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优化课程供给,潍坊临朐滨水书院打造一站式文化空间

齐鲁晚报 2025-04-25 23:50:5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 通讯员 张凯丽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近日,临朐滨水文化书院传出阵阵诵读声,“悦芽”亲子阅读课开讲了,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重温国学经典篇目,阅读场景琅琅书声已成为日常新场景。

今年来,临朐县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打造多元共享的社区文化书院,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滨水社区常住人口达1.7万余人,是临朐县人口最密集的社区之一。社区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优化服务供给,深耕文化书院建设,打造了一站式、开放性、多样化的公共文化空间,探索出一条以文化润心赋能书院的发展之路。

依托阵地资源 搭建社区书院“新桥梁”

“我们社区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居民刘阿姨高兴地说,“以前进去空落落的,现在利用起来建书院了,读书、看报还能练瑜伽呢,大家伙聚到一起,精气神好了,邻里间感情也更深了。”滨水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切入点,探索“书院+”运行模式,常态化开展文化课堂、宣讲培训、托育服务、文体娱乐等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切实打造“家门口”的大课堂,让文化资源“触手可及”。

为进一步延伸公共文化服务触角,滨水文化书院盘活超然书房、图书馆、科普馆等多个功能阵地,添置图书5300余册,涵盖红色党史、人文社科、科普知识等多个类别,配备自主借阅一体机、门禁卡、各种阅读席位,形成集授课、学习、交流、娱乐为一体的社区书院文化服务综合体,整合周边20多家教育培训机构资源,服务居民群众近1.5万人。

优化课程供给 解锁社区书院“新密码”

“孩子的审美、兴趣和选择可能和家长不同,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不妨放手让他们去尝试”,专业心理咨询师潘静老师正为家长解答疑惑。滨水文化书院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携手金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已开设4期护“苗”成长 从“心”出发心理疏导讲座,服务青少年60余人。

为给居民提供全周期服务,滨水文化书院通过入户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课程需求,挖掘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退休教师、社区老党员等师资力量,实行“公益+市场”的运行模式,建立群众点单、书院接单、学员评单工作机制,开发少儿公益课堂、普法讲堂、科普研学、心理疏导讲座、技能培训等10多项特色课程,定期公布课表。截至目前,滨水文化书院已开办课程150余场次,服务群众达3600人次。丰富的课程设置让大家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升素养,将文化服务精准送达每一个家庭。

丰富活动形式 打造社区书院“新矩阵”

“每年我们都会举办‘巧手做花灯’亲子手工活动,让社区居民感受传统节日魅力”,滨水文化书院负责人薛利利说道。为增强社区凝聚力,书院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80余场,有力推动了传统风俗的传承与发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滨水文化书院以未成年人需求为导向,开办亲子阅读分享会、经典诵读大赛、航空航天知识科普等活动,如今已吸引了600多名儿童参与。老年大学邀请退休教师、文化骨干担任授课讲师,累计招收学员325名,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等70余场次,为老年人搭建了学习、娱乐、社交的综合平台。滨水书院不仅是文化阵地,更是提供便民服务的贴心“管家”。通过协调红色合伙人、沿街商户、志愿者等,开展“惠民集市”活动,让商户得实惠,居民享便捷。邀请专业面点老师开展“巧手生花”花样面点公益培训,增强居民就业技能;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举办做元宵花灯、母亲节DIY 亲子手工等活动。丰富的活动让书院不止于“书院”,更是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的重要载体。

如今,在滨水社区,家门口上课学习、培训技能、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已然成为居民生活常态,一幅融合了讲座、活动、民生、文化、服务等多角度的美好生活图景,正在滨水文化书院徐徐展开。下步,滨水社区将优化课程设置,积极链接资源,以融合之势打造服务全体居民的开放式社区文化书院,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