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点外卖的年轻人,一进厨房就出不来了

新周刊 2025-04-24 17:20:55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迎来55周年,今年的主题是“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呼吁全地球人凝聚力量,加速能源转型。

这一目标看似宏大,实则正通过无数的微小个体落地生根,比如年轻人走进厨房,将做饭变成一场可持续生活的试验。

DT商业观察[1]一项调查显示,如今接近半数的年轻人每周都会下几次厨房,超过一成的人天天下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更倾向于自己做饭,每周下厨的比例分别是48.25%和55.7%。

下厨房做饭不再是一件耗时耗力、油烟混杂的家务劳动,年轻人可以从中追求健康饮食,摆脱外卖的单调性,还能尽情享受烹饪的乐趣。闲暇之余,厨房又成了好友来家聚会或者家庭团圆、享受温馨时刻的重要精神空间。

闲暇之余,厨房成了年轻人享受温馨时刻的重要精神空间。(图/图虫创意)

年轻人对“自己做饭”的定义也与上一辈人不同。在父母眼中,烹炒煎炸样样精通才叫“自己做饭”。而对于一些初入厨房的年轻人来说,会做一些简单小炒、烹饪一些预制菜或半成品菜,也算“自己做饭”。[2]

做饭的流程简化了,但厨房的功能和意义却更加丰富。这个曾经被老一辈视为“烟火气”最浓的小天地,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正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轻人进厨房,

不再只是简单做饭

年轻人下厨房做饭,同样看重厨房环境的健康与环保。油烟、噪音、能源消耗等问题,成为了他们首要的关注重点。

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发布的《未来家:中式健康厨房进化白皮书》,烹饪过程中的油烟问题不仅侵蚀着厨房的清洁与美观,更成为威胁家庭成员健康的隐形杀手[3]。出于对自身和家人健康负责的想法,也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年轻人都希望厨房是一个少油烟、低噪音的领地。

年轻人希望厨房是一个少油烟、低噪音的领地。

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厨房高品质生活趋势报告》[4]则显示,超七成消费者更青睐环保厨电。因此,高效助力家庭节能减排,实现产品功能和环境全效之间的平衡,已成为未来厨电发展的潮流。年轻人希望通过选择节能、低碳的厨具产品,实践绿色环保理念,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水,作为厨房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同样是年轻人新的关注焦点。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洗碗机和家用净水器的市场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18%和6.2%。这一数据充分证明,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重视食材、水、餐具的清洁健康,我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洗菜做饭”,转而追求在用水、饮水等一系列过程中的绿色、健康保障。

方太集成净饮中心。

时间和效率也很重要,我们可以花很长时间做一顿美味佳肴,却不希望在备菜、洗碗、清理厨房上浪费太多时间。

智能洗碗机、多功能烤箱、全自动滚筒式炒菜机……各种智能厨居设备正在成为厨房里的标配,不仅大大减少了年轻人做饭的时间,还极大地提升了厨房的使用体验,令厨房不再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所,而是能够轻装上阵、高效运作的生活空间。

更进一步,在年轻人眼中,厨房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烹饪场所,更是一个兼具社交、休闲和收纳等功能的复合空间。

人们更希望厨房是一个兼具社交、休闲和收纳等功能的复合空间。

《家庭新中心:中国厨居发展趋势报告(2024)》[5]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敞开式和开放式厨房是未来厨房空间的装修趋势。开放式厨房不仅能让家庭空间显得更加宽敞明亮,更有设计感,还能增进家人、朋友之间的互动。年轻人可以和亲朋好友一起下厨、分享美食,还能在厨房中举办小型聚会,令厨房成为了仅次于客厅的家庭社交重地。

从健康环保到智能便捷、社交互动,随着年轻人需求的升级,厨房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展。这种需求场景丰富的背后,实际上是我们对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追求——通过选择节能环保的厨电产品,减少环境的负担;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升级,提升生活的效率;通过多功能的设计,让厨房更集成地发挥功能,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烹饪环境。

对厨房的可持续性的需求,不仅仅显示了年轻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更是他们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思考。在这个庞杂、快节奏的时代,年轻人希望在厨房这片空间找到一种平衡,在享受生活“小确幸”的同时,承担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为地球的绿色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年轻人希望通过厨房,在享受生活“小确幸”的同时,承担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在厨房的点滴细节中,

走向绿色和幸福

中国人做饭离不开烹炒煎炸,很容易制造大量油烟,而油烟中又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不仅会弄脏厨房,还会危害皮肤、呼吸系统、心血管健康。而近年来开放式厨房的流行,使得彻底解决油烟问题显得更加迫切。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当天,方太集团发布了自己的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6],展现其在构筑当代厨房新范式、守护地球绿色低碳等多方面的成果。

作为中国油烟机代表性企业,方太敏锐地捕捉到了消费者对解决下厨油烟问题这一显性需求。其研发团队历时3年时间,爆炒近1000斤辣椒,潜心研究吸油烟技术,不再仅仅追求单一的量化指标,而是将“不跑烟”这样的非量化指标作为开发目标,力求以优秀的吸油烟效果,保护着每一位用户的美丽和健康。

从关注参数到重视用户体验,方太油烟机做到了真正的“油烟不过脸”,让烹饪更加清新舒适,不仅保护了厨房的卫生、用户的健康,也给了开放式厨房一个更加清晰可见的未来。

方太集成烹饪中心X1S。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样是现代厨房的重要课题。尤其对于厨艺不精的年轻人来说,洗菜、洗碗时的水量控制不当,可能会让下厨过程变得繁琐,降低他们的烹饪热情。

方太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隐藏的问题。通过自主革新,方太洗碗机彻底颠覆拥有170年历史的传统“纯水洗”技术,通过释放高密度空气泡,产生爆破式清洁力,强力剥蚀中式重油污及果蔬农残,不仅为现代中国厨房提供了更专业、更彻底的油污清洁方案,还能通过精准的水量控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据《方太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2024)》显示,方太洗碗机已经实现累计节水约267亿升,可满足一个人口超2000万城市居民约两年的饮水需求。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北京市居民自来水第一阶段水价为5元/立方米,267亿升水可以至少为这座城市省下约1.335亿水费。

这种高效、环保又可量化的厨居体验,促进了年轻人对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贯彻。

年轻人享受方太提供的高效、环保又可量化的厨居体验。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碳排放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年轻人对碳排放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但在实际的厨房场景中,如何实现低碳生活,又是一件容易被忽略,或者说理论跟实践常常脱节的事情。

方太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目标(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争取在2030 年达到峰值,并于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参与厨房电器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方法编制,不断提升产品能效,加强循环利用,将碳减排理念融入各种厨居产品之中。

根据《方太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2024)》[6],2023年、2024年这两年,方太油烟机实现年平均减排油烟约5万吨、年平均减碳约100万吨。根据欧洲环境署(EEA)估算,树木生长期前20年,每年可吸收22公斤二氧化碳[6],也就是说,方太油烟机每年的减碳量相当于种下约4545万棵树。

同时,方太灶具每年节省了约7亿立方米天然气。据《中国能源》杂志调研显示,采暖季北方农村地区“煤改气”居民户均用气量约为1200~1500立方米[7],那么7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解决46.7万-58.3万户农村家庭一整个采暖季的用气需求。

方太母婴级净水机则实现累计产出约8亿升鲜活矿物好水,相当于减少了14亿个塑料水瓶产生的25739吨塑料。

方太母婴级净水机。

从方太油烟机到节能灶具,再到母婴级净水机,方太深耕“空气、水、烹饪”三大技术,默默地帮助消费者减少碳排放,净享环保生活方式。

当然,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下厨的最大障碍并非油烟、节水或碳排放,而是“嫌麻烦”。备菜、洗碗、打扫厨房……这些琐碎、脏污的工作常常把我们隔绝在厨房之外。

方太的种种产品创新研发和智能化升级,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比如,智能升降油烟机将油烟机一举带入“无人驾驶”时代;洗碗机为现代厨房提供了更专业、更低碳、更彻底的清洁方案……可持续的绿色消费,并非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它就藏在厨房的每一处细节中。方太用美善创新将这些细节点亮升级、串联起来,构筑起一个既能满足味蕾,又能呵护健康、保护环境的“新式厨房”。年轻人在充满科技感和幸福感的“新式厨房”中,哪怕简单烹饪、一人用餐,也会别有风味。

方太开放式厨房。

方太的追求远不止于此。它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仅是为了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满足他们绿色低碳的使用需求,更是为了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厨居和生活环境,增强每个家庭的幸福感。正如方太所坚守的企业使命——“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它的每一步探索与创新,都在为未来铺路。

方太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不仅体现了其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更彰显了其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通过技术、服务等全方位创新,方太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真正实现了“以科技赋能美好生活,以责任引领行业未来”的使命。这是方太与用户的双向奔赴,也体现了企业对社会的大爱。

参考资料

[1]《青年做饭行为报告:下厨可以,洗碗不行》DT商业观察

[2]《为什么越来越多95后开始下厨房?》娄晓晶 .界面新闻

[3]《未来家:中式健康厨房进化白皮书》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4]《方太联合社科院发布中国厨房高品质生活趋势报告,洞悉未来厨房消费需求》Forbes China

[5]《家庭新中心:中国厨居发展趋势报告(2024)》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方太集团

[6]《方太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2024)》方太集团

[7]《重视建筑节能改造,推进我国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可持续发展》付毕安.中国能源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