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天塌了,贩卖焦虑的先趴下

袁大岛 2025-03-13 21:41:00

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能利用AI赚钱的人只有一种,

那就是利用AI制造焦虑然后卖课的人,

现如今,但凡对AI有些许深入了解的人都很清楚,

人不是锤子,也不是钉子,但人可以用锤子来钉钉子,

锤子很重要,钉子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只能是人,

是人,让锤子和钉子各司其职,这个最底层的逻辑并不复杂,

但有些人,正在刻意让问题变得复杂。

那些大肆宣扬“因为你不是锤子所以你会被淘汰”的言论之所以愈发热门,

究其根本,并非是人的问题,也并非是锤子的问题,

而是有人拿起锤子和钉子之后,

却不干人事。

对于制造焦虑这个话题的延展,总会让人们想到对于生存危机的解读,

对于生存危机这一认知下的,钻牛角尖式的解读,

从人们步入社会的那一刻起,就会学到一个非常朴实,

也是非常普世的道理,

那就是人需要适应社会,而不能让社会适应人,

这个道理很通俗易懂,但这样通俗易懂的道理,

却容易被人忘记,

任何时代,都有着人与社会关系的适应过程,

产业升级所带来的诸多影响,所谓权威们往往是靠着沙发侃侃而谈,

但实际上,那些真正被影响的人,正在奔波于现实,

他们既没有时间侃侃而谈,

也不具备“坐沙发”的条件。

可真正的问题就在于,这个适应的过程,

是否如他们所“侃侃而谈”的那般发展了呢?

事实上,有些话题的本质就是对现世状态的复读,

他们读与不读,都不妨碍更多的人们在奔流中寻求出路,

他们复述了什么,都没有办法阻止人们对于求生需求的不断试错,

不断选择。

事实不是他们说出来的,而是大势所趋之后的必然结果,

而所谓制造焦虑这个举动,就是在这个必然结果上,

夸大影响,添油加醋,

更有甚者,扭曲事实。

很多有主见的人们会认可一个事实,

那就是不管这个社会如何风云变幻,

适应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

而那些试图以此制造焦虑的说辞核心,

就在于缩小了“人去适应社会”的客观事实,

而放大了“社会主动淘汰人”的主观认知,

纵观历史长河,以观察者的视野去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

我们就会发现,适应发展是一个本能驱使下的必然结果,

所以,天也许始终都不会塌下来,

因为天有不测风云的事实,其实一直在发生,

其实人们一直在适应,在前行,在摸索,

而那些制造焦虑的人总是告诉你,

你的适应无效,

你的前行是错的,

你的摸索,不如直接买某的课更好。

就算天塌了,贩卖焦虑的人必定第一个倒霉,

但问题就在于,贩卖焦虑的人很清楚天是不会塌的,

但如果天不塌,他们的课可就卖不出去了。

于是乎,他们就会将焦虑问题,引入到他们的“营销手段”之中,

其结果,我相信是不言而喻的:

我不知道在未来我会面对什么,但我知道的是,我已经做好了面对未来的准备,

所谓制造焦虑,就是告诉你,你没有办法面对未来,

你没有能力去面对未来,

在这个时候,不妨以调侃的态度反问他们,

我的未来,凭什么由他们说了算?

而且根据他们的营销逻辑,以及卖与买之间的关系来看,

如果我们没有未来,

他们的未来又能在哪里呢?

0 阅读:5

袁大岛

简介:用最实际的话语讲最实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