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28日,正当苏联士兵们隆重庆祝“边防战士日”之际,“不速之客”却来了。
就在当天,年仅19岁的西德青年马蒂亚斯鲁斯特驾驶着一架小型飞机,冲破苏联的防空网,大摇大摆地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上,并与红场上的游客热情合影。
而二十分钟后,姗姗来迟的莫斯科警察才逮捕了这位“不速之客”,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红场飞机事件”。
红场飞机事件发生后,在苏联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在此之前,莫斯科的防空系统被认为是“军事天堑”,根本不可能遭到入侵者的突破。毕竟如果连莫斯科都被“攻破”了,那陈兵百万的苏军就是一个笑话。
但鲁斯特事件的发生却让人大跌眼镜,它直接证明莫斯科的防御系统并不是铜墙铁壁,至少可以被一个仅有40小时飞行时间的西德青年打破。
据说,当时鲁斯特的飞机落地后,立刻就有几十个苏联群众围住了他。尽管他们所说的俄语让鲁斯特有些茫然,但友好的笑容仍然让鲁斯特感到亲切。
不过,根据后来的采访,人们才了解这些苏联群众完全是将鲁斯特一事当成了拍电影,他们的“友好”只是基于对电影明星的好奇。
最后还是一位会说英语的苏联青年看到了飞机上的“西德国旗”,才有所怀疑,并向鲁斯特发问:“你是从东德飞过来的吗?”鲁斯特回答道:“不,我是从西德飞来的。”
“不可能。”苏联青年简直难以置信,在他看来,鲁斯特一定是疯了,要不怎么会说这么“离谱”的话。于是,他便喊来了红场上巡逻的苏联警察,这就是故事刚开头的一幕。
那么,这位“超勇”的西德青年究竟是怎样穿过防守严密的苏联领空的呢?
时间回到1987年5月28日13时,西德青年鲁斯特驾驶塞斯纳飞机,从赫尔辛基机场起飞。
为避免空管部门核查,鲁斯特谎称自己将驾驶飞机独自前往斯德哥尔摩。不过,出发半小时后,鲁斯特便掉转机头,朝东方的莫斯科直线飞去。
这一变化引起了赫尔辛基空管部门的注意,他们认为这架飞机可能已经坠毁,要么怎么会在雷达上“消失不见”呢?至于飞去莫斯科,别开玩笑了。
抱着青年可能还活着的可能性,赫尔辛基的航空部门立即通知当地的海警在沿海打捞,希望能找到这位小伙子。海事部门甚至还派出了专门的潜水员前去搜寻,但终未能有所获。
鲁斯特不幸“遇难”的消息传回西德后,其父母伤心欲绝。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鲁斯特已经遇难了,不可能再有生还的可能,毕竟海警部门已经帮着打捞这么些天了。
然而,此时的鲁斯特却在前往苏联领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据鲁斯特回忆,当时他抱着不能生还的可能性。“我自己算过,能活着的概率是百分之五十。”这说明,鲁斯特对于此行的不确定性完全是有预料的,他甚至针对“入侵苏联领空”一事做了详尽的计划。
当然,鲁斯特并没有像某些报道所说的那样,利用超低空飞行避开了苏军的防空网。
事实上,就在鲁斯特进入苏联领空之际,苏联驻爱沙尼亚的雷达站就发现了他的踪影。苏联空军甚至还派出了一架米格—23来侦查他。可不知怎么回事,这架侦察机绕了几圈就回去了,并未对鲁斯特的行程有所阻拦。
在这以后的五小时,鲁斯特一直保持着30米左右的飞行高度,深怕苏联军方对其有所注意。就这样,鲁斯特沿着通往莫斯科的铁路网飞行,成功地进入莫斯科领空,并成为驾驶飞机降落在红场的“第一人”。
据悉,鲁斯特在苏联仅飞行了800多公里,至少飞跃了2个海军基地、4个空军基地和2个导弹基地,最后突破了素有天堑之称的莫斯科防卫线。而鲁斯特降落的地点,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办公室仅百米的距离,这简直让人直呼奇迹。
鲁斯特一事发生后,引发了苏联军方大地震。苏联中央为此专门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入侵一事”的善后工作。最后在戈尔巴乔夫的强力要求下,苏联国防部长和空军总司令被撤职查办,苏联军方也进行了相关的整顿。
至于“入侵者”鲁斯特,则被以“侵犯苏联领空”的罪名被判处四年监禁。后来在西德政府的斡旋下,鲁斯特在服刑14个月后得到释放。
回国之后的鲁斯特接受了英雄般的待遇。他不仅得以继续完成学业,还在事业方面小有成就,成为了一名成功的金融分析师!
你连个时间都颠三倒四拎不清,是脸皮厚还是没脸皮!究竟是1978年还是1987年?恶心!
这个时候已经有私家飞机了,可见差距不止一点点!!!
69年,苏联百万大军入侵我们,世界会怎么样?
事实是,这架飞机还没有进入苏联领空时就被苏军发现了,在确认这是架“人畜无害”的民用机后,在苏军战斗机的保护下才飞到红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