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云南山美水美人更美,但男子二哥(化名)近日在当地旅游可遇了难。
按理来说,小朋友都知道捡到他人的物品要及时归还,可二哥无人机迫降后,却被一个当地大妈索要高额感谢费,把他的肺都要气炸了。
4月7日傍晚,二哥在一处梯田景区航拍壮丽风光,他操作着一架无人机,镜头扫过层层叠叠的梯田,金黄的夕阳洒在水面上,美不胜收。
正当他沉浸其中时,无人机屏幕突然弹出电量警告,随后信号中断,设备因电量耗尽紧急迫降。
二哥赶紧查看GPS定位,信号消失点显示在附近村庄,他揣着手机,沿着导航步行前往,心里盘算着赶紧找回设备。
走到半路,他远远看到一位大妈手里拿着个东西,走近一看,正是他的无人机,大妈体态偏胖,身穿蓝色针织衫,手上托着无人机,步子迈得稳当,脸上带着几分得意。
她边走边嘀咕着什么,声音洪亮却听不懂,满口方言,二哥上前搭话:“阿婆,这是我的无人机,能还给我吗?”
大妈转过身,眯着眼打量他,嘴角一撇,脚踩着台阶,仔细端详着刚捡来的“宝贝”,嘴里蹦出一串话,旁边一位年轻人帮忙翻译:“她说要感谢费,七八百块。”
二哥愣住了,心想这价格也太离谱,他试着向大妈解释,几十块感谢一下可以,但几百太夸张了。
可大妈不为所动,振振有词地继续问小伙要钱,语气里透着理直气壮,手还轻轻晃着无人机,像在炫耀战利品。
二哥无奈,只能请年轻人再翻译:“我拍视频是想宣传这儿的风景,您这样要价有点不合适吧”,大妈听完,哼了一声,拎着无人机大摇大摆往家走。
二哥跟在后面,边走边劝,还给大妈科普法律知识,好言相劝,说如果不行他就要报警了,大妈还是一言不发径直向自家小院走去。
到了院前,二哥看着门口的架势,一个身穿绿色棒球衫的大爷瞪着二哥,另一个大爷自顾自的抽着水烟,大妈还一个劲的跟两大爷倒苦水。
二哥站在院门口不敢进去,只好拨打报警电话求助,他就待在旁边苦等,心里五味杂陈。
警察还没来,一旁的绿衣服大爷就率先发起了进攻,觉得这东西又不是他们抢的,要一点钱又怎么了,还认为二哥不近人情。
二哥苦笑着回答,他知道大妈不是抢的,可要几百块也太贵了,况且无人机有导航,能找回来,要实在不行就报警了,大爷摆摆手:“没关系,报警就报警吧”,语气里透着几分不屑。
警察很快赶到现场,帽子叔叔立马下车了解情况,二哥说明来龙去脉,强调无人机是自己的,表示愿意给几十元感谢费。
可大妈还是坚持,她捡到的,就要给她钱,要不然就是不还,民警耐心劝,告诉大妈这东西有主,捡到得还,不能随便要价。
可大妈态度强硬,最低也要200元,拉扯半天,而二哥也毫不退让,觉得自己占理,就该一分钱都不出,搞得帽子叔叔也很无奈。
警方介入了好久,才把价格拉到100元,二哥看到对方退了一步,也决定花钱少事付了100元,这样大妈才同意将这个无人机交给小伙。
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从大妈院子的装修可以看出生活并不富裕,但这并不是她讹人的理由,再穷也不能失去做人的善良。
更不要说,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可能会影响当地的旅游业,让更少的人来到这里,很有可能陷入游客减少,居民宰客,再次影响旅游的恶性循环。
视频发出后,网友议论纷纷,有人感叹,捡到东西要几百,太离谱了,感觉有了这个大妈的操作,当地文旅又白干一年,要被外地游客避雷了。
还有不嫌事大的网友跑去当地文旅下面评论,想问一下在当地的习俗是不是捡到东西都算自己的,自己下回也要试试。
云南本地的网友也力挺二哥,说当地的民风特别的淳朴好相处,还是十分友善的,坚决不要让这一颗老鼠屎,害了当地用心烹饪的“好汤”。
小编身边也有类似的经历,一个小孩子捡了朋友的手机,但没想到这个小孩一开口就要3000元的感谢费,这种行为这个小孩和家长只是认为是民事,但其实已经涉嫌违法。
有律师就分析,捡到财物索可以合理收取保管费,但高额“感谢费”可能涉法,若拒不归还价值较高物品,甚至可能构成犯罪,但如果没有各方积极调解,却很难落实。
取回设备后,二哥却高兴不起来,他事后又发评论回应称,就当是100块钱去拍了一段视频,至于后面这里的风景自己懒得拍,也不敢拍了。
他原想用航拍镜头宣传美景,让更多人喜欢并来到这里旅游,却没想到遇上这档子事,真的太让人心寒了!
事件发酵后,当地文旅部门在4月8日回应,已关注此事并介入处理,大家也期待事情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
毕竟旅途中难免有波折,但积极沟通总能找到出路,当地因为美丽的梯田和淳朴的民风而闻名,这次的积极处理很可能把矛盾变成一张闪亮的名片。
云南有壮丽的梯田风光,有热情的乡土人情,更有化解误会的温暖可能,个别波折改变不了它的美好,无论是夕阳下的田野,还是村民间的真诚,都值得用心去体验。
希望最后这个小插曲,能在多方合力下绘制成和谐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