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我们的身体就像住了半辈子的老房子,总有一些角落难免时不时发出一些吱呀声响。

原本挺拔的腰背快弯成了问号,还总是酸痛难忍;曾经灵活的双腿成了"天气预报员",变天前总隐隐作痛;就连安稳睡眠也成了奢望,辗转反侧只为找个不疼的姿势......
这些看似平常的疼痛,实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找到腰痛、背痛、膝盖痛背后的根本原因才是调理问题的前提。

今天白术就重点和大家说一说这3个方面的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调理的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减轻疼痛!

腰为肾之府
生活中引起腰部酸、胀、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腰肌劳损、受凉、肾结石、女性炎症或男性前列腺炎症等,但主要原因还是在“肾”。

“腰为肾之府。”意思是肾在腰部,腰是肾的居所,温煦、濡养着腰部,二者关系十分密切。
如果肾气充足,则腰脊有力,若肾气虚弱,则风寒湿乘虚而入,进而导致腰部经络不畅,引起腰部痉挛疼痛。

对于腰痛的调理,平时可以卧床休息、偶尔睡睡硬板床或热敷,可以帮助缓解,此外结合下面白术分享的3大方法,能助你强腰护肾。
1、常做2个小动作
反手扩胸
具体操作: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手背紧贴在后腰部位,十指交叉,手背和手肘稍用力,有节奏地做扩胸运动,早晚各1次,每次100下。

甩手踮脚
具体操作: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手掌心朝后,双手稍稍用力往背后甩,同时踮起脚尖。注意手甩出的时候踮起脚尖,收回的时候脚也收回。

2、艾灸温益肾阳
艾草是纯阳之物,艾灸作用于特定的穴位,能够温益肾阳。
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多多艾灸关元、大椎、京门、肾俞和委中穴,每次艾灸5-10分钟,前3天可连续艾灸,后续可一周艾灸2-3次。

3、多吃黑色食物
根据五行理论,五色入五行,五脏属五行,大多黑色食物入肾。平时可以吃一些黑色食物补充“黑营养”。如黑米、木耳、黑豆、黑芝麻、黑枣等。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道日常食养方——黑豆核桃黑芝麻糊。

食材:黑芝麻、黑豆、黑枸杞、黑米、桑椹、核桃
做法:将食材全部打成粉状混合均匀;然后将打碎的食材密封装罐;吃的时候舀上1-2勺,加温水冲泡,搅匀即可食用。

背为胸中之府
《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背为胸中之府”,心肺居于胸中,这里“胸中”指的是心肺,说明心肺与背的关系甚为密切。
若背部出现弯曲、冷痛或掣痛,双肩无力下垂,说明脏气精微不能营于肩背,脏腑功能失调了。

所以频繁出现背痛,可以找找心肺的问题,如心脏病、心绞痛、肺结核、肺部感染等,都可能引起背部疼痛。
这里给大家分享2个小妙招,补益心肺,背痛好大半。
1、揉三穴:中府+膏肓+膻中
中府是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的交会穴,对肺脏有着很好的养护功效,经常刺激能理气、祛咳平喘。
膏肓位于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它也是一个养肺穴,具有养阴润肺的功效。

具体操作:用手掌拍打膏肓穴,每次拍打1-2分钟,可以温补心阳。拍不到可以借助经络锤。

膻中是任脉上的穴位,具有宽胸调气的作用,可用于调理心、肺以及胸部的病症。
它位于前正中线上,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横平第4肋间隙。
具体操作:将手掌的大鱼际部位放在膻中穴位置,上下轻擦5分钟左右,坚持按揉,对于缓解胸闷、心痛、心悸很有帮助。

2、拍肘窝
肘窝是心经、心包经及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这里还有2个重要的穴位:尺泽穴+曲泽穴,拍肘窝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拍打方法:左臂伸直,右手掌放在左臂肘横纹正中上,然后四指并拢轻轻拍打,力量可由轻到重,拍打至微微发红即可,然后再换右手。


膝为筋之府
《素问·脉要精微论》:“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
也就是说膝盖是诸筋会集的地方,是筋的居所,若总膝盖疼痛或者屈伸不利、走路缓慢,就要找找筋的问题了。

而肝主筋,肝血充足,筋才能得到濡养。那么白术也给大家分享2个强筋健骨、灵活膝盖的法子:
1、艾灸内外膝眼
膝眼穴分为内膝眼和外膝眼,在内侧凹陷处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适当艾灸能调血通络、梳利关节,对付膝关节酸痛、膝关节炎、腿痛很管用。
具体操作:将艾条点燃,距离皮肤3-5厘米艾灸内外膝眼穴,以感到温热为宜。每次10分钟,左右两侧都要灸。

2、按揉阳陵泉穴
膝外侧的阳陵泉,有“筋会”之称,尤其擅长调理下肢及膝关节的相关疾病,如膝肿痛,下肢疼痛、麻木等。
如果有膝盖疼痛的老毛病,一定要坚持按揉。
具体操作:用双手大拇指同时旋转按揉两个穴位处,力度以局部感到酸胀感为宜,早晚各1次,每次2-3分钟。


关于腰痛、背痛、膝盖痛的调理方案就分享到这里了,大家可以对照调理,坚持一段时间,身体会有惊喜的变化~
别忘了分享给亲朋好友,一起养护好腰背和膝盖,消除疼痛,全身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