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高血压,很多人都说:哦,这个我懂,吃降压药就OK啦,一种不行,吃两种,再不行吃三种……
然而,还是有很多高血压患者,不管吃什么药都很难控制。
他们的烦恼都很相似:医生,药房都被我搬空了,吃再多降压药也不管用啊!
还有就是手脚麻木,老觉得没劲,手都抬不起来……
体检CT报告说,我肾上腺长了个什么东西,有医生建议我切除掉……
不过,幸运的是,辗转几家医院求医后,这名患者最终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找到病的根源。
原来,他的高血压是因“隐形杀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而引起。
41岁的陈先生受高血压困扰已有2年,服用了各种降压药,但血压控制却不佳,在当地医院CT发现右肾上腺有个1.1厘米的结节,医生建议行右侧肾上腺切除手术,才能彻底根治高血压。
陈先生十分慎重,为了明确病因和治疗效果,他多方咨询后,慕名找到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高血压科郭泉滢主任就诊。
郭泉滢医疗团队接诊后,对患者进行细致的高血压病因筛查,综合肾上腺CT、高血压五项等相关检查结果,发现陈先生“右肾上腺外侧支结节”,经激素测定后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为进一步明确激素分泌来源与结节的关系,制定精确的治疗方案,在充分与陈先生及家属沟通后,医院高血压科郭泉滢医疗团队联合心血管二科特聘专家李春生教授、科室主任代升平组成跨学科团队,多次进行病历讨论后,决定为陈先生开展“双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术(AVS)”。
术中顺利,通过穿刺患者右侧肘正中静脉,沿静脉送入取血导管至患者肾上腺静脉,分别留取双侧肾上腺静脉血液标本,并留取下腔静脉血液标本作为对照分组送检。术后患者经局部止血,静卧4小时后,即可正常活动。
▲红圈所示为AVS各取血点
检测后发现患者陈先生两侧肾上腺分泌醛固酮的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属于“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这一结果表明:陈先生体内过多的醛固酮并非仅仅来自于右侧肾上腺,手术切除右侧肾上腺结节并不能解决陈先生的高血压问题。
随后,高血压科医疗团队为陈先生精准制定了中西医结合降压方案,很快就取得良好疗效,血压越来越平稳,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右侧肾上腺切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
郭泉滢介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在难治性高血压中比例达到17%~23%。原醛症最常见的类型是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醛固酮腺瘤,分别约占60%和30%,前者首选药物治疗,而后者首选手术治疗,因此分型诊断对原醛症高血压的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
但是,原醛症的分型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困难,相关研究表明,仅依据MRI或CT扫描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将导致约38%的原醛症患者误诊误治;国内外原醛症高血压的最新诊疗指南均推荐——肾上腺静脉取血术(AVS)作为原醛症功能分型诊断的金标准,有助于为患者选择更精准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方法。目前,该项技术仅在国内少数大医院开展。
【健康小贴士】哪些高血压患者建议原醛症筛查?
1.高血压2级以上(收缩压 >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联用含利尿剂在内的3种降压药,血压仍未控制( 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联合使用4种及以上降压药。
2.自发性低血钾或使用利尿剂后出现低血钾的高血压患者。
3.发现肾上腺意外瘤的高血压患者。
4.早发性高血压(<20岁)或早发(<40岁)脑血管病变家族史。
5.原醛症患者患有高血压的一级亲属。
6.高血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7.在有经验的高血压中心应对所有初发高血压病人进行原醛症常规筛查(国外原醛指南建议)。
(董晓楠)
我的血压也是降不下来,右肾上腺也有结节,15年0.9,上月CT检测还是0.9。但每天早晚两次四颗降压药,医生多次调整用量,血压仍在100-150之间降不下来,请问你的治疗方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