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务员来了!这次,铁饭碗真的要被砸了?
最近,AI公务员这个词,是不是让你有点心慌慌?别说你,我一个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编辑,听到这消息,后背也嗖嗖冒凉气。毕竟,谁的饭碗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尤其是在这个内卷都卷成麻花的年代。想想看,辛辛苦苦考上的公务员,稳定体面,是多少人眼里的金饭碗、铁饭碗。结果,AI一来,直接要抢饭碗了?这年头,焦虑真是防不胜防,前脚还在担心中年危机,后脚AI就来釜底抽薪了?先别急着焦虑到变形。我掐指一算,这场景,怎么有点似曾相识?第一部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焦虑也一样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99年,那个互联网刚刚在中国普及的年代。那时候,办公室里最时髦的词汇是什么?办公自动化。想象一下,99年的办公室,电脑还是稀罕物,大部分人还在用纸笔办公。突然,铺天盖地的宣传告诉你,电脑要普及了,办公要自动化了,效率要翻倍了,成本要降低了……



当时,社会上弥漫着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恐慌!尤其是那些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里干文职工作的人,更是焦虑到不行。电脑普及了,还要我们这些文员干嘛?办公自动化了,我们岂不是要下岗了?以后是不是人人都要会电脑,不会电脑就没饭吃?各种各样的担忧,和今天的AI公务员来了,我们怎么办是不是如出一辙?甚至,我还能想起当年一些专家的预测,说互联网普及后,大量的传统岗位会被取代,失业率会飙升,社会要面临巨大的冲击……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预测实现了吗?互联网确实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是毋庸置疑的。办公效率也确实提高了不少,以前要跑断腿才能办成的事,现在鼠标点几下就能搞定。但是,公务员下岗了吗?机关事业单位大规模裁员了吗?社会因此动荡了吗?并没有。不信?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虽然精确数据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但大致趋势是能看出来的)。1999年,中国公务员数量大概是500多万。2024年,中国公务员数量是多少呢?大概是700多万。二十多年过去了,公务员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技术进步,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直接导致公务员岗位的大幅减少。第二部分:技术是工具,人才是目的,更是复杂利益的调解者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AI不够厉害?还是办公自动化是假的?当然不是。技术肯定是进步的,AI也肯定会越来越强大。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公务员这个职业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很多人,包括当年焦虑的我们,都容易把公务员的工作,简单地理解为技术性工作。比如,文件起草、数据统计、信息录入、流程审批……这些工作,看起来确实可以通过电脑、通过AI来完成。但如果你真的在机关单位工作过,或者对公务员体系有所了解,你就会发现,公务员工作的核心,远远不止这些技术性的事务。公务员更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是人际利益的协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粮食收储。这事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不就是把农民的粮食收上来,储存好就行了吗?但实际操作起来,复杂程度超出你的想象。收多少?什么价格收?谁来收?怎么收?收上来存哪里?储存期间出现问题谁负责?粮食质量怎么保证?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农民希望卖个好价钱,粮站希望降低收购成本,政府要考虑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财政部门要考虑资金预算,仓储部门要考虑储存条件……这里面,哪一项是纯粹的技术问题?哪一项是可以靠AI简单替代的?都需要人去沟通,去协调,去平衡各方利益,最终才能达成一个相对合理的方案。再比如,城市规划。要建一条路,要盖一栋楼,要搞一个开发区……这涉及到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居民利益、企业利益、政府财政……哪个环节不需要人去跑,去磨,去谈,去妥协?AI可以帮你做数据分析,可以帮你模拟各种方案,但它能帮你搞定钉子户吗?能帮你摆平各方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吗?恐怕很难。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协调,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微妙、最需要技巧的技术。而这,恰恰是公务员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三部分:真正让你焦虑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所以,当我们再谈论AI公务员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公务员的价值。公务员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了多少技术,更在于他们能否有效地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而利益协调,说到底,是人的工作,是需要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博弈、妥协的。AI可以辅助我们工作,可以提高效率,但它无法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无法取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微妙性。真正让你感到工作难度的,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背后的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纠纷,是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想想你在职场上遇到的那些糟心事,有多少是技术问题导致的?又有多少是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的?恐怕绝大部分都是后者吧。领导的脸色、同事的内卷、客户的刁难、部门之间的扯皮……这些才是职场焦虑的真正来源。而这些问题,AI能解决吗?恐怕更难。第四部分:与其焦虑AI,不如提升你的人际操作系统所以,与其焦虑AI会抢你的饭碗,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更核心的能力上。什么能力?人际利益协调能力。或者更通俗一点说,就是做人的能力。怎么做人?不是让你去搞办公室政治,不是让你去溜须拍马。而是让你真正理解人性的复杂,理解利益的多元,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妥协,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些能力,才是你在任何时代,任何技术变革下,都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想想看,那些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真的是技术最牛的吗?不一定。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更懂得人情世故,更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更懂得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他们就像一个优秀的人际操作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交互,从而推动事情顺利进行。而那些被时代淘汰的人,往往不是因为技术不行,而是因为他们无法适应人类社会的本质——利益争夺和协调。他们可能技术很强,但情商堪忧;他们可能能力很强,但人缘极差;他们可能很努力,但不懂得合作共赢。这样的人,即使没有AI,也迟早会被社会淘汰。结尾:AI是风,吹不走真金,只会留下沙子所以,AI公务员来了,真的不用过度恐慌。它就像一阵风,可能会吹动一些表面的东西,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风吹不走的。那些纯粹的、重复性的、技术性的工作,可能会被AI取代,这是趋势,不可避免。但这并不是坏事。这反而可以让我们从那些低价值、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创造性、更有价值、更需要人际智慧的工作。而公务员体系,也必然会进行转型升级,更加注重人的价值,更加注重人际协调能力。未来,公务员可能不再是技术专家,而更像是社会关系协调师。他们需要更强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这些能力,AI目前还无法取代,未来也很难取代。所以,与其焦虑AI抢饭碗,不如现在就开始修炼你的人际操作系统,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懂人,更会做人的人。记住,淘汰你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你自己。而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的,也永远是人,是你与人相处的能力,是你协调各方利益的智慧。在这个AI时代,真正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懂人性的技术使用者,和会用技术的人际高手。你,想成为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