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在稀土领域全球主导地位,成了美国长期絮叨的一块“心病”。其实这十多年来,美国政府不是没有努力过,但就是做不到。《纽约时报》在4月16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早在2010年中国对日本实施稀土禁运令后,美国就意识到了对中国稀土供应依赖可能带来的“风险”。“全世界都受到了警示,尤其是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是中国稀土金属的最大客户。”文章称,日美政府都起草了关于如何减轻对中国依赖的详细计划。
特朗普(资料图)
目前特朗普启动了毫无底线的关税战,而中国迅速进行了一系列反制,其中就有稀土管制出口,这直接掐住了美国军工行业的“咽喉”,但也严重影响了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业。比如混动车型一辆就要约5公斤的稀土,但日本对华稀土进口已经暴跌85%。要知道,日本汽车业已经陷入危机,曾经的巨头日产面临破产,寻求与另一家巨头本田合并来“续命”,但最终失败了。现在,若中美关税战持续下去,日本车企将面临生死存亡危机。
毕竟作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技术核心零部件的稀土材料骤然受限,让日本汽车巨头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尽管特朗普政府对部分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免除了关税,但稀土磁体的出口仍然受阻。这一事件揭示了全球供应链的深度关联性及贸易冲突中精准反制的威力。4月21日《金融时报》报道指出,这些措施主要针对中重稀土,如镝、铽和钐等元素,它们在军事和民用高科技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称,中方管制措施引发了欧洲和日本汽车行业对供应短缺和停产的担忧,由于相关稀土和磁铁库存极为有限,不少企业急于囤货并寻找替代供应。报道还提到,尽管日本等国一直在寻找减少对中国稀土依赖的方法,但建立新供应链面临诸多难以逾越的挑战。虽然稀土金属在地壳中较为常见,但以低成本且环保的方式提取难度较大,中国在重稀土加工方面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2023年,约90%的精炼稀土来自中国。
石破茂(资料图)
日本汽车工业的脆弱性,在稀土供应链断裂的瞬间暴露无遗。每辆混合动力车需消耗 2-4 公斤稀土,而日本 80% 的关键稀土依赖中国进口。法兰克福贸易商 Tradium 的金属交易员扬・吉泽警告,多数车企的磁铁库存仅能支撑 2-3 个月,一旦新供应中断,生产线全面停摆将不可避免。这种 "命悬一线" 的局面,源于日本在稀土资源和加工技术上的双重短板。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一开始看似是一场传统的关税较量。可随着中国逐步拿出稀土这一“王牌”,局势迅速复杂化。稀土是高科技和军事产业的基础原料,无论是制造导弹、卫星,还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都离不开稀土。而中国作为全球稀土的最大生产国,控制着全球约90%的重稀土资源,并且独占98%的稀土精炼技术。当时中国曾因日本钓鱼岛事件对日本实施稀土禁运,导致日本的汽车产业和高科技企业遭遇了严重的供应危机。
白宫(资料图)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4月18日,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日本经济新闻》发表题为《滥施关税没有市场 开放合作才是正道》的署名文章,揭批美国滥施关税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宣介我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立场。中日是重要近邻和世界主要经济体,两国经济利益深度交融,互利合作成果丰硕,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