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三岁之前都有尿床的经历,相信很多妈妈都经历过“床上一片汪洋,宝贝仍在梦乡”的情景。尿床已不是个例,如果不加以科学的干预,发展成为遗尿对孩子的危害则更大。
很多妈妈反应,孩子总是尿床,去医院检查一切正常,晚上睡觉前少喝水,督促孩子尿完尿再睡觉,只会好一点点,稍稍松懈就历史重现,本来处理一天的工作已经很疲惫,夜里还要照顾孩子这样的问题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要知道,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孩子尿床后,会很小心地留意家人的反应,如果妈妈训斥,会让他产生挫败感,对尿床产生压力。首先,妈妈应该像平常一样平静地照顾孩子起床、穿衣服,耐心地跟孩子一起分担因为尿床带来的诸多麻烦。
其次,妈妈要学会巧妙地化解尿床带来的尴尬,记得以前儿子尿床时,我总是会说:呀,宝贝,你又在被窝里冲浪了,冲浪开心吗?以至于后来有一次孩子又尿床时奶奶开他玩笑说:两岁了还尿床,看你妈妈一会儿打你小屁股。孩子随口即说:我尿床我妈妈才开心呢。
孩子小的时候总是会给我们增添各种各样的麻烦,只要我们乐于解决各种麻烦,其实也是很幸福的,毕竟这都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陪他们慢慢长大。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孩子尿床的事随意讲给别人听,尊重孩子的隐私,有的妈妈可能对孩子尿床不以为然,还会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虽然是无意的,却会让宝宝感觉自卑,甚至对宝宝的心理产生更大的伤害。
孩子尿床确实是让家长头疼的事情,偶尔的一两次还好,但是如果一个礼拜三四次就让不少父母抱怨起来了,难道是我家孩子太笨的原因吗?小儿遗尿其实是一种疾病,如果五岁以上的孩子每周有超过两次尿床而不自知的情况就可以诊断。
其实有一部分是由家族遗传的。所以,懂事的孩子尿床不是故意的,不能够去责怪孩子,还应该去安抚孩子;责怪是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的,还可能导致孩子自卑自责。另外,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减轻尿床。
大多数孩子到一岁半以后,白天就不会再尿裤子了,两岁半晚上就不会尿床了,如果孩子到了三四岁以后,还是不能自主的在夜间漏尿就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了,如果排除器质性病理因素,很可能和孩子感统失调有关。
让孩子明白,尿床并不是他的过错,只要排除器质性的病理因素,尿床也许只是孩子感统失调的一个方面,只要科学地干预,给孩子做足量的训练,也许就会和“床上一片汪洋”的日子说再见了。尿床真的不是孩子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