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慢性病是挑战人类健康最大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居民慢性病发病率也在迅速上升,或已超3亿人。慢性病经济费用不但达到高负担期,并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柳铁中心医院创立于1946年,是一所老牌三甲医院,建院已经有70多年历史。医院位于柳南区,属于老龄化相对比较大的城区,所以医院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管理方面经验比较丰富。由于慢性病患者数量庞大,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将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设为重点学科。”柳铁中心医院副院长张敬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
三年疫情期间,病人就诊量比以前有所下降,很多病人不是特别严重就不来医院,造成整体的医疗资源萎缩。去年疫情放开以后,出现了一大批危重病人,可以看出新冠对老年人的慢性病冲击比较大,也导致死亡率提高。
关于慢病管理,张院长说:“这种死亡率比较高或者是病情比较危重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一类合并慢性病的病人。结合这些情况,通过向国内很多大医院、大中心慢病管理的学习,我们医院这几年在慢病管理方面,通过互联网的特性、手段,采取信息化互联网的方式,把我们慢病的患者管理起来,目前在柳州市走在前列。”
“科室的层面,我们各个学科通过微信建立病友群,以心血管病来说,每个病区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或者类似心血管疾病患者,从第一次就诊便加入微信群,方便患者再次就诊了解整体情况。医院的层面,我们与信息公司建立合作开发了相关的软件,建立患者档案,结合线上预约、线上问诊、线上开药的一些手段,把控慢病整体的管理。”关于柳铁中心医院慢病管理措施,张院长从科室层面和医院层面进行了介绍。
针对中国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且越来越年轻化的现象,张院长认为像高血压、糖尿病这种慢性病源头控制是比较重要的,他介绍说:“对慢性病的预防、早期的干预或者早期的介入,我认为是我们发展的重点;有危险因素的年轻病人如何管控,应该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要关注。
上医治未病,预防不可少。第一,健康科普宣传:开展形式丰富的科普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提高大众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第二,健康管理:健康管理中心与临床紧密联合,通过健康体检发现一些早期的病变,比如高血脂、高血压或者高血糖,针对这部分没有达到疾病的亚健康状态,进行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管理。
以我们医院为例,心血管内科分为4个病区,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多个亚专科。针对高血压诊疗,作为柳州市最早进行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的单位之一,通过学习先进的高血压整治理念,积极加入高血压达标中心的建设。通过高血压达标中心的理念以及标准,诊疗化的流程图,一步一步的努力,更好地为高血压这类慢病患者服务。”
关于血压管理,张院长也从多方面进行了科普:
“在春季这种温度、气候变化多端的季节,血压管理是很重要的。当然,除了季节的变化还有很多包括睡眠、应激、情绪的改变都可以导致血压波动。比如,冬天天气寒冷血管收缩血压容易高,天气稍暖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在生活方式上,比较重要的就是饮食,要低盐低脂的饮食,并且适当运动,管住嘴迈开腿。
我通常会要求病人养成良好测量血压的习惯,时间允许的话早中晚每天测量三次记录下来;时间不太充裕的患者,可以采用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整体情况监测,发现波动或者不舒服及时就诊,医生再给予科学规范化的诊疗。在临床中我发现面对血压波动,有些长效药物是非常有优势的。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药物研发手段或者新技术出现,很多高血压长效药在服药方面非常方便,一天一次。这类药物属于缓释药,在降压方面非常平稳,可以有效的避免血压变异;另外,人的血压是有生理曲线的,大多数人是‘勺形’的,就是清晨或者傍晚血压比较高,夜间睡眠血压会有所下降,长效的制剂可以避免短效药物造成血压忽高忽低或者血压太大的波动。”
“全心守护”中国高血压患者关爱项目是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主办,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