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了!56个品牌卫生巾塌房

琉璃翻书声 2024-11-24 03:29:07

1、新闻背景

长度与标注不符:据每日经济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市面上众多主流卫生巾品牌被指存在偷工减料问题,其产品的实际长度与标注长度存在明显误差。

PH 值标准问题:现行卫生巾的 PH 值标准是 4.0-9.0,与窗帘、床单等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同一标准,相对女性私密部位的弱酸性环境来说,该标准被认为过低,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女性健康,增加患妇科病的风险。

其他质量问题:黑猫投诉上关于 “卫生巾” 的投诉高达 2890 条,多集中在货不对板、纸品霉点、皮肤过敏、以次充好等层面,甚至有品牌被爆出现虫卵,原材料仓库环境恶劣。

2、聊聊

悲哀的是,这种事件爆出来,我们竟然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见怪不怪了。食品、服装、建材、汽车、楼房……已经多的数不清了吧,现在还有哪个行业还没有安全隐患才是少数。

也不用女权不女权,毕竟爹们自己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问消费者要态度没啥用。

毕竟,条件好的,根本不会买那些品牌,条件不好的,过几天还是会挑便宜的买。

问商人要态度也没啥用。

毕竟,商人逐利,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大多数人想要的,别扯什么有良无良,利益面前不要考验人性。所以,更不必花时间看什么道歉不道歉,骨子里的问题,剥了皮也不变。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要反思的,最起码监管部门和行业标准该反思一下吧?他们至少是拿工资干活的,提点要求怎么了?

监管部门也老生常谈了吧,这些年315晚会哪年不开?行业秘密和真相曝光哪年少了?监管部门是麻木了,还是人手不够了?

什么监管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什么要求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巾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什么要加大抽检频率和处罚力度……官话、套话、场面话连AI都会了好吧?

虽然咱离监管十万八千里,但我们离消费者近啊。绞尽脑汁梳理了一下,也无非是:

加强立法与标准制定,确实进行执法检查,严格惩处违法行为,重视群众举报和投诉,提高监管技术,配备专业人员……

就我们一普通老百姓能想到的几个方面,行家里手肯定早就手拿把掐了吧。关键你拿得紧一些,掐得狠一些行不行?

3、冠冕堂皇

一分为二地看,社会层面的意识确实有所提高。

至少你关注女性健康了吧?

卫生巾作为与女性健康密切相关的产品,弱势不惦记,强势的怎么可能上心?这次质量问题的曝光确实收到了一波关注,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生理期的特殊需求和健康保护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了。估计你以后至少会关注说明书里那些原料成分、卫生许可等内容了。

消费者意识觉醒点了吧?

应该锻炼出来了吧?不再轻易相信品牌的宣传和承诺,更加注重产品的实际品质和安全性。虽然有点越俎代庖,但这应该有利于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吧。

网络舆论监督力量强了点吧?

前有石家庄民宿摄像头事件,后有这次卫生巾集体塌房事件,不难看出,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在这些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消费者通过网络曝光、讨论等方式促使问题得到关注和解决,这也提醒监管部门正确面对这些工作线索,积极调整监督方向。

其实,曝光是来帮你的,还是给你添堵的,挺简单的。

0 阅读:0

琉璃翻书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