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张云溪曾是中国京剧院著名的武生演员,一身功夫让人拍案叫绝。他擅演的剧目有《三岔口》《武松打虎》《四杰村》《三打祝家庄》《猎虎记》等,每一出都是经典。
1955年,张云溪赴罗马尼亚参加第5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猎虎记》夺得金质奖章。
张云溪还主演了《三岔口》《武林志》《岳云》《沧桑梨园情》等多部影片,深受观众好评。尤其是他在《三岔口》中饰演的“任堂惠”,深深刻在了戏迷的记忆里。
张云溪横跨新旧两个社会,是一本厚重的书。今天,“细品名人”在这里全方位介绍张云溪的人生经历,及他的家事、情事……
年少成名,与张春华是黄金搭档张云溪1919年出生于上海,父亲张德俊是著名的南派京剧武生,以短打武戏饮誉全国。
(盖叫天为三子“小盖叫天”说戏)
张德俊与李春来、盖叫天、张桂轩,被誉为“江南武生四杰”。新中国成立后,张德俊进入北京的中国戏曲学校任教。
张云溪6岁拜叔父张德武为师,学习京剧武生。张德武的女儿张美娟是著名的京剧武旦,后成为“小常宝”齐淑芳的嫂子。
1925年,张云溪6岁时跟随父亲等人去台湾演出。随行的有马春樵、冯志奎、薛德瑞、白玉艳等京剧名家,浩浩荡荡100多人。
当时中国台湾在日本的统治之下,内地过去的人上岛要经过严苛的检查,张德俊等人花钱四处打点,才在台北永乐座戏院落脚演出。
(年轻时的张云溪)
1926年,张云溪学戏两年了,开始登台演出,在《三岔口》等戏中演配角。
1927年,8岁的张云溪开始登台主演《慈云太子走国》等京剧剧目。为了生存,张云溪随戏班在桃园、新竹、花莲、台南等地流动演出。
他们除了在城里演,还在乡下演过野台子戏。台湾的大户人家也有办堂会的习惯,张云溪多次随戏班去唱堂会。
为了避嫌,男观众不点女演员的戏,女观众不点男演员的戏。张云溪是个孩子,长得机灵可爱,有一身好武艺,很讨人喜欢,点他戏的既有男观众也有女观众。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台北)
内地的戏饭难吃,在台湾也一样。一些有钱人欺负戏曲演员,还有日本浪人来戏班捣乱,逼女演员去陪酒。
尤其是日本警察,戏班更不敢得罪,每次演出都要将剧场最好的位置留给他们。
演出时间一到,警察晃一下手里的灯,戏即便没有演完,演员也要离场,否则就会挨打。
张云溪11岁时因练功太狠,左胸肿得像馒头,还化脓了。父母不敢让他在医院开刀,害怕孩子把命搭上。
一位好心的医生同情张云溪,对张德俊夫妇说:不做手术孩子会没命,我来给他做手术,如果出现什么意外,我把我的儿子赔给你们。张德俊夫妇这才同意儿子接受手术。
(早年张云溪)
做完手术,张云溪昏迷三天三夜后,终于苏醒过来了。
1931年,由于时局动荡戏班解散了,张云溪随父母回到内地。张云溪在台湾演了6年戏,对那里有很深的感情,将台湾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从台湾回到天津后,张云溪在天津拜师学艺。在陈秀华、姚喜成、李兰亭等名师的亲授下,他学会了《珠帘寨》《捉放曹》《八大锤》《恶虎村》《凤凰岭》《两将军》等优秀剧目。
张云溪天赋好,有一身好功夫,嗓子倒仓后,他专工武戏,成为京剧武生中的佼佼者。
1933年,张云溪加盟重庆剧社,担任三牌武生,演出了《金水桥》《挑滑车》《长坂坡》等著名武戏。
1938年,张云溪闯关东,成为东北地区的头牌武生,经常与周信芳、盖叫天等人同台演出。
1948年,张云溪与武丑张春华在北平组建“云华社”,自此结成黄金搭档。
新中国成立后,张云溪与张春华一同进入中国京剧院,两人合作演出的《三岔口》《四杰村》《武松打虎》《猎虎记》《五鼠闹东京》《三盗令》等武戏出神入化,堪称经典。
1951年,张云溪赴柏林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与张春华等人配合,表演《三岔口》《武松打店》《水帘洞》《红桃山》四出武戏,勇夺集体一等奖。
1952年,张云溪与张春华合作演出《三岔口》,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演员一等奖。
张云溪与张春华台上是搭档,台下是兄弟。张春华1924年出生于河北武清(今属天津),比张云溪小5岁,张云溪是哥哥,他是弟弟。
1999年10月17日,张云溪不幸在北京离世,享年80岁。送别张云溪,张春华很悲痛。
晚年的张春华得了脑梗、心梗,后又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不认识人,认知出现障碍。他常年卧床,但只要一听到“张云溪”三个字,张春华就眼睛放光,恢复一些记忆。
(武丑张春华年轻时剧照)
张云溪与张春华在京剧界被誉为“二张”,两人合作的《三岔口》演了近1700场,他们在舞台上合作了40年,比夫妻待在一起的时间还多。
1976年,张云溪、张春华主演的《三岔口》被拍成了京剧电影。该片在全国公映,引起轰动,成为永恒的经典。
2019年3月5日,张春华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这对黄金搭档在天堂里还会合作演戏吗?
与云燕铭真心相爱,却没能走到一起(张云溪年轻时照片)
张云溪身高1.72米,年轻时长得俊秀帅气,玉树临风。他与父母从台湾回到内地后,先在天津学戏,后又在北平学戏。出师后,他加盟尚小云创办的重庆剧社。
张云溪在北平学戏时,认识了同样在北平学戏的云燕铭。两人青梅竹马,彼此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
云燕铭1926年出生于山西大同,比张云溪小7岁。她的父亲是广东南海人,因逃婚来到山西大同。
(云燕铭)
云燕铭的人生坎坷,父母离婚后,母亲带着她改嫁京剧花脸演员朱喜芬。
云燕铭小小小年纪就登台演戏,帮助母亲和继父赡养两个妹妹。
云燕铭学程派青衣,长得明眸皓齿,美目传神。张云溪与云燕铭真心相爱,两人长大后就是奔结婚去的。
旧社会戏曲演员社会地位很低,外界看不起他们,同行之间也相互轻视。
1938年,张云溪19岁了,为了生存准备闯关东。临走之前,张云溪托父母去云燕铭家提亲,想将婚事定下来,过几年再结婚。
(云燕铭)
张德俊唱了大半辈子戏,饱受欺凌,不愿让儿子娶一个唱戏的,坚决反对儿子与云燕铭恋爱。
旧社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轻人在婚姻上没有主动权。张云溪将父母的态度告诉了云燕铭,她很难过,在家里哭。
云燕铭的母亲新兰秋也是京剧演员,不堪张家父母的歧视,便放出狠话:我女儿就是一辈子嫁不出去,也不嫁给唱戏的。
两边父母较劲,受伤害的是张云溪和云燕铭,两人就这样错过了。
但张云溪和云燕铭一直放不下这段感情,可在旧社会,他们的力量太薄弱了,冲不破方方面面的束缚。
(云燕铭与马彦祥结婚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张云溪与云燕铭都成为中国京剧院的演员,张云溪早已结婚做爸爸了,而云燕铭还待字闺中。
云燕铭知道,自己这辈子与张云溪无缘,不再抱幻想。1950年4月3日,云燕铭嫁给了大自己19岁的戏剧名流马彦祥。
婚后,云燕铭生下了女儿马思敬、儿子马思敦。
(云燕铭与一双儿女)
在中国京剧院,张云溪与云燕铭合作演出了《猎虎记》等多出京剧。
当时张云溪是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因为工作关系与云燕铭接触比较多。1956年8月,张云溪还与云燕铭、杜近芳、张春华、袁世海等人去智利、阿根廷、巴西、乌拉圭演出,历时近一个月。
团里有人出于嫉妒,传张云溪与云燕铭的绯闻,说两人旧情复燃。这给云燕铭的婚姻埋下了隐患。1958年,云燕铭与马彦祥离婚了,带着一双儿女去哈尔滨京剧院,此后她单身到死。
(张云溪、云燕铭与法国演员合影)
张云溪是个理性的男人,自己有家庭,云燕铭也有家庭,他与云燕铭始终保持普通同事关系。
云燕铭去了哈尔滨京剧院后,两人很少再相见。不可否认,张云溪与云燕铭真心相爱,但他结婚做爸爸后,从未在感情上伤害过妻子和家庭。
与袁世海、刘宗杨是连襟,还差点与谭元寿成连襟上世纪30年代末,张云溪结婚了,他的妻子迟淑媛也出身于梨园世家。迟淑媛的父亲迟景昆是著名的京剧武生,生有4个女儿,迟淑媛在家排第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妹妹。
张云溪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一开始他与迟淑媛没有感情。迟淑媛性格温和,知书达理,凡事都听张云溪的。
张云溪不忍心伤害这样善良、朴实的老实姑娘,以真心善待她,渐渐产生了感情。
婚后,张云溪与妻子生下了5个儿子2个女儿。他的大儿子名叫张启明,自小跟随张云溪学唱京剧武生,成年后改行当医生。
张云溪先生之子张启忠
张云溪的二儿子张启正是京剧文武丑演员,三儿子张启忠是京剧武生演员,他的妻子徐佩玲是北京京剧院的梅派青衣。
张云溪的四儿子张启善是京剧武生演员,五儿子张启全没有学京剧,在北京方庄开饭店。
张云溪的长女张予慧是陕西省京剧院的演员,次女张予懿是舞蹈演员。
张云溪的妻子迟淑媛做了妈妈后,退出梨园在家相夫教子,张云溪一个人挣钱养家。
张云溪一个人挣钱养一大家子,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张云溪是大孝子,他将自己的收入全交给父母管理,公婆再发钱给迟淑媛养家。
(张云溪《三打祝家庄》剧照)
张云溪的哥哥因病早逝,嫂子没有改嫁,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张云溪一直养嫂子一家,直到两个侄女结婚成家。
按说张云溪为人父为人夫,应该将收入全部交给妻子管理,而他却将收入交给父母,善良的迟淑媛没有与丈夫吵架。
张云溪的妻姐迟温媛嫁给了京剧武老生刘宗杨,刘宗杨的外公是京剧大家杨小楼。
刘宗杨也有一身好武艺,擅演的剧目有《打渔杀家》《甘露寺》《群英会》等。
刘宗杨此前有过一次婚姻,有3个儿女,与迟温媛又育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1945年,刘宗杨因肺结核在北京病逝,年仅32岁。
刘宗杨(1913年-1945年)
张云溪还有个连襟是京剧大家袁世海。袁世海的妻子迟福媛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两人1945年结婚。
袁世海有过一次婚姻,妻子早逝后,他与迟福媛再婚。袁世海与迟福媛生有一个儿子,名叫袁少海,也是著名的京剧演员。
张云溪与袁世海是中国京剧院的同事,两连襟经常搭台演出,两家关系融洽,经常走动。
京剧名家谭元寿也差点成为张云溪的连襟,这是怎么回事?
(谭元寿演出《野猪林》)
谭元寿1929年出生于北平的梨园世家,曾祖父谭鑫培、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都是响当当的京剧大师。
谭元寿4岁开始学戏,9岁入富连成科班学艺。1944年,谭元寿随富连成科班赴沈阳演出,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张云溪。
那时张云溪已经红遍东三省,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当时东三省沦陷,日本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人吃白米,只能吃高粱米。谭元寿等人吃不惯,张云溪冒着生命危险,给谭元寿送去半袋白米。
张云溪为何如此善待谭元寿?原来,张云溪妻子的三妹已经被父母许配给了谭元寿,两人已经在北平订婚了,准备过段时间就结婚。
(谭元寿饰演京剧电影《沙家浜》中的“郭建光”)
谭元寿在沈阳演出期间,张云溪对他非常关照。谭元寿过意不去,张云溪总说:我们很快就会成为亲戚了,我照顾你也是应该的。
谁知1945年,张云溪妻子的三妹突然病逝,张云溪没法与谭元寿做连襟了。但谭元寿与张云溪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一辈子喊张云溪“二姐夫”。
1997年,谭鑫培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张云溪冒着严寒,坐着轮椅来参加活动。谭元寿非常感动,握着他的手泪光盈盈。
女婿是大名鼎鼎的李富荣,外孙是《汉武大帝》的主演(张予懿与李富荣)
张云溪的二女儿名叫张予懿,1945年出生。张予懿遗传了父亲优良的艺术基因,从小能歌善舞,亭亭玉立。
中学毕业后,她考入北京舞蹈学院学习民族舞。1963年,张予懿毕业后被分配到辽宁歌舞团工作。
1964年春节前,张予懿放假回北京。辽宁省一位排球运动员给她介绍对象,男方名叫李富荣,是大名鼎鼎的乒乓球世界冠军。
李富荣1942年出生于上海,比张予懿大3岁,身高1.72米的他被球迷誉为“乒坛美男子”,当年红极一时。
(李富荣)
从1961年到1964年,李富荣以主力队员的身份,两次帮助国乒男队获得世乒赛男团冠军,他还两次获得男单亚军。
李富荣帅得天下无敌,球技精湛,很多女球迷将他当作心目中的男神,纷纷给他写求爱信。
媒人介绍张予懿去见面时,张予懿对爱情不抱希望,觉得李富荣名气太大,长得太帅,看上她这位普通的舞蹈演员。
张予懿从小学习舞蹈,气质优雅,李富荣对她一眼定情。张予懿也爱慕李富荣的帅气和满身光环。
李富荣(左)与队友合影
张予懿返回辽宁歌舞团后,经常会收到李富荣的来信,她及时回信,两人在信里谈火辣辣的恋爱。
1968年5月1日,张予懿与李富荣在北京结婚。婚后夫妻两地分居,1969年,李富荣夫妇的大儿子李竞在北京降生了。
张云溪和妻子考虑到女儿女婿两地分居,生活不方便,主动帮女儿女婿照顾儿子。
李富荣在北京,因为训练比赛忙,很少去看望儿子,张云溪没有一句怨言。
(张云溪与卢军)
1972年,李富荣退役在国乒队执教,一直想将妻子调回北京。可他是体育系统的,与文艺系统不搭界,张云溪便四处托人,于1974年将女儿调入北京歌舞团工作,结束了女儿女婿的分居生活。
1977年,张予懿在北京生下小儿子李乐。李富荣想生个女儿,没想到又是个儿子,赌气不去医院,为此张予懿与丈夫闹矛盾。
张云溪夫妇将女儿接回自己的家坐月子,并做女儿女婿的调解工作,化解了两人的矛盾。
李富荣当运动员时是世界冠军,转型做教练后,延续了赛场外的另一种辉煌。
(李富荣)
1990年,李富荣担任国家体委训练局局长,后又升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张云溪从不给女婿添烦恼,不让他帮忙办事。有时朋友找上门来,想托张云溪找女婿拉关系,张云溪捱不过面子,会告诉女婿。
李富荣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能帮则帮,帮不了他会如实告诉岳父,张云溪表示理解。
张云溪的外孙李乐身高1.81米,长相帅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李乐主演了《防守反击》《国球手》《金粉世家》《风尘三侠之红拂女》等影视剧。
李乐《汉武大帝》剧照
2003年,李乐因在58集古装历史剧《汉武大帝》中饰演“霍去病”,而被观众所熟知。
2012年,李乐下海经商,在北京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经多年打拼,李乐身家丰厚。
然而张云溪没能看到外孙的成功,因年轻时练功太狠,晚年的张云溪身上有很多老伤,70多岁就坐上了轮椅。
病榻上的他还出版了作品《艺苑秋实》一书,受到广泛欢迎。1999年11月17日,张云溪不幸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
张云溪人品艺品俱佳,在京剧界有口皆碑。他是京剧武生中的佼佼者,主演的《三岔口》《三打祝家庄》等优秀京剧剧目,是永恒的经典。
-END-
首发作品,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