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公开表示,台积电最先进的3nm工艺,将会在亚利桑那州晶圆量产。可以说,台积电要在亚利桑那州扩建一座3nm工厂,基本上已经铁板钉钉。关于这件事,很多人都认为是台积电转移产能和人才的象征。同时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在“掏空”台积电。
客观来说,台积电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高度,离不开本地供应链,人才以及宽松的政策。如果他选择转移产能,赴美建厂的话,优势就会丧失很多。但即便如此,刘德音还是不顾大量的反对之声,决定扩建3nm工厂,这到底是为什么?
成本增加50%,优势将消失
前段时间,力积电黄崇仁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于赴美建厂一事的看法。他认为,台半导体产业之所以能够领先世界,主要是因为当地工程师的素质高,制造成本低、CP值高。这些和美相比,要便宜很多,而且芯片出售是按照国际价格,这一来一去,就使得利润极高,赚到的钱又反馈到先进制程投资上,就可以持续保持优势。
从黄崇仁的话来看,台积电的优势很多都来自于本土,如果选择离开,这些优势就会不复存在。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其实也多次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有过失败的经历之后,他认为在美建厂成本要提高五成,而且还没有什么办法降低。
单纯从“降本增效”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轻易得出结论:台积电在美扩建3nm工厂是一门亏本生意。
为何一意孤行
众所周知,台积电的根本就是领先世界的代工技术。虽然另一家半导体企业“三星电子”在制程先进程度上也达到了3nm,但是台积电的性能、成本、良品率都要领先一大截,这使得其地位短时间内无可撼动。
随着半导体产业越来越重要,台积电开始面临愈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如果不慎重选择,很可能会就此走下破路,这也是为什么台积电最终还是要一意孤行的原因所在。
从市场因素来看,台积电如今的营收主要依赖美企的订单,他的前几名大客户都是美企,其中苹果更是贡献了接近1/4的营收左右。台积电也自知离开台优势会小很多。但美企的动向却迫使其不得不做出抉择。
以苹果为首的美企们正在寻求供应链的多样化,库克更是表示全球60%的芯片都来自于台并不是一件好事。作为台积电的最大客户,如果失去苹果的支持,无疑是难以承担的损失,同样的道理应用在其他美企上也一样。
但台积电将产能转移到美,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刘德音无疑是抱着这样的心思来应对大客户流失的危机。
除了市场因素外,更多的因素来自于美。台积电能够看到美持续不断的断供能力,自然也会害怕自己也被断供。作为一家业务相对单一的企业,如果关键设备被断供,那后果可比失去大客户要严重多了。所以,刘德音更多的也是在妥协。
总得来说,台积电表面上是一意孤行,实际上有很多无奈。这也告诫我们,核心技术一定要抓在自己手里,否则等到被“拿捏”的时候,可就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