场的豪华汽车品牌。
在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看来,沃尔沃汽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体系能力与创新力的建设,而这,与《孙子兵法》中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的观点不谋而合,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认为,大凡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而一家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商业战场取得成就,“正兵”乃涵盖研发,采购,制造,销售,售后等多个环节的体系力,而始终以前瞻性技术改变着世界的创新力即所谓“奇兵”,在体系力的加持下,消费者对于沃尔沃汽车的产品感知更为丰满,基于全新架构,沃尔沃产品深受消费者信赖与欢迎,从2010年开始,沃尔沃汽车先后完成了SPA可扩展模块架构和CMA基础模块架构的开发,发布了Drive-E动力总成战略,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更新全系车型。
具备产品竞争力,引领汽车工业潮流
谈到协同效益,一个具体的载体就是CMA架构,甚至产生了吉利和沃尔沃合资的新品牌——领克,通过共用这一中小型豪华车的平台,对于沃尔沃来讲,大幅摊销了开发成本和采购成本,同时,也保证了领克品牌从问世之初就具备了很强的产品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沃尔沃汽车始终注重技术,保持创新实力,目前,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设立了3座设计中心,4座研发中心,6座汽车制造工厂,2座发动机制造厂,其中中国就有3座汽车制造工厂,1座发动机工厂,1座研发中心和1座设计中心,“沃尔沃汽车亚太区研发中心与瑞典总部没有壁垒,更不设置防火墙,真正实现了跨洲际的高效率共同研发,并让研发的资源和成果实现了实时全球共享,实现与全球市场协同效应的最大化”袁小林表示,可以很骄傲地说,早在2010年,沃尔沃的模块化,小型化,轻量化,节能环保这些技术方向的选择,不但给吉利的腾飞提供了技术支持,也非常精准地引领了汽车工业的潮流。
十年时间,中国还给世界一个不一样的沃尔沃汽车,而未来,沃尔沃汽车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正如袁小林所说,“沃尔沃汽车始终怀抱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全球顶级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引领行业创新趋势,拥抱目前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颠覆性变革,为消费者打造一流的智慧,环保,便利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