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以色列根据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宣布建国次日,七个阿拉伯国家的联军就准时出发,准备将犹太人赶回大海
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是以色列的立国之战,犹太人打赢这场战争,所依靠的不仅有移民们的勇气,还有美苏两大国的鼎力援助
然而在第一次中东战争背后,阿以冲突并非故事的全部,打着反以旗号瓜分巴勒斯坦,才是让阿拉伯人对战争充满热情的根本原因
阿拉伯联盟阿拉伯联盟之所以会在以色列建国次日准时发兵,倒不是因为团结,而是武装干涉巴勒斯坦局势,是阿拉伯国家早就盯上的一个打破战略平衡的机会
上回说到,在沙特家族将哈希姆家族驱赶出阿拉伯半岛之后,中东地区呈现一个三足鼎立的局势

埃及、沙特以及由哈希姆家族统治的约旦与伊拉克互不相让,他们既希望中东阿拉伯世界能在自己的主导下实现统一,又希望自己的政权能在动荡的时代维持下来
这两个要求看似矛盾,但问题都源自阿拉伯国家命运无法由自己做主的客观环境,为了折中平衡
进入上世纪四十年代后,阿拉伯国家决定建立一个联盟,这个联盟对外代表阿拉伯国家主持公道,对内则统一协调阿拉伯世界统一事宜
基于这种考虑,阿拉伯世界的三股主要势力于1944年10月在埃及签订《亚历山大议定书》,并于次年拉上了叙利亚与黎巴嫩等国正式建立阿拉伯国家联盟
建立之初的阿联同今天的阿联完全不一样,七个创始会员全部是中东国家,而在建立之初
阿联就将阻止犹太人进一步蚕食巴勒斯坦,定为组织要出面解决的一个主要任务

如此关心巴勒斯坦背后,并非阿拉伯国家同情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遭遇,而是因为巴勒斯坦不仅是无主之地
同时如果让毗邻巴勒斯坦的(东)约旦近水楼台,中东地区的实力平衡也会被打破
在阿联的框架下,阿拉伯国家约定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共同进退,且与以色列斗争到底
于是在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以色列正式建国之前,阿拉伯国家就已经着手组建联军,准备在事态升级时浑水摸鱼,从巴勒斯坦地区抢一块肉下来
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联盟磨刀霍霍的同时,已经赎买了巴勒斯坦近四分之一土地的犹太人,准备按照《贝尔福宣言》建立国家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系统性屠杀,幸存下来的犹太人在战后饱受同情

巴勒斯坦问题很快被排入联合国议程,包括美苏英法在内的所有主要国家,都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
不过联合国也深知巴勒斯坦只是无主,不是无人,于是在讨论后决定巴勒斯坦地区内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以及一个阿拉伯人国家
这一决议便是联合国第181号决议,这份决议相对而言偏袒犹太人,因为在犹太国境内45%的人口都是阿拉伯人,可是在阿拉伯国境内,只有1%的犹太人
虽然这个方案相比较后来的方案,在领土上对巴勒斯坦更加宽容,可是在阿拉伯人的逻辑中,整个巴勒斯坦地区都是他们的
犹太人就不应该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因此即使犹太人当场支持联合国181号决议,阿拉伯人不仅表示反对,还开始有组织地开始袭击犹太人定居点,逼迫事态升级
面对阿拉伯人的报复,以色列也不含糊,他们在境外拉赞助,在境内组织民兵摧毁巴勒斯坦定居点,同时公开表示

在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5月正式结束的同一时间,他们就会宣布以色列国家的建立
巴勒斯坦地区之外的阿拉伯国家,并没有干涉地区内部的冲突,毕竟他们不是真心想解放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只是想找一个借机扩张的借口
直到联合国决议通过近一年、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拉伯国家联盟才命令早已做好准备的联军出动
1948年5月16日,2.5万名阿拉伯士兵从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埃及四个方向同时出发
而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代表自己背后的国家,在巴勒斯坦地区抢到最多的地盘
美国资金战争爆发后,联军看似势如破竹,但实际上阿拉伯联军攻占的,大部分都是本属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土地

埃及军队自南部进入巴勒斯坦,控制了加沙和内盖夫沙漠,约旦与伊拉克的联军自东进入巴勒斯坦,控制了耶路撒冷所在的约旦河西岸地区
而在叙利亚军队的进攻方向上,因同犹太人当时聚集的巴勒斯坦北方接近,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什么进展
阿拉伯联军的到来只在一开始让以色列感到紧张,当仓促组建的以色列国防军在阿以实控区边缘轻松击败阿拉伯军队之后
以色列就已经意识到,一盘散沙且组织落后的阿拉伯军队,根本没有可能阻止以色列建国
同时以色列也感受到阿拉伯联军不是在为巴勒斯坦主持正义,只是想在大局已定之前,尽可能多地占领巴勒斯坦的领土
以色列如果服软,那么阿拉伯联军必然会把犹太人推回大海然后瓜分巴勒斯坦,而以色列如果坚持继续战争,无法取胜的阿拉伯联军也不会和以色列拼命
因此以色列并没有因阿拉伯联军的孱弱,而开始轻视对手,反而在战争一开始就做好了主动升级事态的准备

为了保证对阿拉伯国家的全面碾压,刚建国的以色列进行了超乎想象的动员,战争开始后不到两个月,以色列就在仅60万犹太人中动员出6万军队
相较于本土,更加活跃的还是犹太人在世界范围内的摇人行动,后来的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常驻美国,她的任务是游说美国政府与财团中的犹太人,号召他们为以色列抵抗阿拉伯联军出钱
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梅厄夫人为以色列募集到的资金超五千万美元,这样一笔巨款连指派她赴美的以色列政府都感到震惊
依靠着充沛的资金,到1948年底,以色列国防军就凑够了足以武装11万人的武器,他们此时真正缺少的其实是人力
但这个问题也不需要以色列担心,因为斯大林替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苏联人力在历史上,广袤的俄罗斯是流浪的犹太人最喜欢的落脚点,俄罗斯帝国也曾是犹太人最多的国家
二战中,出于对纳粹种族清洗的恐惧,大量犹太人加入苏联红军,并为反法西斯战争立下过许多功劳

二战结束后,苏联的国家战略开始向打破英法殖民体系转变,如何将手伸入当时属于英法势力范围的中东,成为斯大林极其关注的问题
对于斯大林来说,支持以色列建国是一个不错的机会,犹太人建国本就是英国的承诺
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不可能受到英国的阻止,此时苏联国内有大量犹太人,如果把他们送到巴勒斯坦地区,那么新建立的以色列国家自然会对苏联友好
于是在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苏联先是在联合国公开表示,阿拉伯国家是侵略巴勒斯坦地区的侵略者
然后斯大林一方面开始号召曾在苏军服役的犹太士兵进入以色列,另一方面开始动员小弟为以色列提供武器装备
来自苏联的人力支援让以色列在完全动员之后,依然能获得充沛的兵力,1948年7月之后
每个月都有数千名犹太人进入以色列并加入以色列国防军,到1949年初,犹太人口不到百万的以色列,已经拥有了一支人达11.5万人的大军

他们的对面,阿拉伯联军除了在1948年中进行过一次增援以外,整体人数已经远远落后于以色列军队
瓜分在获得充足增援之后,以色列也开始了缓慢却稳定的还击,在1948年下半年的几个月里,以色列国防军不仅完全控制了联合国方案中划给犹太国的领土
同时还轻松反推了阿拉伯联军,将埃及与约旦的军队分别压缩在加沙与一部分约旦河西岸地区
在意识到已经无法从巴勒斯坦获得更多好处之后,阿拉伯国家们为了避免以色列完全控制巴勒斯坦地区
自1949年2月就开始试图与以色列讲和,已经获得比联合国方案更大领土的以色列也不想冒着得罪阿拉伯国家的风险继续扩张
2月24日开始,以色列开始与阿拉伯国家分别签订停战协定,以色列获得了比联合国方案多39%的领土

埃及吞并了加沙地带,约旦获得了包括耶路撒冷老城在内的大半个约旦河西岸,唯一的输家,是失去了全部土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他们在战后对阿拉伯国家的自私感到愤怒与失望,并开始决定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击败犹太人,而这,则是下一段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