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费斯汀格法则”,辅导作业,稳定控制情绪

元霜玩转育儿 2025-04-22 10:34:39

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的求助:辅导作业时,怎么能不发脾气?

哎呀,

说起不发脾气,我们好像能想出“10秒停顿法”“先离开生气现场”“深呼吸”等方法。

但这些方法好像只对一些妈妈有用。

另外一些妈妈,面对做作业时的孩子,仍然控制不住想要发脾气。

最主要的是,发完脾气自己很后悔,伤害孩子的同时,妈妈也在默默承受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的煎熬。

这是思维方式在作怪!

01

费斯汀格法则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费斯汀格法则”,

它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身上的事情决定的;

而剩余的90%,则是由我们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和反应的决定的。

这是一种思维的转变。

当辅导孩子作业时,讲了10遍了,孩子还是一脸懵。

这时候,我们正处于情绪的边缘。

妈妈发脾气,孩子哭,作业也写不下去了。时间都用在发泄情绪上了。

不发脾气,自己觉得太憋屈了。反复讲了好多次都听不懂,耐心被耗尽。

这就像两个语种不同的人聊天。

因为语言不通,如果没有外力辅助(比如肢体语言,翻译软件等)别说说10遍了,就是重复百遍、千遍,仍然听不懂。

因此,在给孩子辅导作业时,我们先反思,

[左上]自己的话是重复的,还是有变化?

​[左上]是否符合孩子的认知能力?

​[左上]是否解答了孩子的疑问?

如果我们的讲述,并没有回答到“问题的根本”,那就是无效解答。

就像,人家问你1+1=?我们却回答,今天天气真好啊,你看蓝天白云……就算描述得如同亲临现场,那也是无效的。

因此,辅导孩子要从孩子的问题出发,别沉浸在自己辅导的成就感中。

02

别跟自己过不去

孩子听不懂、放学回家孩子还能记住多少……这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我们可以选择是“情绪爆发”还是“理性应对”。

就是说,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反应,选择应对方式。

当孩子听不懂,想要脾气暴走时,我们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 我发现孩子哪里不懂了吗?

- 我解答孩子的疑惑了吗?

- 我发脾气,能解决问题,还是能让孩子马上会做题?

顶级的情绪家,不是让自己不生气,成为没有情绪的人,而是当自己生气的时候,别跟自己过不去。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孩子不会”击倒的,而是被自己的反应拖下水,走进了死胡同。

这时候,让反应慢半拍,给情绪一个缓冲的过程,情绪不容易失控,自己也不会因为发脾气而后悔。

03

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管理不是靠压抑,而是看清)

当我们生气就发脾气,就成了情绪的奴隶。

我们要掌控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这就要通过看清问题,而选择更好的应对方式。

当我们改变了思维方式,你会发现:

- 看到孩子不会做的题,我们会好奇地问一句:哪里不会呀?

- 反复给孩子讲了3遍,我们主动反思,孩子不会的根源在哪里?

- 尝试了N种方法,孩子还是一脸蒙时,会笑侃一句:你耗尽了妈妈的脑细胞啦!

- 仍然继续尝试多种方法,找出孩子不会的点。(比如让孩子给我们讲题)

这时候,心开阔了,

- 不会因为给孩子讲题,胸口憋着一口气,上不去也下不来。

- 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爆发,给全家带来低气温。

主要的是,我们掌握了“给烦恼自动降温”的方法。

换个角度想,讲不明白题,也没什么大不了,而且会随着孩子年级升高,迟早会遇到。

所以早看清现实,挺好!

当自己看清楚身边90%的事情是因为自己情绪导致后,我们就掌握了幸福的密码~孩子也会越来越优秀!



0 阅读:0

元霜玩转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