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网痛骂的“花700元去爬泰山”事件:炸出了多少“穷孩式”教育!

彭秋润闲聊 2023-03-26 16:26:23

前几天,有网友在网上发了这样的一则帖子,引起了全网痛骂,炸出了多少“爹味”教育?

女孩表示,她打算周六去爬泰山,不料想,被父亲发来的一串信息给整emo了。

因为爬泰山的那几天,不是学校的放假时间,离校门需经过家长的同意,才可以出校门。

然后,女孩就跟父亲提了这件事,让父亲直接跟辅导员同意就行了。

在这之前,女孩也没有打算找父亲要钱,而是用一点点攒下来的生活费去爬山。

结果,父亲就火气冲冲地给她发来了一大连串的信息。

父亲愤怒地表示:

“去爬个泰山只需要花700元就够了?你有没有问过别人呢?你都有算过什么经济成本吗?这些你都算了吗?”

女孩不以为然地回答:

“当然可以啊,为什么你会觉得不可能呢”

而且,就两天时间,除了爬山、吃饭、交通费用这些,其他都没有了,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啊!”

父亲听到女儿说只需要700块就能去爬泰山,顿时觉得女儿的想法未免太幼稚了,都把事情想得太美好了。

紧接着,女孩继续耐心地和父亲解释,她不是一个人去,而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去,700块真的足够了。

这个世界很美好,她想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本以为和父亲解释后,父亲会认可,毕竟几个人一起去总比一个人去要好太多,还省钱。

谁知,父亲又爹味十足的来这样的一句话:

你最好算一下,这次结伴出行对你以后人生的社会成本,和你一起的同学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和他们出去玩了回来以后对你血液造成的后果。

你要知道,一个有脑子的人,对未来都是有计划,做任何事之前都会经过慎重考虑的,而不是一时起兴!

看到父亲突然又扯到未来的社会成本、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女孩越看越觉得无奈,但还是耐心地继续回答:

“出去玩不就是为了开心吗,不就是为了看新风景了解风土人情吗,哪有什么家庭地位,社会地位啊”

当然,父亲为了不让女儿花钱去爬泰山,为了扼杀女儿想去爬山的念头,继续把话说的严重一些:

“你已经读大学了,你要知道,大学是最考验人生的社会能力。你的这些同学,都有了社会地位,你的每一次行动都会影响到他们的价值”

说完这句话后,父亲又扯到了同学之间的攀比。

因为他认为,女儿这次去爬山,就是为了攀比心而去的。

听到这里,女孩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不理解,她只是单纯地想和同学去爬个山,看看祖国的美好风景罢了,跟攀比心有什么关系呢?

是啊,只是去爬个泰山,想见一见祖国的美好风景罢了,这都能被父亲扯到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以及血液...

真的是,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满满的窒息感。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嘲讽道:

“这有什么不明白的,“老子辛辛苦苦挣钱供你读书就不错了,还想浪费老子的钱出去玩?”就是这意思,也难为他说了这么多自以为有道理其实爹味十足的话来阻止”

“我觉得他爸应该去看看病,爬泰山就是攀比了,赶紧屏蔽他。”

记得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哭穷”的父母,就像沉默的“暴君”——他们不会大吼大叫或故作姿态,但是他们的行为会使我们受伤、困惑和愤怒。

就好比,文中的父亲向女儿抱怨:

“家里没钱,你能有现在的生活不容易,供你读书、养你长大也不容易;

你不应该去我没去过的地方享受开阔眼界,你应该崇拜并在心里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供养我,而不应该去外面见识我没见识过的东西!”

所以,物质的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时刻把贫穷渗透到孩子的思想,让孩子背上不符合年龄的心里负担。

曾在某真人秀节目中,也看到过相关的事件。

节目中,赵女士和丈夫因一个月该给孩子多少的生活费产生了冲突,在私底下无法解决,不得不上节目来寻求解决方案。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赵女士的女儿上大一了,她的丈夫一个月只给女儿生活费500元,多一分都不给。

丈夫认为,女儿高中一个月也才200块左右,现在大一了,在基础上多加了三百块,省一省就够了。

每一次他打钱给女儿了,都会来这样的一句话:“够不够花啊,到时候不够你再找我要,五百块也不少。”

爸爸虽然每次都在提醒她,生活费不够花再找他要,但他的字里行间都透漏着:

“500块不少,你尽量省一省,别一花完了就来找父母要。”

所以,女儿也只好回答:“够了。”

但父亲不知道的是,500块的生活费,对于大学生来讲,只能叫生存,不是生活。

女儿把父亲的这个行为告诉赵女士(母亲)后,赵女士都会悄悄再补贴500元生活。

那么,女儿之所以不敢跟父亲直接表态生活费不够花,更多的是害怕父亲生气,所以只能和妈妈告状。

于是赵女士向主持人表示:

“女儿在新郑上大学,学的专业是和播音主持差不多的,开销比较大一点。

比如化个妆,出去吃个饭、买个新衣服都要花钱,一千块的生活费还能做什么呢?”

主持人一听,也觉得500块的生活费还是过于太少,哪怕是一千也勉勉强强:

“一个月50块电话费,一日三餐30块,在学校是最低标准;

还有坐个地铁、公交车,多一点点多余的和抗风险的什么都没有,零活动、零社交,想买个新衣服,东西坏了需要换,都做不了。”

赵女士很赞同主持人的说法,认为丈夫的思想还保留在20多年前,经济条件比较困难那会。

但丈夫听了之后,却不以为然,觉得女儿也没和他提过生活费不够用,不就等于五百块够花一个月吗?

面对如此抠门的父亲,女儿又岂敢抱怨生活费不够花呢?

其实,能理解父亲苦了大半辈子,在金钱上已经抠门习惯了,认为对孩子抠门,是能够给孩子提供磨练“学会节约”的最佳方式。

可是这样“抠门”思想的灌输,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的伤害,还会让孩子变得非常自卑。

前阵子,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个热门话题:

“父母抠门,孩子会自卑吗?”

其中,评论区有一个高赞回答道:

“会,会让孩子自卑到骨子里。”

其实,现在自卑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大多数都源于父母的“哭穷”式教育。

在知乎上看过这样的一则故事:

博主“无名小卒”表示,他在九岁左右,父亲经常待他去吃肯德基,但每一次都会爹味十足的说:

“儿子,你看爸爸对你多好啊,每次都带你来吃这么贵的汉堡,我自己都舍不得吃一个,等你以后长大了,有能力了,可要好好报答我!”

刚开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博主会以为爸爸是想让他明白父母赚钱不易,长大了一定要懂得孝顺父母。

可当这句话听多了,博主才渐渐意识到这句话不单单只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

“你看,爸妈为了养活你,工作多么辛苦啊,连吃都不舍得吃,花都不舍得花,都给你了。”

似乎他们的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也让他是内心积压了很多负面情绪,和负罪感。

还有他的母亲,有一次,他告诉母亲想吃草莓夹心的饼干。

母亲一看到一包要花10块钱,不但不给他买,还反过来责怪他不懂事,就知道浪费父母的钱。

还有,他父亲为了鼓励他好好努力读书,中考结束后,会给他买一个手机,结果,中考结束了,父亲再也没提过一句话;

初三那年,他有幸接触到了某某乐队,想努力学吉他加入这个乐队,跟父母提出要能不能给他买个两千块左右的电吉他?

当时,父亲同意了。

后面,他爷爷生病住院了,他去看望爷爷,父亲就突然站起来大骂道:

“你看,你爷爷住院花了我30万,你还有脸要求我给你买东西?”

然后,他也放弃了进这个乐队的念头。

如今,好多年过去了,他看着这个乐队发展得越来越好了,顿时有股说不上的遗憾。

后来,他父亲做生意破产了,一下欠了七十万债,家里的房子也都抵押了。

所以,他就在想,如果当初父母舍得把钱花在他身上,给他买吉他、买手机、买电脑,会不会现在的人生就不一样了?

现在的他,只要买东西贵一点就会有负罪感,甚至还会觉得自己配不上,不值得拥有这么好的。

父母过度的“穷养”,无异于摧毁孩子的格局,未来注定难有所成。

孩子的格局,未来,人生,就是被父母的穷养教育毁掉的。

也许,有人会这样提问:

“不给孩子哭穷,孩子就容易花钱大手大脚的,难道这样做的不对吗?”

当然,我们不鼓励宠溺孩子,更不主张打肿脸充胖子式“富养”。

但,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白:

“穷养”和“富养”是两回事。

“穷养”是从精神上锻炼孩子坚毅、不贪图钱财的品格,从精神上充实、丰富自己,从而获得自信。

“富养”不是一味地通过各种方式给孩子昂贵的物品,满足他们的所有欲求。

所谓的穷、富,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衡量。从小给予孩子充足的爱,让孩子内心丰盈,而不是产生自卑心理。

请相信,被精神富养长大的小孩,即便生存在贫穷之境,也不会被这个世界轻易打倒。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2 阅读:2805
评论列表
  • 2023-03-27 07:45

    不是每个人的银行卡里都有九位数!也不是每个人的父母都是局长科长,很多人的父母是在地里靠体力劳动种庄稼或者在几千里之外的工厂里打工!孩子要学会珍爱生活和体谅父母量力而行!700块钱不多,但很多父母都要在辛苦一个礼拜才能挣到

    用户16xxx05 回复:
    作为父母,可以直接对孩子说,希望她节约不要浪费。没必要找出那么多大道理来,搞得好像自己是人生导师一样
  • 2023-03-27 06:38

    父母的贫穷教育虽说有局限性有副作用 但你也知道自己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了 社交游玩的钱 哪怕有很少的一部分是你自己努力挣到的 或许更有说服力和意义

  • 2023-03-27 10:01

    看了一下文章,通篇都是在说父母为什么不能满足小孩子的欲望,那么,说出这些话的人,你满足父母的欲望了吗?至于说什么自卑,花钱买东西觉得自己不配的,怕是还在花着父母的钱吧?我花父母的钱去享受我也会有负罪感,因为他们确实没有享受过,因为他们的钱确认是血汗钱啊。但是我自己赚的钱就无所谓了。吃喝玩乐又有啥呢?爽就完事

    用户18xxx47 回复: 用户41xxx14
    就是给惯的毛病小时候打得少[好生气]
    用户41xxx14 回复:
    现在的人,明明自己得到的教育资源更多更好,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却要求大字不识几个的父母要像圣贤一样,还得是处处符合自己心意的那种,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配不配?
  • 2023-03-27 10:29

    我的想法是:我就生一个孩子,尽量满足他的需求,以后如果能挣到钱也是他的,我选择把他带来这个世界,就不能亏待他,但一切都有度,一定要把握好哪个度,把握好度的前提就是不哭穷[呲牙笑]

  • 2023-03-27 08:28

    有这样的父母,真是倒霉啊,说了一些自以为的大道理,实则狗屁不通

    天浪 回复:
    有你,你父母不倒霉吗?
  • 2023-03-28 17:15

    教育孩子方式很重要。想教育孩子节约,不要浪费,哭穷恰恰是最低端,也是最恶心的做法,是父母利用自轻自贱的方式逼迫孩子承认,自己家不如其他人家,自己生来就低人一等。这种教育方式只会培养出一个性格自卑的孩子。

  • 2023-03-27 09:14

    18岁知道成年是什么意思吗?

  • A董 3
    2023-03-27 04:58

    三十岁,平均工资五千五,没房贷。如果养个学生能有存款去玩么

  • feel 1
    2023-03-27 10:38

    这个当爹的奇葩,别上纲上线,一棍子打死一堆人

  • 2023-03-27 07:02

    听君一席话如听君一席话

  • 2023-03-28 01:01

    小时候没有零花钱,压岁钱自然是要上交的,刷纸,打表链,装苗袋,挣的钱父母要代为保管的。兜里是一分零花钱都没有的。跟其他小伙伴一起,看他们买零食,买玩具,打游戏,除了羡慕,就剩下深入骨髓自卑了,一次,两次,三次,你就觉得自己跟小伙伴们格格不入,他们也不跟你一起玩了,可兜里真的没有一分的零花钱呀!这种滋味,一刻都不想再体会了,这种滋味,一辈子也忘不了了

  • 2023-03-27 07:26

    电视节目吧

  • 2023-03-27 13:38

    穷就别生,生了也养不起

    Jiraiya 回复:
    什么叫穷什么叫富,永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