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来,真的有一种很深的感触,网络上大家谈论考公的声音越来越多了,这让人感觉大学生们都十分有上进心,因为应届生考公是最有优势的,眼下,大学生们仿佛也分成了三条道路。
第一条路就是毕业后去考研,第二条路就是考公务员,而第三条路就更厉害了,先考研然后再考公,buff叠的满满的,生怕自己的竞争不足输给同龄人。
虽说,考公务员说到底就是一种个人选择,如果大学生本人不想考,那就也没动力和成果,但实际上,大学生们考公跟家族期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家里有个考上公务员的人简直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你毕业后没端上铁饭碗,没一份让父母能抬起头跟别人炫耀的工作,那你就好像是家族耻辱。这是网友们对山东这个考公大省的调侃。
山东人仿佛把考公这件事深深刻在骨子里,这也许是和山东本来就是孔子故里、崇尚积极的入世和仕途文化有关。
据说每次逢年过节的时候,最受长辈们欢迎的穿搭就是行政夹克,最好身后再来一辆大众汽车,最好手里再提着点小礼物,这样的形象简直就是丈母娘眼中的理想女婿,过年回家少不了夸奖和羡慕。
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考公真的成为了很多山东学子的标签和执念,他们不是在考公务员,就是在参加全国巡考的路上,从一些细节中也能看出考公务员的天分被山东学子们拿捏得稳稳地。
在网上每逢“练情商”“练习心眼子”的题目,山东学子总能八面玲珑,交出满分答案,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似乎也时刻沉浸在考试和备考的氛围中。
据说是山东一大家子人,本身很优秀,出来了好几个公务员,而家中的表妹今年恰好也刚参加完国考,并且以十分优秀的成绩进入了面试,趁着大年初二大家聚会,已上岸的公务员们竟然搞了个模拟面试。
家里的餐桌就是面试的考官坐席,还有一位专业的计时员,原本温馨的家庭聚会瞬间就有了那么一点严肃紧张的考试感觉,很多网友头皮发麻,说这有点“恐怖”,知道山东学子热爱考公,没想到连过年放假都不能休息吗?
可是,山东本省的同学们可不是这样想,甚至有人风轻云淡评论了一句:我觉得这样挺好呀,省了很多面试培训费用。看了看这位网友的ip地址,只能说一句ip正确。
公务员的面试,不代表一锤定音,一些小细节需提早注意到,才能提高胜算,比如,避免透露过多个人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在紧张的面试氛围下,有些考生可能会在一时激动中泄露姓名、户籍、学历、学校等身份信息。这样的低级错误虽然不常见,但每年仍有一些粗心的考生因此被淘汰。
面试过程中,基本流程是不可省略的。在进入面试室之前,务必敲门示意,无论门是关着还是开着。在面试时,放松心态,理清逻辑顺序是至关重要的。逻辑清晰的回答会给考官留下良好印象。
另外,好好准备面试的内容是重中之重。避免死板地套用模板回答问题,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组织语言,结合材料和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来说说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