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宴席:看似人情往来,实则人人都亏!为什么?

大黑影局 2023-10-13 02:32:01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现在的农村要比过去富裕很多,因此很多农村的居民,要是有什么事经常会摆一场宴席,请全村人一起来吃饭。可以说这种现象几乎发生在中国的每一个乡村当中。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社会现象。

很多村民其实并没有请全村人到酒店去吃饭,因为那样毕竟太贵了。在几十年前,如果遇到什么事情需要办宴席的话,一般就是自己出点钱,买一点副食品,然后自己再做一些菜,就算是过去了。

在一些能够让全村人都高兴起来的事情当中,甚至还会摆一些流水席。操办宴席的家庭提供一些菜肴,然后村子里的其他人自己搬桌椅和酒菜出来,大家一起吃喝。相信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年纪,在三四十岁朝上的人,应该对那样的场景还有一点依稀的印象。

农村的人情往来也不少

在很多城市人的眼中,农村的生活是单调的,几乎静止的。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这个观点其实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从微观的层面,从村民实际生活的层面来说,他们的生活当中还是有一些内容的。

特别是在最近几十年当中,有很多村民到城市当中赚了钱,最后还是要回到家乡消费。而这就使得农村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消费经济。因此现在再去农村看一些经济比较好的农村,其实是挺有生气的。

而像这样的农村,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宴席。几乎什么事情都可以摆上几桌,请大家来吃一顿。像是结婚,生孩子或者是家里有人考上了大学这种已经不奇怪了。有时候就连搬个家或者孩子满月,都要特地摆上几十桌,请大家一起来吃喝。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场的村民当然就要随上一份礼金。而这也就是农村的人情往来了。从表面上来看,今天你办宴席我随礼金,明天我办宴席你随礼金。既实现了人情往来,大家又互不相欠,这似乎是一种挺好的现象。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人情往来太多也不是好事儿

虽然说现在的农村比过去当然是要富裕很多了,但是也没有有钱到可以随便花的程度。特别是在经历了疫情的三年之后,很多人的财务状况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是在农村,疫情之后却有很多人爆发性的开始办各种宴席。

这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被压抑的,社交需求需要得到释放,这是非常合理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所谓的人情往来,其实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平衡可言。因为村民们相互随的礼金,基本上都被支出出去了。

在这一过程当中真正赚到钱的,其实是那些在办宴席当中出卖产品和服务的人。比如说现在在网上经常能够看到很多农村的厨师班子在各个农村之间相互跑宴席。还有一些主持各种婚庆礼仪的工作者,以及出卖烟酒茶水的各种商贩。

因此所谓的人情往来平的,也就只有人情而已,从财务的角度上来说,其实是纯亏损的,而且是双方一起亏损。因此其实有很多农村的居民,现在都已经不太敢去吃宴席了。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支出的礼金和宴席的费用,几乎是不可能通过其他渠道赚回来的。

宴席是一种特殊的社交形式

在现在的城市当中,年轻人们当然有非常多的方法来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交。但是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农村,这些社交方式几乎都不存在。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农村办宴席几乎就是一种社交场所。

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的那些宴席其实并不单纯,仅仅是吃饭的地方,而是专属于农村的社交会所。它不仅满足了村民的口腹之欲,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村民的精神需求。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在疫情之后有大量的宴席报复性的出现了。大家精神生活太贫乏了。

虽然对于很多农村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其实已经经历过一些城市当中的社交生活。因此这些人基本上也不太适应农村的宴席。但是现在还有很多的老年人仍然生活在农村当中,这种宴席对于他们来说就恰到好处。

结语

总的来说,虽然农村办宴席的这种现象有利有弊,但是农民作为一群在财务上极为保守的群体,他们自己心里也一定有一本账。所以对于农村办宴席的现象,其实没有必要做出太多的批判,反而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趣的社会现象。

现在的中国,绝大部分人都已经生活在了城市当中,虽然说也有一些关于乡村的神话,但是那些都太过于虚无缥缈。很多人对于真实的农村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其实并没有什么了解。而农村办宴席正是一种了解农村生活的良好途径。

作者:猫上树编辑:山海“司右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

大黑影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