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时间过去,富士康美国工厂还是一片荒凉,1.3万就业岗位成空谈

小娱侃圈叭 2025-04-19 03:59:20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小娱侃圈

前言

2017年7月,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东厅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闻发布会,

而站在他身边的,是台湾鸿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

两人共同宣告了一则震惊全球的消息:

富士康将投资百亿美元于威斯康星州,建造一座全球最为先进的10.5代液晶面板工厂。

时任总统的特朗普极其重视这个“百亿投资助力MAGA梦”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甚至亲自出席,将开工仪式的规格提升至“总统级”。

彼时,特朗普正试图通过“制造业回流”重塑美国经济,

而郭台铭则希望通过这一项目打开美国市场,同时迎合特朗普的政策需求。

臭味相投的双方一拍即合,威斯康星州政府更是慷慨解囊,提供了高达40亿美元的补贴,

包括28.5亿美元的税收减免和7.64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拨款。

政治与资本的狂欢让所有人相信,锈带州的工业废墟即将被镀上复兴的荣光。

“百亿园区”仍是荒凉废墟

只不过数年过去,看似双赢的合作,最终却是一地鸡毛。

尽管美国给富士康从土地到政策到税收,各个方面都大开绿灯,

但是威斯康星工厂的建设速度却十分不理想。

迄今为止七年有余,这个按照当时的估算为每个承诺创造的岗位支付了23万美元的“奇迹”却经历了极致缩水。

2024年,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威斯康星州的富士康工厂区大片土地依然杂草丛生,

原计划3000英亩的园区仅建成了几栋仓库和一座象征性的玻璃穹顶建筑。

这片被戏称为"特朗普眼泪池"的土地上,主干道长期封锁、

被称为“烂尾大球”的建筑没有实际生产功能。

没有园区,更没有工人。

郭台铭与特朗普二人曾经达成的1.3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和数万间接岗位也几乎成了空谈。

2024年4月,拜登视察这片土地时,怒斥该项目为“一场骗局”,

并宣布微软将在此投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标志着富士康超级工厂在威斯康星州的彻底终结。

从液晶面板的幻影到AI数据中心的现实,这片土地最终成为全球化退潮时代最刺眼的注脚。

“百亿投资”失败的必然

富士康威斯康星州工厂的失败,不仅是郭台铭与特朗普的一场“豪赌”失利,更是美国制造业困境的缩影。

美国政府一直打着“重振美国制造业”的算盘,图谋以此解决逐年攀升的失业率。

然而,他们却忽视了美国制造业的外流是全球分工的结果,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通过无休止的提高关税,或者进行“速成式”招商,无疑忽视了产业链重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毕竟制造业回流需要货币弱势、工资竞争力和全球市场准入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现如今的美国却并不具备以上任何一条优势。

美国制造业外流几十年,“发达国家”的名号下掩藏着平均小时工资是新兴市场的6-8倍现实,根本不具备能让制造企业充分盈利的土壤。

不仅如此,由于美国本土的产业链已严重碎片化,如电子组装等制造业的诸多关键零部件目前主要依赖亚洲供应,至于熟练组装这些配件的技术工人,更是招聘无门。

譬如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晶圆厂,由于缺乏配套供应商与熟练劳动力,目前每月产能仅有生产2万至3万片,代工价格却上调了30%。

毕竟制造业的全球分工是基于各国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形成的。

强行破坏这种分工,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即便美国政府设置高额关税,出于对政策不确定性带来风险,以及诸如生产成本增加与工人招募难的因素,实在没有多少工厂能真的下定决心“回归美国”。

从“制造业大王”到低调退场

作为“百亿投资一场空”的第二主人翁,曾宣称“富士康给大陆上饭吃”的郭台铭,日子过得也算不上多为顺畅。

之前叫嚣着“退出中国”,一心想转移生产基地,但一直进展的不怎么顺利,美国基地的建设失利又让其饱受饱受质疑。

然而富士康在美国的失败并没有让郭台铭停下脚步,当年春风得意的他不停地尝试“全球布局”,试图在诸如越南、印度等人口大国复刻在中国“血汗工厂”的成功模式。

只不过无论是越南、印度还是美国,富士康的扩张都屡屡碰壁。

最终,当昔日的"美国梦"化作锈蚀的钢筋森林,这位台湾商业枭雄却已转身投入新的战场——他将富士康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则投向了政治领域。

2023年,郭台铭宣布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并试图整合蓝白阵营的力量,以对抗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

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政治抱负,试图通过团结主流民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郭台铭的政治之路并不平坦。

他在国民党内部面临诸多质疑,特别是与国民党候选人侯友宜和民众党候选人柯文哲之间的关系也充满变数。

2023年,他宣布退出台湾地区政治舞台,重新将自身的更多精力放在富士康的全球化布局上。

可以说,尽管郭台铭的盘算很好,但变幻的局势最终让他的“运筹帷幄”成了一场空谈笑话。

最终,郭台铭和他的“世界级代工厂”富士康还是逃不脱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逐渐褪去起“制造业帝国”光环的命运。

数年过去,如今的郭台铭正在随着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结语

从"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豪赌到"威斯康星州最昂贵的失败",这场百亿落空的投资是特朗普“制造业回流”政策的一次惨败。

郭台铭撕碎了特朗普的政治遗产,用7年时间写下了全球化退潮时代最残酷的寓言——资本的游戏永无止境,比较优势不可违背,产业链的完整性才是制造业的真正根基。

只不过,当政治与资本在锈蚀的钢筋上共舞时,真正被撕裂的,永远是那些等待就业的双手、那些空荡的厂房,以及那些被承诺灼伤的美国梦。

0 阅读:52
评论列表
  • 2025-04-19 17:56

    希望台积电美国也是这个下场

  • 2025-04-19 07:42

    郭就是只香蕉犬,明明是靠大陆市场红利人工红利赚得盆满钵满却还能恬不知耻的说给大陆赏饭吃

小娱侃圈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