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季后赛号角吹响,吉米巴特勒所在的勇士队迎战西部第二的火箭队。
说实话,很多人认为他们是抽到了一个好签位,因为从整个西部上半区球队来说,火箭队是最缺少季后赛经验的队伍之一了。
大部分人认为吉米巴特勒一定会是这轮系列赛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因为他是联盟中打球最“聪明”的球场老油子之一。
毫不客气的说,之前在收官战与附加赛均砍下30+得分的巴特勒才是火箭队最需要研究的对手,甚至他的威胁比库里还要来的更大。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还是因为巴特勒的打球方式,他的造杀伤实在是太克制火箭这种靠身体上防守强度的队伍了。
附加赛中,巴特勒罚球18中12,砍下38分,这还不算;据数据统计,过去5场巴特勒投篮62中37,罚球62中51,出手数与罚球数完全一致。
这个数据无疑代表着巴特勒已经将罚球研究成为他新的进攻手段,甚至要比投篮更加高效。
然而,因为罚球的问题,导致很多人开始抵制巴特勒,对这个曾经“硬汉”的观感也急剧下降,认为他就是个“骗罚球”的小丑角色。
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巴特勒打球到底是“骗子”还是“聪明”呢?
我们必须得承认,巴特勒无论从场上还是场下都是个很有意思的球员。
巴特勒场对抗莱利,比如詹姆斯、韦德都“聪明”。前NBA球员犹多尼斯哈斯勒姆参加ESPN节目录制谈到勇士球员巴特勒,“昨晚我和韦德聊天时告诉他,你和詹姆斯都是天赋异禀的球员,但巴特勒比你们更聪明。”
这是来自于三位球星老队友的实名认证,事实上,哈斯勒姆这句话中有两层意思,并不单纯的是指打球方式。
事实上,哈斯勒姆非常明确三人在热火队时的经历,尤其是他们在对待莱利时的不同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首先是勒布朗詹姆斯。
莱利在热火队的“铁腕”政策是不容人质疑的,即便手下球员是勒布朗詹姆斯,莱利在谈续约时希望詹姆斯降薪,但因为球队实力下滑以及对莱利“态度强硬”的愤怒,詹姆斯离开了热火队,看似是潇洒自如,但他却付出了名声。
其次是德怀恩韦德。
韦德是热火队的“功臣”,他想要成为热火历史上最出色的球员,于是莱利利用韦德的弱点不断打“感情牌”,导致韦德职业生涯在热火队从未签过一份真正意义上的顶薪合同,最后韦德被莱利的低薪合同逼迫离开,失去了一人一城的机会。
相较于以上两位各有损失,唯一与莱利互斗没有出现“损失”的就是吉米巴特勒。
因为拉扯合同的问题,导致巴特勒提出交易申请,莱利与热火队多次对其进行停赛,但巴特勒丝毫不惧,于是,双方进行最后的会面,莱利希望用绑架韦德的那种手段使巴特勒降薪签约,但巴特勒完全不吃那一套。
据报道称,在这次会面时,莱利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想利用巴特勒上赛季哀悼父亲去世时的感情来博取共鸣。但消息人士表示,巴特勒甚至认为莱利的这个行为有些“精神错乱”。
巴特勒不怕强硬,也不打感情牌,但他又不是一个为钱而无视成绩的球员,所以,我们会发现拿着6000万年薪的巴特勒每场比赛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口碑依旧不错。
可以说,明确钱和成绩一样重要的巴特勒没什么弱点,这种态度分明的状态值得很多球员学习。
除去场外因素外,哈斯勒姆表示詹姆斯与韦德不如巴特勒“聪明”的原因,还有巴特勒“扬长避短”式的打球方式非常值得学习。
巴特勒打球也是非常“聪明”,善于完美利用优势?巴特勒一度被外界称为“罚特勒”,但这就是他的打球方式,“扬长避短”,他知道从什么地方帮助球队才是最佳选择。
从天赋出发的话,勒布朗詹姆斯与德怀恩韦德这些球星对巴特勒是碾压级别,无论身高体型,巴特勒都不是最出色的那一档次。
但他能利用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劣势成为球星,这无不体现他的“球商”。
我们分析一下巴特勒的“聪明”的打球方式,他凭什么从场均3分钟的替补慢慢成长为一支队伍的核心球星。
巴特勒最喜欢的进攻方式是什么?
是打错位。
巴特勒的身高体型在分位中绝对是碾压级别的,直就导致他在面对那些身高、体型、力量或是速度不如他的小后卫时总是能重拳出击,无论是跳投还是突破,都能收获很好的效果。
但是,面对那些强力锋线上时,巴特勒从不乱打,比如对阵快船队的比赛,科怀伦纳德防他22个回合,他一次出手都没有。
当然,不在进攻端出手不代表巴特勒在闲着,防守端及组织方面,巴特勒依旧在勤勤恳恳,也难怪他能和性格恶劣的格林关系不错了。
很多人会说巴特勒的进攻没有巨星那般“无解”,有局限性,这是实话,而且,巴特勒深深知道自己进攻的壁障在哪,所以他不想浪费机会,他知道该如何帮助球队赢球。
事实证明,巴特勒在如何帮助球队赢球方面颇有建树,两届总决赛的核心球星不是白干的。
除去打错位外,巴特勒另一个依赖的进攻手段造杀伤被很多人诟病,很多人质疑巴特勒,认为他有些造犯规的动作换成其他人来用,就进攻犯规了,但他却总能博到罚球,这就很离谱。
大部分人会将此归结为裁判的照顾。
事实上,有这一方面原因,但也不完全是这方面原因,这就体现出巴特勒的“聪明之处”了。
巴特勒非常擅长造犯规,这其实也是一种“天赋”。如果想要连续持久的得到罚球红利,你要做到两点。
第一、你不能以乱造犯规而闻名联盟,比如曾经哈登的拉手与大回环,这都不属于正常造犯规的途径,所以裁判会在季后赛针对。
巴特勒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并不会选择这样的造杀伤,他进攻端鲜少投三分球,更多的是向内冲杀。
因为向禁区冲击更容易制造身体接触,就更容易搏取罚球,与此同时,巴特勒也会观察分析本场比赛的判罚尺度,当对手本就有动作时,再有裁判尺度偏袒的话,他不会吝惜给对手“上一课”的。
看似粗莽但心思细腻,这样的巴特勒自然能得到更多的罚球照顾。
第二、你的肢体动作不能表现的太过于生硬,当然,并不是去“假摔”。
巴特勒非常擅长在对手有犯规动作时,顺势进行刻意引导,用一些明显的肢体动作去向裁判展现自己被犯规了,而裁判往往就吃这一套。
这样利用小动作的罚球一多,巴特勒便被无数人称为了“罚特勒”。
事实上,巴特勒的大部分罚球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这也是裁判也愿意买账的原因之一,要知道,巴特勒也是靠着这招纵横联盟好几年了。
很多人不喜欢巴特勒这种略带刻意的“表演”,认为类似“假摔”,但实际上,这种造犯规方式与“假摔”截然不同,因为给巴特勒大部分的吹罚中,防守人确实有一些动作,只不过,对于其他球员很多时候裁判不会吹罚而已。
事实上,联盟很多球员就是吃了不会“表演”的亏,以至于吃亏都吃习惯了,比如詹姆斯、科怀伦纳德、威斯布鲁克。
即便是联盟内部人员都曾承认,很多时候裁判会因为进攻者的强壮体型而忽视他们在进攻时受到的犯规干扰,尤其是你被犯规时,还没有任何动作表情的时候。
科怀伦纳德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更多的会在事后找裁判表达,但这种要罚球的方式,在裁判看来是在质疑他们,所以这种行为必然会是无用功。
屡屡要哨却被无视,这也是伦纳德在很多时候愈发沉默的原因。
要知道,沉默寡言的事后请求,绝对不如在对手犯规时“表演”一个重要。
所以,从这两点来看,你会发现,巴特勒是一个非常善于利用自己优势的球员,他的信条是赢球第一。
巴特勒的“聪明人设”难破掉。能进攻就狂攻,不能进攻就防守,不能防守就组织,这样的打球方式让他从平平无奇的“二当家乃至三当家”一跃成为了足以被依赖的核心球星。
总能帮助球队赢球,以这样方式打球的巴特勒他的“聪明人设”怎么会轻易被破掉呢?
火箭主教练艾米乌度卡被问及如何面对勇士时,“我认为我们做得好的地方有利于我们在季后赛中获胜,我们拥有NBA最好的防守之一。你必须一开始就展现身体素质和侵略性,做好我们自己。”
防守、上强度、运动能力是这支火箭队青年军的招牌,也是季后赛的优势,但对于巴特勒来说,他会很喜欢这种对抗。
火箭队面对勇士队时,必然要小心巴特勒,否则很容易被“上一课”。
我们期待一下双方的系列赛。
莱利压价提成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