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以来,大口径火炮成为主宰战局的关键装备,俄乌每月需要发射数十枚大口径炮弹,以至于双方的弹药库都见底了。根据西方的说法,俄罗斯被迫寻求朝鲜提供122毫米和152毫米的炮弹补充库存,乌克兰就更惨了——美国和欧洲的弹药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战场消耗。在此情况下,乌克兰得到了一个意外的助力:印度。
美国“防务博客”网站4月17日称,印度军工出口额近年持续攀升,尽管还没有达到预计的35亿美元,但与10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大幅度成长,10年前印度的武器和国防零件出口额仅为2.3亿美元。报道称,如今印度正在迅速成为全球国防制造业的“有力竞争者”,两名印度消息人土称,印度可以以300-400美元的价格生产155毫米炮弹,与欧洲同类产品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的价格通常超过3000美元。同时印度生产的榴弹炮单价约为300万美元,也仅相当于欧洲同类装备价格的一半。“这种高性价比的武器正在吸引欧洲国家的浓厚兴趣”。
至于说为什么欧洲国家会采购印度炮弹,其实背后是无法摆上台面的交易。由于欧洲的炮弹产能迟迟无法满足乌克兰需求,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大肆采购。而印度虽然与俄罗斯的军事关系密切,但卖军火能挣钱嘛,这不丢人。
印度至少从2023年开始,就打着商业出口的名义,对外大卖特卖炮弹等消耗品。当然,印度政府的官方态度是坚持中立立场,否认向俄罗斯和乌克兰任何一方直接提供武器,但实际上这些炮弹是卖到欧洲国家,再转手运到乌克兰。近年不断有媒体发现,乌克兰前线发射的炮弹有印度军火商的标志。例如2024年2月,乌克兰凯撒自行榴弹炮发射的155毫米炮弹,就被发现是印度军需品有限公司(ML)生产的。
至于这些炮弹的质量如何,印度媒体吹嘘得到乌克兰方面的高度肯定,但这种自我吹嘘的话,听听就得了——印度炮弹的价格便宜到欧洲同类产品的1/10,还能保证同样的质量,谁信啊?根据印度媒体的解释,印度多年来一直在维持炮弹等消耗品的生产,以准备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大规模冲突,相比之下,欧洲此前削减军备产能,如今重启生产线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
这种说法只能部分解释印度炮弹为什么比欧洲便宜,但考虑到印度军工企业的现代化能力有限,因此印度根本不可能学习中国,利用大规模和现代化制造能力,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大幅压低造价。事实上,印度炮弹的质量隐患多,就连印度陆军自己都心惊胆战。例如2017年,印度陆军用美制M777轻型榴弹炮进行射击测试以编制射表时,印度国产炮弹毫不意外地发生了炸膛,导致该炮完全损毁——这已经是四个月来第三次印度炮弹炸膛了,此前印度国产“丹努什”榴弹炮也因为使用印度国产炮弹两次炸膛。
因此事情真相其实很清楚了:印度炮弹的确是足够便宜,但质量无法保障,不过采购的欧洲国家反正不是自己用,而是转手提供给乌克兰,因此对质量问题根本不在乎;而乌克兰方面根本没得选,有炮弹用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底气挑三拣四?
对了,也有胆大自己用的印度炮弹买家——据说不久前陷入加沙持续战的以色列炮兵由于155毫米炮弹的消耗量实在太大,被迫用了印度制造的炮弹,结果炮弹果然炸膛,连带死了3名以色列士兵……
三哥家里一团糟,但国际政治玩得还是比较溜的。就算他这样买炮弹给乌克兰,俄罗斯还是不会翻脸
也不用太埋汰印度人吧,这炮弹又不是什么高科技,就是一标准流水线工艺,这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炸膛吧[捂脸哭]
印度确实进口了155炮弹的自动化生产线,约在十年前,就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榴弹加工生产中心。具备每个月生产9万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