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4月21日,原计划交付给中国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飞机自中国返航退回美国,这已是贸易战升级后第二架被退回的波音飞机。这一事件犹如投入中美关系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而特朗普政府后续一系列动作,更凸显出其在对抗中方道路上的激进。
波音公司,作为美国制造业的一张重要名片,长期以来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过往多年间,大量波音飞机翱翔在中国蓝天,成为中美民航领域合作的象征。但近年来,波音公司遭遇诸多波折。先是波音737MAX系列飞机因安全事故在全球范围内停飞,中国也果断停飞相关机型,这一事件严重影响了波音飞机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待波音737MAX系列逐步满足适航要求准备复飞时,特朗普政府推行的贸易政策又给波音与中国的合作带来新阻碍。
波音飞机(资料图)
自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这一举措直接冲击了波音飞机出口中国的商业逻辑。关税飙升使得波音飞机在中国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中国航空公司采购成本剧增。知情人士透露,因美方关税上调至145%,且波音飞机制造运输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众多中国航空公司难以承受采购价格,不得不搁置新订单。在此情形下,已有两架波音飞机被退回,对波音公司而言,中国这个庞大市场正从其手中悄然溜走。波音公司股价也因此受到冲击出现下滑,其背后是庞大的产业链及众多就业岗位面临风险。
特朗普政府一系列贸易政策,看似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实则对波音这类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美国企业伤害巨大。以“对等关税”为例,其旨在减少美国贸易逆差,纠正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单边主义政策打破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固有平衡。波音公司作为全球化深度参与的企业,其飞机制造需全球采购零部件,关税增加不仅提高生产成本,还使交付周期变得不稳定。中国作为波音重要市场,市场份额丢失意味着波音产能过剩风险加剧,未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特朗普政府推动下,波音公司沦为贸易战“炮灰”,承受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特朗普(资料图)
在波音飞机被退回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之际,特朗普政府突然调转“枪口”,又有新动作。特朗普团队正在起草一项行政令,计划“囤积”太平洋海底金属资源。其意图在于,通过掌控这些海底金属资源,对抗中国在电池金属和稀土供应链的主导地位。特朗普政府认为,中国在电池金属和稀土领域的优势,对美国相关产业发展构成威胁,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未来战略产业方面。通过在太平洋海底开采并囤积金属资源,美国试图在相关产业链上游建立优势,削弱中国影响力。
不过,特朗普这一深海囤矿计划面临诸多争议与阻碍。从法律层面看,国际社会对海洋资源开发有明确规则,美国尚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国际水域采矿缺乏话语权。众多国家对美国单方面开发海洋资源的行为表示反对,认为这破坏了海洋资源开发的公平性与合法性。而且,深海采矿技术复杂,成本高昂,目前技术条件下,大规模开采存在技术瓶颈和经济可行性问题。即使美国强行推进,也可能面临投入巨大但产出有限的局面。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也对特朗普这一计划暗讽,指出其不切实际性。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对抗性举措,中国有足够底气应对。在贸易领域,中国拥有庞大国内市场,是众多美国企业难以割舍的重要市场,波音飞机被退回就是中国市场影响力的体现。在资源领域,中国在电池金属和稀土供应链的优势,是长期产业积累与合理开发的结果,并非美国短期内能轻易撼动。中国在相关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产业链布局。同时,中国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资源合作,拓宽资源获取渠道。
随着事件发展,未来中美贸易关系走向充满不确定性。波音飞机退回事件及特朗普深海囤矿计划,只是中美博弈的一个缩影。美国政府一些非理性贸易政策,既损害美国企业利益,也冲击全球贸易秩序。而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后续中美双方如何在贸易、资源等领域进行博弈与合作,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与相关产业发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