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充斥着幸福的味道。每个人生下来,就笃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童年的创伤,一生去愈合,普通人难以感同身受,这是什么样的滋味。
《嘉年华》大尺度的放大“劣根”,用艺术呼唤良知,繁华的背后到底是人性的黑暗,还是“曙光”?
为了私利放弃社会道德,“x侵”更像是一个导火索。
影片的镜头,小米站在“梦露”的雕塑下仰望,可能在她看来这个女人非常的漂亮,并没有意识到美貌潜在的危险。
小米是一个15岁的女孩,步入社会的她在海边的一家酒店工作。
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人性的复杂肮脏都是小米始料未及的未来,她就像是一张空白的纸张。
某天的深夜,本应该值班的莉莉,用“口红”请求小米和自己换班,因为她想要和自己的男友约会。
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两个小女孩进入到了大厅。
按照常理来讲,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在酒店中住宿都需要身份证登记。
小米书写完男人的信息后,看着两个小女孩心中开始犯难。
因为这两个孩子太小了,穿着打扮就是学生,醒目的书包,时时刻刻的提醒着她。
通过行为举止来判断,小米不觉得这个中年男人和两个女孩是父女。
就在小米不知道如何是好时,男人放话:别多管闲事。作为旁观者的小米,并没有阻止和报警,而是用手机记录了这个过程。
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小米很无知,内心非常的纯洁,她不明白成人之间的“肮脏”。
随后两个小女孩要了4瓶啤酒,小米送到了房间中,其中有个带着黄色假发的“不良少女”,走进了观众的视线。
童真的脸上,天真的笑容,打扮成大人的样子。
小米心中有些担忧,他看了看房间里面,中年男人并不在这个地方,应该是在自己的房间。两个小学生,并不像是遇到危险想要求助的样子。
她没有过问,继续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心中惆怅万分。
但是到了后半夜的时候,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小米在监控中看到中年男人的身影,他在两个小女孩的门口,似乎想要进去。
两个小女孩在挣扎,可想而知以卵击石,是什么样的结果?
拉拉扯扯空隙之间,中年男人走进了两个小女孩的房间,小米隔着监控,目睹了这件事情的进展。
但是她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将监控中的一幕拍摄了下来。
很多人肯定好奇,小米为什么不选择报警?
因为她是一个孤儿,身为未成年的她,好不容易逃离了农村,如果选择报警的话,自己的生活也会发生转变。
如果她报警的话,就会失去这份“管吃管住”的工作。索性她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是为什么要用手机拍摄?
毋庸置疑,小米是一个善良的人,她明白事情已经朝着自己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说不定这件事情曝光后,有人需要这份证据?不,她仅仅只是本能的做出了反应,心里没有任何的顾虑和思绪。
十几分钟的时间,导演将两个女孩被性侵的经历,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没有“用力的渲染”,仅仅只是简单的陈述。
最终“东窗事发”,这起儿童性侵案,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中年男人侵犯的,一个叫做张新新,一个叫做孟小文,两个人都是在校读书的学生。
两个人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下体隐隐的痛,宛如钻心一般。
孟小文和张新新不敢告诉其他人,她们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情,但很快老师还是察觉到了端倪,秉持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第一时间通知了家长。
孩子父母第一时间将两个人送到了医院,家长们也开始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终在威严之下,孟小文和张新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认认真真的诉说了一遍。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孩子为何“夜不归宿”,没有人着急?
孟小文和张新新是非常好的闺蜜,两个人无论走在哪里,都是形影不离。
相比较张新新,孟小文的家庭条件比较复杂。
父母离婚之后,她一直跟随妈妈生活。对于女儿,这位母亲基本上都是不闻不问。
两个女孩子“夜不归宿”的晚上,张新新撒谎去孟小文的家中,晚上在好朋友的家中住宿。
张新新的父母并没有怀疑,孟小文的母亲出门跳舞,回来的时候已经凌晨2点钟,疲惫不堪的她,回到家之后倒头就睡,并没有发现孩子“不在家”。
那么,开房的中年男人是谁?他为什么和两个孩子会认识?
这个人是张新新爸爸的上司,是一个非常有地位的体面人,张新新一直称呼其为“干爹”。
因为常常见到这位干爹,张新新从未警觉过,只觉得他和父亲一样,是对自己非常好的一个人。
不成想,羊皮的外表下是一头“饿狼”。孟小文的妈妈和张新新的父母,第一时间选择了报警。
但是这个会长,完全是无所畏惧的样子,一直都在逍遥法外。
张新新和孟小文可以证明这个男人带着自己出去玩了,也开房间了,但是无法证明,他去过两个孩子的房间。
警察在现场勘查的时候,已经是2天之后,所有的证据都被破坏了。
没有孩子的头发,没有会长的头发,没有使用过的避孕套,就连这个男人的精液都没有,该如何定罪?
最为讽刺的是,酒店的监控记录也清除掉了。这个老板害怕得罪人,第一时间警告了小米不要多管闲事。
事情发生之后,孟小文和张新新的人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孟小文的母亲,恶狠狠的抽了女儿一个耳光,觉得她不要脸,做出了这样“下作”的事情。
成天不着家的她,从未想过自己对孩子的疏忽。
孟小文才多大?哪里知道成人世界里的“恶”。如果天黑之后,孟小文的母亲及时发现了孩子的状况,也不会有后来的悲剧。
事情走到这一步,孩子的纯真和信任竟然成为了过错,这位母亲的不称职,让人无语至极。
在女儿的身上,她看到了失败的自己,孟小文的母亲将所有的怒火,全部都宣泄在了孩子的身上,各种掌掴耳光,嘴里大骂孟小文不要脸。
哭喊的小女孩,在浴室中,度过了人生更为黑暗的时刻。
母亲剪掉了她的长发,扔掉了她所有漂亮的衣服。孟小文的母亲,将所有的错,都归结在了孩子的装扮和样貌上,从未深刻的检讨自己。
坦白来讲,孟小文懂什么?她的身心已经受到重创,母亲不仅没有安稳,反而是更加残忍的责怪和辱骂。
躺在医院的检查床上,她不明白大人嘴里的“禽兽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
最让孟小文尴尬的是警察的询问。一遍遍的询问,她不断的回忆着宾馆中发生的“事情”,过程中还会有“恐吓”。
孟小文不明白为什么警官将她当作罪犯一样审问,难道真的是自己做错了?
不得不说,绝大多数受到侵犯的女性,都要面对这样的场景。证明自己遭受到了侵犯,本身就是一件荒唐又尴尬的事情。
因为没有人预料到,可以用手机记录,保存一切证据。
没有一个女性被侵犯是在已经准备好之后,才实施的行为。接二连三的盘问,可就像是手术刀,在她们的心上划过。
仿佛这两个孩子才是十恶不赦的人,要知道她们的青春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全部被毁掉了。
影片的最后,小米再一次看到了梦露,这个雕像的脚踝之处贴满了小广告,此时她的内心发生了改变。
最终她告诉了律师视频的下落,和“管吃管住”的工作说了再见。
案子最终破了,小米穿着玛丽莲梦露同款白色的裙子,骑着电动车,行走在了一条公路上。
她不知道前方到底是什么,但是可以感受到《嘉年华》这部影片的魅力,它在呼吁更多的人站出来,保护未成年的健康。
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简单”,但一个孩子都可以想明白的道理,为什么成年人“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