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将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用DeepSeek一键算出主力的建仓成本,学会这一招,你就能在主力成本线下方安全布局,静待股价拉升,轻松吃到大肉!文章内容很干,记不住的哥哥姐姐们可以先点个小红心收藏起来!
主力在股市里的运作,其实就像开超市进货一样,他们也有“进货价”,这个“进货价”就是他们的建仓成本,也就是收集筹码的平均价格。这个成本对主力的操作节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成本低,他们拉升起来就游刃有余;成本高,稍微涨点可能就急着出货了。
那么,具体该怎么操作呢?很简单,首先打开DeepSeek,输入指令让它生成计算主力成本的代码。
接着,打开通达信,按住Ctrl+F调出公式管理器,把代码粘贴进去,起个名字,保存一下。

然后,再把这个指标加载到K线图上,四条关键线就会瞬间显现:
红色的是多空线,这可是我的短线“风向标”。反映多空力量的博弈。我经常观察它与主力成本线的关系:当多空线从下往上穿过那条加粗的黄色主力成本线时,往往就是一波行情的起点!

白色的是长命线,它代表着更广泛的机构资金持仓成本,生命力极其顽强。股票跌到这个价格附近,就像撞到了弹簧,很容易就弹回去。

所以,这条线是我们看股票中期支撑的重要参考。
绿色的是操作线,也就是7日均线,它是我的实战指南。它比多空线的周期长,能过滤掉一些假信号。当操作线和多空线齐头并进,稳稳地站在主力成本线上方时,那就是加仓的黄金时机!

说到这里,我得给大家分享一个实战心法。上个月刚好有一只医药股恰好砸到了主力成本线。这时,多空线开始拐头向上,操作线也即将上穿。我果断抄底,结果连吃5根阳线!

这可不是运气,而是因为我们看准了主力的“底牌”。
当然,止损策略也很重要。我的止损策略简单粗暴:在成本线附近买入的,如果跌破3%就撤;在成本线上方追涨的,如果跌破这条线就直接跑;如果连长命线都守不住的,那就赶紧清仓躲风险。另外,高位逃顶也要盯紧比例,如果股价超过成本线50%,哪怕趋势再美,也要边涨边卖。
总的来说,这四条线陪我穿越牛熊,优点很明显:定位精准、界面简洁、实战效果好。但世上没有完美的指标,它的成本线可能会滞后几天,在极端行情下可能失灵。所以,我还会看看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知道主力的“进货价”只是第一步,构建完整的交易体系才是长久生存的关键。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淘股吧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学习交流探讨用,非投资建议。用户据此进行的一切投资,请自负责任。文章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