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错步步错?英国航母想上预警机,竟要拆飞行甲板重做弹射器?

完美而慈祥 2025-04-23 16:26:26

【军武次位面】作者:天狼

航母,一直是海权的象征、强国的标志。然而,英国皇家海军却因为当年一念之差,正在为自己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买单。原本寄望于以中等成本实现全球部署能力,如今却陷入“无舰载预警机可用”的尴尬境地。而解决问题的办法,竟然是想要大动干戈,拆掉飞行甲板,重新安装弹射器和拦阻索?

▲“女王”级航母上正在进行垂直起降的F-35B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英国的“女王”级航母采用了STOVL(短距起飞/垂直降落)设计,主要服务于F-35B隐身战机的运作。这种设计看起来便宜、灵活,然而它的最大短板就是无法起降传统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比如美军广泛使用的E-2“鹰眼”。结果,英国只能退而求其次,配备梅林“鸦巢”预警直升机。

但这款“梅林鸦巢”性能远逊于固定翼预警机。其搭载的“搜水2000”雷达本质上是海王直升机上古董设备的升级版,对空探测距离不过100公里,对海目标虽能达300公里,但分辨率和实时态势掌控能力根本无法比肩E-2等主流预警平台。更尴尬的是,全世界能选的舰载预警直升机就那么四款,还多是退役或落后型号,英国既不能进口中俄产品,又买不起美制的“梦幻改型”。

▲英国计划把女王级航母翻新升级

于是,英国想了一招“大棋”:干脆把女王级航母“翻新升级”!不满足于STOVL,他们要把航母改造成具备弹射和拦阻能力的CATOBAR(弹射起飞/阻拦降落)航母!这听起来很燃,但操作起来,却是一场“整容级”大改造——不仅要拆掉大半个飞行甲板,还得改供电系统、增设储能模块、电磁弹射器和多组拦阻索,工程量之大、费用之高,令人生畏。

目前,英国提出的“皇家方舟计划”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先装两条拦阻索,实现基本的固定翼无人机降落能力,成为STOBAR(滑跃起飞/阻拦降落)航母;第二步,升级为完整CATOBAR航母,安装15米、55米或90米电磁弹射器,以起飞不同级别的舰载无人机乃至E-2预警机、F-35C战机。这计划听起来挺美,但预算呢?法国计划给PANG级航母装两条弹射器、三道拦阻索就花了13亿美元,英国的船厂效率加上全新设计,很可能动辄就是20亿美元级别起步。

换句话说,为了当年省下的几亿英镑,现在英国不仅要拆航母甲板、重构舰体,还得忍痛掏钱做全套大修。这一操作,不禁让人联想到那个老掉牙的故事:舍不得买雨伞,最后淋雨生病了还得花大钱去看医生。

▲英国女王级航母升级计划

其实,从技术上说,英国并非毫无选择。他们曾试图通过改造EH-101“梅林”直升机,研发第二代预警直升机,或者引入类似美国“莫哈维”这种可在滑跃甲板起降的固定翼无人预警平台。但问题是:雷达太小,探测能力不足,飞行性能差,续航不够,甚至连着舰都是一场高风险动作。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当初拒绝安装弹射器和拦阻索时埋下的雷。

更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就连印度都在搞STOBAR航母,发展MiG-29K和国产舰载机;土耳其新航母虽无弹射,但也在拼命拉长滑跑道;中国则早已步入电磁弹射时代,福建舰的亮相已代表世界舰载航空的未来。相比之下,英国却沦落到要拆航母飞行甲板,只为装个雷达更强点的飞机,实在令人唏嘘。

▲英国女王级航母

有人或许会问,英国为什么不干脆买几架美国的E-2D“先进鹰眼”?答:不是不想,是带不了。F-35C和E-2D都是为CATOBAR(弹射起飞/阻拦降落)航母设计的,女王级航母压根就不是为这套配置准备的。英国当初一意孤行走STOVL路线,为的就是省钱。但省出来的,今天已经以更高的代价回来了——买F-35B更贵,研发新型直升机成本高,连无人机都用不顺手。

而现在,不光舰载预警机跟不上节奏,英国还要面临F-35B产能不足、未来难以更新换代的双重难题。甚至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对F-35B的长期发展产生疑虑。一旦美方放弃F-35B后续升级,英国女王级航母的舰载机未来连换代都无门,彻底沦为“海上游乐场”。

▲英国的“航母梦”

当年造船省点钱,如今改装费双倍起步;当初图省事不装索,今天要拆半艘船补课。英国海军的这一套“吃老本→省小钱→补大课”的经典操作,堪称海军史上的反面教材。如果英国真的想补齐航母短板,恐怕不止要拆甲板,更得重新规划整个舰载机体系,否则“女王”终将成为空有排水量的“空壳舰”。

一句话总结:英国的“航母梦”的教训告诉我们,在战略装备上,“早投钱”永远比“后悔药”划算。而在强国竞争的赛道上,一步错,真可能步步错。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