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老农人用四句“打油诗,”治服内卷、破解焦虑,至今适用!

诗词集说文化 2025-04-10 19:07:18

文|兔兔兔

当现代人还在为“内卷”秃头、被“996”榨干、被房贷压成“社畜”时,上古人早已用四句“打油诗”道破人生真谛,诗曰:

《击壤歌》

佚名〔先秦〕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哪里是古诗?分明是当代打工人向往的“躺平圣经”,还是带院子、有WiFi、能摸鱼的加强版!但你知道吗?这首看似“躺平宣言”的《击壤歌》,背后藏着更深的历史密码!

一首诗引发的“躺平哲学革命”

《击壤歌》出自《帝王世纪》,相传是尧帝时期一位八旬老农击打土壤(一种游戏)时唱出的歌谣。彼时正值原始农耕社会巅峰,生产力虽低但社会关系简单,百姓“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自给自足的生活与后世“帝力”(权力干预)形成鲜明对比。这首古诗不仅是“躺平鼻祖”,更是对上古乌托邦社会的生动注脚——当生存需求被满足,精神自由便成了唯一追求。

古代版“极简主义”,秒杀现代精致穷

历史背景:先秦时期,农业技术尚处“刀耕火种”阶段,但人们已掌握“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朴素智慧。

没有电灯、没有外卖,老农们遵循太阳规律作息,用最原始的方式实现“早睡早起”。而“凿井饮泉、耕田食粟”的自给自足模式,恰似今天的“原始共产主义”——不靠领导画饼,不卷同事,甚至不需要“拼多多砍一刀”。最绝的是那句“帝力于我何有哉”,折射出上古社会“小国寡民”的理想: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强制劳役,百姓活得比“躺平”更彻底!

当代打工人与上古老农,谁更接近幸福本质?

历史对比:现代人花大价钱买智能手表监测睡眠,古人“日出日入”天然养生;我们囤积星巴克杯子彰显品味,人家“凿井耕田”环保有机。但上古老农的“躺平”绝非消极——他们用集体劳作与祭祀活动维系社群纽带,用诗歌与游戏丰富精神生活。反观当代人,一边在格子间内卷,一边幻想“归园田居”,殊不知古人早已把“工作与生活平衡”玩出了花:种地是爱好,吃饭是任务,睡觉是享受,连吐槽领导都自带韵律感!

一首诗治愈现代病,网友直呼“破防了”

历史共鸣:最近这首古诗在网络上掀起热议,有人感慨“原来躺平才是硬道理”,有人分析“这才是最早的斜杠青年——农夫/诗人/哲学家三合一”,还有人在线求教“古代打12315投诉皇帝吗”?评论区里,都市丽人、程序员、外卖小哥集体破防,纷纷表示要回老家继承三亩薄田,过“电子榨菜都追不上的神仙日子”。但别忘了,上古的“躺平天花板”建立在低物质基础上——没有空调的桑拿天、没有WiFi的漫漫长夜、还有可能突然被拉去修长城……这波啊,是先民用最朴素的生活,给现代人上了最昂贵的一课。

结语

穿越回上古当老农?你可能要面对这些现实:扛着石器开荒、用陶罐存粮、听天由命看收成。所以啊,与其纠结“躺平还是内卷”,不如学学古人智慧——白天搬砖努力发光,下班后关掉手机,看看落日余晖,毕竟“日入而息”的快乐,才是当代打工人最后的倔强!

(评论区话题: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回先秦当老农,还是继续做社畜?)

编辑 兔兔兔 图片来源网络 豆包

0 阅读:0

诗词集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