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报道称,《日本经济新闻》调查了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外国企业的大豆和玉米预约采购情况:自今年1月16日以来,中国的采购一直为零。报道称,取代美国的中国采购来源国是巴西。巴西大豆种植户协会主席毛利西奥·布冯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透露,4月上旬的一周时间里,中国至少签订了240万吨的采购合同。这是非同寻常的大规模合同,据称是相当于中国平时一个月处理量的三分之一。
更糟糕的是,巴西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种植计划,4700万公顷黑土地全面开垦,预计2025年大豆总产量将突破1.6亿吨,这无疑彻底堵死了美豆返华的通道。专家分析,此次40船大豆集中到港背后有三大战略考量:5-7月的到港时间刚好能衔接长江流域生猪出栏高峰;借助巴西雷亚尔贬值的时机锁定了低价;更向全球彰显了中国市场的 “不可替代性”。失去中国市场的美豆库存堆积如山,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甚至出现了20年罕见的类似 “负油价” 式的崩盘预警。
编辑
巴西大豆产量很高(资料图)
而这背后受伤最重的还是美国农民。美国大豆产量前十的州,绝大多数都是支持特朗普的“红州”,也就是特朗普的重要票仓。然而,贸易战一开打,美国农民也成为最快被抛弃的棋子。2022年能支撑125万就业岗位的美国农产品出口体系,如今却在特朗普政策反复的寒潮中摇摇欲坠。难怪三次给特朗普投票的美国大豆协会主席,会公开喊话,希望白宫收手,不要再打贸易战了,他比谁都明白,“如果失去中国,世上无其他买家能填补。”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已经承认,现在中美关税对峙的僵局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显然,美方这番表态实际上就是在喊话中方,自己这回是真的“撑不住了”,希望中方能够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果不其然,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在白宫明确表态,在关税谈判期间,自己不会对中方采取“强硬手段”,自己对于中美之间能够迅速达成协议十分乐观,自己也认为对华加征145%关税太高了。不得不说,特朗普确实是非常会给自己找台阶下。
编辑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资料图)
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发言人表示,“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愿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发言人强调,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是行不通的。
对于特朗普眼下的处境,美媒说了实话,认为特朗普和他的幕僚们,在制定对华关税政策的时候,严重高估了关税对中国的杀伤力。或许在特朗普眼里,他的关税大棒是无敌的,一棒子敲下去,中国就会妥协。正如一名美国企业的掌门人所言,许多美国人,包括高层决策者,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十年前,以为中国还能被美国轻松拿捏。现实是中国的发展崛起,超出了美国人的想象,而且对于中美贸易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中国早就认识到了,并提前进行了相关的布局。
编辑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虽然特朗普的态度捉摸不定,经常出尔反尔推翻自己的政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确实不愿意再和中国打关税战了,原因很简单,对中国“玩硬的”已经走不通,只有通过谈判才能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再者,如果和中方尽快结束关税战的话,对于特朗普来说也是一次“重大胜利”,有利于他迅速稳定国内经济形势,“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在不久的未来,中美关税战可能真会迎来“大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