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可您见过赚了钱反倒闹出事的吗?在咱们这老城区,有这么一对夫妻苦熬十年开了间餐馆,生意刚红火半年就闹出大动静。那天凌晨进货的丈夫突然回家,看见楼上包厢的灯光不对劲...这年头过日子啊,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能共苦的夫妻,未必能同甘。

这事得从十年前说起。当时李建军跟媳妇王红霞推着三轮车在夜市卖炒饭,整宿熬得眼通红。寒冬腊月里,王红霞手上冻疮烂得流脓,照样攥着锅铲翻腾。两口子连租带借凑了八万块盘下这间店面时,房梁上还挂着蜘蛛网。
最难的还是刚开业那三年。后厨就巴掌大的地儿,两口子吃住都在店里。李建军每天凌晨三点去菜场砍价进货,王红霞就蜷在米袋堆里糊弄几小时。有回台风天暴雨倒灌,俩人泡在及膝深的水里捞泡烂的土豆,王红霞边哭边骂:"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转机出现在前年冬天。抖音上有个探店博主来吃霸王餐,谁承想录的视频一夜爆火。店里那口祖传麻辣烫汤底成了网红款,乌泱泱的食客能从晌午排到打烊。玻璃橱窗上"夫妻老店"的招牌底下,悄悄添了金灿灿的"网红打卡店"贴纸。

生意火了人却离心了。原先王红霞忙得脚不沾地,如今雇了三个服务员加两个帮厨。她闲来无事跟着隔壁美容院老板娘学化妆,眼线越描越黑,貂皮大衣往身上一套,倒真有了几分老板娘派头。李建军还是老样子,起早贪黑往邻省跑货源,裤脚上总沾着油点子。
变故是从那个温州来的张老板开始的。这人开辆锃亮的奔驰天天来谈加盟,张口就是要在长三角开三十家分店。王红霞眼睛发亮地往人家名片盒里瞄,回头就把二楼的储物间改成洽谈室。打那以后,只要楼下车水马龙声响起,张老板的奔驰准停在对面停车位。
后厨刘婶看得真真儿的。有回听见楼上传来小调声,她装作擦楼梯偷瞄了一眼——王红霞新烫的波浪卷随着音乐直颤悠,张老板跷着二郎腿往合约上指指点点,俩人的胳膊肘都快挨一块了。更蹊跷的是上周二,李明明看好的货车突然涨价,害得他只能凌晨赶去邻市找货源。

就那天,命运来了个急转弯。李建军本该在三百公里外的汽修厂过夜,谁料高速口碰上连环追尾封路。他方向盘一打就往家赶,想着正好给媳妇个惊喜。车拐进街口时瞥见二楼窗帘缝透出红光,心里咯噔一下——那间洽谈室的吸顶灯分明早坏了半个月。
钥匙插进卷帘门锁时直打滑,李建军抬脚就把送菜的侧门踹开了。厨房灶台上摆着前天剩的半碗麻辣烫,红油凝成厚厚一层。他抄起剁骨刀又放下,摸了根擀面杖就往上冲。隔老远听见王红霞的笑声:"张总您可真幽默..."
门板撞在墙上的动静吓飞了屋顶的鸽子。屋里俩人像刚出锅的虾似的蹦起来,张老板的鳄鱼皮带还松着半截。王红霞新涂的指甲油抹花了真丝睡衣,茶几上摆着开封的红酒和两份加盟合同,其中一份签名栏里赫然有李建军的字迹。

"兄弟你听我说..."张老板把合同往身后藏,"咱这是双赢的买卖。"李建军忽然想起上周媳妇非让他练签名,说以后合同多了要速签。他喉咙里泛起麻辣汤底的苦味,抄起红酒瓶就往窗外砸,玻璃碴子雨似的落在早点摊的塑料棚上。
整条街都被惊醒了。对面药店的老马趿拉着拖鞋举手机录像,棋牌室赵叔扯着嗓子喊:"要出人命嘞!"王红霞突然扑到窗边哭嚎:"姓李的你今天敢动手,明天就让你上新闻!"
这事过去半个月,麻辣烫店的招租告示都泛黄了。原先排队的食客都转投斜对面的新店,只剩几个老街坊还来光顾。李建军现在总把收音机开到最大声,单曲循环《漠河舞厅》。倒是刘婶有天收拾阁楼,翻出张泛黄的三轮车照片——十年前的王红霞系着花围裙,正往李建军嘴里塞烤肠。

昨晚打烊前,醉醺醺的混混阿强拍着柜台说:"叔啊,我早瞧那姓张的不是好鸟。上个月他奔驰副驾坐着KTV的莉莉..."话没说完就被李建军撵出去了。玻璃门关上的瞬间,墙上的"十佳夫妻店"锦旗"啪嗒"掉在地上。
要我说,这婚姻就跟熬汤底一个理。花椒八角得慢慢煨才能出香,火太急准保糊锅。您说夫妻俩穷日子都熬过来了,怎么反倒被钱砸散了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