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潮汕一男子感染幽门螺杆菌,1年后彻底好转,3点经验值得学习

三秦的备忘录 2025-04-16 04:02:36

2015年,34岁的林建源是潮汕一家海鲜生腌馆的老板。之所以开这个店,在于他自己便是一个狂热的生腌爱好者,对生腌的味道把握地相当正宗。平日在饭店里,出品的每一道生腌林建源基本要亲自试味。闲暇时,他也会招呼上三两个好友,整点生腌和冻米酒喝上半天。一年下来,至少300天都在生腌,时间一长,林建源的胃也越来越敏感。妻子时常劝他少吃点生食,林建源却不以为然,认为“生腌是养人的”。

10月11日,正是海蟹肥美的时候。这天傍晚,店里坐满了前来品尝潮汕腌膏蟹的食客,林建源则在后厨忙得晚饭都顾不上吃。刚送走一波客人,他连忙给自己做了一份腌膏蟹。刚吃不到两口,便不受控制地打了一阵长长的饱嗝,事后嘴里还隐约带着股酸味。林建源皱了皱眉头,随手抿了口老米酒压下去。还以为是醋放多了的缘故,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然而,接下来好几天。林建源每次饭后总觉得胃里胀得厉害,有时明明只吃了半碗饭,却感觉肚子里塞满了食物,甚至连给生腌试味受到了影响。10月23日,这天夜里十一点,结束营业后的林建源收拾完后厨卫生,正坐在店门口抽烟。由于忙得没吃晚饭,这会他感觉胃里空空的,还隐约有一股灼烧感,像是胃部有团火在烧。

林建源摇了摇头,想给自己下碗面条缓缓。结果刚吃下去不到两分钟,胃里便开始隐隐作痛,像是有把钝刀在里头来回翻搅。他不由得放下筷子,不停地深呼吸调整。但很快,胃酸便从喉头往上涌,烧得整个胸口都有股憋闷感。林建源不得不把上衣撩起,而此时他注意到胃部似乎有些微微隆起,手轻按时立刻传来一阵刺痛。林建源顿时食欲全无,只得关上店门回了家。晚上睡觉时,他还被胃部的烧灼感惊醒好几次,有一次甚至冲到厕所吐了起来,由于没吃什么东西,最后甚至吐起了苦胆水。即便如此,林建源依然认为是最近酒喝多了的缘故,还是没引起重视。

直到一个星期后的10月30日,凌晨三点,林建源猛地从床上坐起。只见他脸色苍白,额头全是冷汗,双手紧紧捂住胃部,整个人弓成一团。下床后,林建源连鞋都顾不上穿,便匆匆往厕所跑。释放完正准备冲水时,他被马桶里的东西吓了一跳,那是一滩黑得发亮粪便,还带着一股难以忍受的腥臭。林建源心里一惊,脑海中将最近吃的食物过了无数遍,结果并没发现任何黑色食物。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爬上心头,他连忙穿好衣服,匆匆前往了医院。

来到消化内科后,医生立刻给林建源安排了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胃镜下可见胃体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多处点状糜烂,幽门部位有明显渗血,胃液内混有暗红色血性内容物;呼气试验结果显示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δ值高达48.7,正常值应小于4,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呈强阳性。血常规显示其血红蛋白下降至98g/L,提示慢性失血倾向;胃蛋白酶原Ⅰ水平降低至52μg/L,正常值为70-165区间,而PGⅠ/PGⅡ比值为2.1,正常应大于3,说明胃黏膜萎缩趋势明显。结合各项指标和症状,林建源被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急性出血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黏膜的螺旋状细菌,它主要通过口口传播,例如共用餐具、亲吻、进食未清洗干净的食物和长时间吃生食等。感染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人会出现胃胀、嗳气、胃酸反流或隐痛等不适。若长期不治疗,可造成胃黏膜损伤,发展为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癌变。而林建源之所以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他常年吃生腌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得知幽门螺杆菌能引起胃癌,林建源顿时捏了一把冷汗。他连忙向医生请教养胃措施,医生给他开具了“四联疗法”的药物,并叮嘱林建源一定要戒掉吃生腌的爱好,同时杜绝吃任何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此外,一定要准备一套单独的餐具,采取分餐制进食,防止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

回去后,林建源便马不停蹄地照做起来。不仅不再吃任何生腌,还将餐馆转包给了朋友。这之后,他的一日三餐不仅十分准时,吃的还是妻子精心准备的清淡的热粥和水煮菜。另外,林建源饭后还开始散起了步,以促进胃部消化。而家里的餐具也全部换了一套新的,还给他单独准备了一套,饭后都是单独清洗。此外,医生开的“四联疗法”药物,林建源也每天能坚持在吃,一天也没落下。

如此坚持了3个月,林建源感觉反酸嗳气的情况少了许多。后续去医院复查时,13C-尿素呼气试验的δ值由原来的48.7降至7.2,虽尚未完全转阴,但提示幽门螺杆菌数量已大幅减少,治疗初见成效。得知检查结果的林建源十分欣慰,同时也逐渐放松了警惕。身为潮汕人的他实在难以放弃这口生腌,没多久又开始吃了起来。

而林建源很快便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代价。2016年2月11日,林建源的馋虫犯了,特意起了个大早去码头挑选第一批海鲜准备做顿生腌。他刚弯下腰在虾筐里挑选,胃部突然传来一阵钝痛,像是肚子被人狠狠砸了一拳。林建源赶紧找了个凳子坐下休息,没一会便出了一身冷汗。他不停地揉搓胃部,想要缓解不适,但胃里很快开始翻腾,像是有什么东西要往外挤。林建源按捺不住生理反应,本能地干呕起来。很快他便把早饭吐完,依旧不见消停的他一度吐起了浓稠的黄绿色液体,嘴里还伴随一股强烈的苦味。旁人见状吓了一跳,连忙将林建源送往了医院。

检查结果并不让人意外,其显示林建源的13C-尿素呼气试验δ值再次回升至35.2,提示幽门螺杆菌重新大量繁殖,感染复发。胃镜检查再度发现胃体和胃角黏膜广泛充血,伴散在糜烂及点状渗血。确诊其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后,医生一脸严肃地说道:“你这次的情况比上次严重多了,幽门螺杆菌不仅复发,而且已经引起了胃黏膜的肠化和腺体萎缩,其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如果你还抱侥幸心态继续吃生腌,那不是糜烂这么简单了。将来如果发展成胃癌,恐怕连治疗机会都没有了。”

经过这次教训后,林建源再也不敢乱来了。回去后不仅老老实实捡起了之前的养胃习惯,还在网上到处搜寻如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偏方。此外,他还参加了不少病友交流会和专家讲座,并将学到的新方法在自己身上一一试验。半年下来,还真摸索出了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养胃方法。

按照新方法坚持了一年后,林建源再度来到医院复查。而结果出来后,医生简单翻阅了一下,顿时瞪大了眼睛。报告显示其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显示δ值为2.3,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成功转阴。胃镜复查所见胃体及胃角黏膜色泽均匀,未见糜烂、出血及渗液,原有病灶区域上皮再生良好,无肠化及萎缩表现。血红蛋白上升至132g/L,胃蛋白酶原Ⅰ升至84μg/L,PGⅠ/PGⅡ比值回升至3.4,提示胃黏膜功能基本恢复。一切检查结果表明,林建源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已根除,而胃炎也实现了痊愈。

面对这个结果,医生不禁感叹道:“我从医几十年了,接诊过的幽门螺杆菌患者成千上万。他们当中能保证胃炎不继续加剧便已经相当不错了,而像你这种只花了一年时间,便彻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还实现胃炎好转的患者从未见过,简直堪比医学奇迹!”

说罢,医生连忙询问起林建源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能如此迅速的实现痊愈。听林建源婉婉道来后,医生眼睛顿时放出光来,同时还忍不住赞叹道:“居然是这样!真是好办法啊!我之前怎么没想到呢?”随后,便力邀林建源前往住院大楼给患者讲解,林建源也欣然答应了。

而林建源的故事也早已在医院传来,还没到达住院部,楼道里便围满了前来取经的患者和医生。见到林建源本人,大家纷纷按捺不住激动地心情,齐声问道:“你是不是用了什么先进医疗技术,或是吃了什么进口药,才能这么快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林建源听后摆了摆手,徐徐说道:“我就是一普通人,哪来的金钱去追寻先进医疗技术和进口药?之所以能快速消灭幽门螺杆菌,在于我一直坚持自己的这3个养胃方法。不过我注意到很多胃炎患者都只知道要远离刺激性的食物,其实光靠饮食清淡是远远不够的,我这3个方法,简单容易,而且不花一分钱,只要做好了绝对能够事半功倍,从此幽门螺旋杆菌消失不是梦!”

那么,林建源的三个养胃方法是什么呢?

第一,坚持“温水养胃”,起床后一杯温水,饭后适度活动

林建源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约200毫升的温开水,水温保持在40℃左右。这个习惯看似简单,却对胃有明显好处。温水能够缓解夜间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帮助“唤醒”胃的消化功能,尤其适合刚刚完成幽门螺杆菌治疗后的恢复期。

此外,他还特别注意饭后的生活方式。饭后不再立即坐下或者躺下,而是改为在原地慢走10分钟。这个小动作可以帮助胃内容物更快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有助于缓解饭后胀气、烧心等不适,是很多胃病患者容易忽略的细节。

第二,坚持“七分饱+温热饮食”,减少胃负担,保护黏膜

饮食结构的调整是林建源恢复过程中的关键。他坚持每餐只吃七分饱,尤其是晚餐,控制在晚上六点半前吃完,避免夜间胃部负担过重。同时,他还严格控制食物的温度,凡是低于体温的食物一律不碰,包括冰饮、冻米酒、生腌类。

这些饮食改变的作用在于:减轻胃的机械性刺激,促进黏膜修复;同时,通过减少冷食摄入,降低胃内局部血流受限和胃酸分泌增加的风险,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存条件。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在温度偏低、酸度偏高的胃环境中更容易繁殖,而温热、适量的饮食有助于破坏这种“温床”。

第三,坚持“慢嚼细咽”,增强口腔防御力,辅助清除细菌

在饮食节奏上,林建源养成了一个看似微小、实则影响深远的习惯——每一口饭都至少咀嚼30下再咽。这种慢嚼细咽的方式带来了两方面好处。一是增加唾液分泌。唾液中含有天然的溶菌酶、乳铁蛋白等具有抑菌作用的物质,可以在食物尚未进入胃之前,帮助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数量,从源头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二是减轻胃的消化负担。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更容易被胃消化吸收,减少胃内容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从而降低胃酸反流和黏膜损伤的风险。

参考资料:

[1]王杰民,凌成军,陈玉兰,等.不同幽门螺旋杆菌分型胃癌患者病理特征差异及其耐药性情况分析[J].传染病信息,2025

[2]闫硕,李雪,王超,等.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促进幽门螺旋杆菌SS1在小鼠胃内的定植[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5

[3]于靖文,刘震,王少丽,等.中药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J].西部中医药,2025

(《15年,潮汕一男子感染幽门螺杆菌,1年后彻底好转,3点经验值得学习》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