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大洗牌!天工夺得冠军,第二名也很强,宇树没有上榜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4-19 21:53:01

“自己的宣传片里咏春拳后空翻啥的很能打的样子,路人视角里全是脑血栓吴老二的造型。”这句话用来形容人形机器人赛场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再贴切不过。

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20多支队伍同台竞技,最终冠亚季军分别被北京天工Ultra、北京松延动力N2机器人、河南卓益得“行者二号”斩获。而此前因高调宣传引发关注的宇树机器人却意外落榜,官方回应称“机器人性能和使用者息息相关”,引发热议。

这场赛事不仅是一场科技秀,更是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试金石”。21.0975公里的赛程,对机器人的续航、运动控制、环境适应性提出了极限挑战。最终,天工Ultra以每小时12公里的爆发速度夺冠,亚军N2机器人凭借小巧体型抗风优势紧随其后,而季军“行者二号”则以轻量化设计(仅28公斤)和6小时超长续航成为“耐力王”。

 

天工Ultra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身高1.8米,搭载一体化关节和低惯量腿部结构,能在复杂地形中实现10公里/小时的稳定奔跑,最高时速达12公里。其设计理念直击行业痛点——传统人形机器人因关节驱动效率低、惯性大,常被诟病“笨重如铁”。天工团队通过优化电机功率密度和动态平衡算法,让机器人既能“跑得快”又能“刹得住”,堪称“人形机器人界的博尔特”。

身高仅1.2米的N2机器人由北京松延动力打造,主打“灵活抗干扰”。其3米/秒的奔跑速度虽不及天工,但在侧风干扰下稳定性显著提升。团队负责人透露,N2的关节采用仿生阻尼设计,能实时感知风力变化并调整步态,“像猫一样轻盈”。这种设计尤其适合未来在仓储、救援等复杂场景中的应用。

来自郑州中原科技城的“行者二号”是全场最大黑马。这款由卓益得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双足机器人,搭载仿生肌腱绳驱系统,模拟人类肌肉发力模式,在减轻30%重量的同时提升关节力量输出,续航长达6小时。其核心技术源于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的“大脑-小脑-本体”架构:上层AI负责路径规划(大脑),中层控制算法调整步态(小脑),底层驱动系统执行动作(本体),三者协同攻克了传统机器人“效率与安全难以兼顾”的难题。

更值得关注的是,“行者二号”背后是河南人工智能产业的崛起。中原科技城通过超算、智算、通算“三算一体”的算力布局,为机器人训练提供强力支撑。卓益得创始人李清都教授表示,实验室下一步将聚焦“多模态大模型+肌腱驱动”技术,计划2025年量产1000台机器人,并推出高仿真人形产品,集成国产DeepSeek大模型进军教育、康养等领域。

赛前呼声颇高的宇树机器人意外未进前三,引发网友调侃“宣传片里打咏春,赛场上变吴老二”。对此,宇树官方回应称“机器人的性能与操作者调试水平强相关”,暗示赛事规则对新人团队不够友好。不过业内人士分析,宇树主打四足机器人,双足技术积累较浅,且其电机驱动方案在长距离能耗上劣势明显,反观前三名均采用仿生肌腱或轻量化设计,技术路线更贴合马拉松需求。

这场比赛暴露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三大趋势:

1.技术路线分化:电机驱动派(如宇树)与仿生肌腱派(如行者二号)正面交锋,后者在能耗和拟人化运动上优势凸显;

2.应用场景细化:天工瞄准工业巡检、N2专注狭小空间作业、“行者二号”拓展服务领域,差异化竞争格局初现;

3.地域集群崛起:北京凭借科研资源包揽冠亚军,河南依托算力基建和产业政策孵化出“黑马”,区域竞争白热化。

有专家表示:“实验室技术到市场产品的转化,比跑半马更难。”这场半马赛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狂欢与焦虑。冠军天工证明了速度可以突破极限,季军“行者二号”则展现了耐力背后的产业野心,或许正如网友戏言:“机器人跑马拉松,拼的不是谁先冲线,而是谁能活到终点。”

1 阅读:1530
评论列表
  • 2025-04-20 19:09

    逃避解决不了事,宇树的管理层这下后悔不?

  • 2025-04-20 11:12

    这样的机器人公司,不是高宣传,而是要对社会公众公布其电池的续航数据。

  • 2025-04-20 08:06

    得提前搞出有攀岩能力的机器人,不然,万一战争来临怎么办?

  • 2025-04-20 18:41

    不明白一个机器人跑,需要三个人陪着,还得用绳子绑着,什么意思,

  • 2025-04-20 19:39

    光说不练假把式[呲牙笑]

  • 2025-04-20 13:31

    建议搞个机器人格斗大赛,分徒手和器械,绝对火爆

    用户18xxx37 回复:
    几十年前就有美国电影这吗演了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简介:一个具有灵魂的作者,网罗科技最前沿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