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还是迟迟没有实现停火!
此前达成的所谓“互不打击对方能源设施”的协议,也成了一纸空文。
责任究竟该由谁来承担呢?

早在人们意料之中的是,俄乌都在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协议规定的内容,并以此营造一个更有利于他们自己的舆论环境。
当地时间3月28日,俄方称当天早上乌军使用了美制“海马斯”对位于库尔斯克的苏贾天然气计量站进行了打击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该计量站是俄方途经乌克兰向欧盟输送天然气的“关键一环”,即使俄乌双方一直没有停火,去年仍然有高达150亿立方米的俄方天然气送至欧洲。
这可不是小数目!
欧洲对俄天然气的依赖也是影响其对停火态度的重要因素。

去年底,乌克兰拒绝签署过境协议后,天然气的供应发生中断,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立刻就向欧盟施压,要求泽连斯基重启管道。
与此相对应的是,匈牙利等国对实现乌克兰停火比较渴望,而英法等国则致力于加强欧盟的防御能力,以抵御俄军可能带来的威胁。
就在同一天,俄方也表示,“我们有理由相信,本次袭击是由法国卫星协助定位,并由英国专家输入坐标和发射的”。
也就是说,英国和法国参与了对俄方能源设施的袭击。

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存在:俄方不想停火,自己动手然后谎称“是乌方干的”?
我相信不少朋友的心中都有这一看法。
但笔者认为不太可能,因为该计量站对俄方来说十分重要,如果没有它的话,将给“为欧送气”带来很大的困难,那它怎么会自毁利益呢?
所以这无疑是乌方所为。
至于英法是否参与,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关键在于乌军确实违反协议袭击了俄方的能源设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俄乌两国总统都已经同意了协议,为何就是落实不了呢?
俄方找出了原因。

同样是28日,俄方还称,“可以断言的是,乌克兰高层已经失去了对乌军的控制,后者在采取袭击行动时未遵循上层的指令”。
也就是说,俄方认为乌军采取袭击行动并非泽连斯基的本意,而是乌军自己做出的决定。
换而言之,俄方认为乌军已经不听指挥了。
这就奇了怪了,乌军哪儿来这么大的胆量?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再来看看扎哈罗娃透露的信息,“英法参与袭击”。
他们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英法是否直接绕过泽连斯基,与乌军进行了接触?

或者说,这里所指的乌军压根儿不是乌克兰人,而是欧洲前来支援的雇佣人员,是他们直接得到了英法的指令并采取了行动?
我们知道欧洲最近在干一件大事,那就是商讨向乌派军。
但直到今日还是没有达成一致。
也就是说,他们有可能是在利用袭击行动拖延时间。
此外,袭击该计量站还可以让匈牙利等国意识到:你们不太可能再得到俄方的天然气了,只有选择与我们合作,我们一起派军吧。

如此一来,还可以促使欧洲尽快达成一致,以实现英法自己的意图。
笔者个人认为这样的可能是存在的。
所以我认为并非乌军不听指挥,而是那些雇佣人员在捣乱。
除此之外,泽连斯基还收到了一份新的协议。
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特朗普“改主意”了。
此前的美乌矿产协议没有让他感到满足,他要为美国谋取更多的利益。

也是在28日,泽连斯基确认乌方已经收到了美国提出的新矿产协议草案。
根据协议规定,乌方需要把所有自然资源开发所得的收益存入一个“基”金,并优先转给美国,等还完了过去三年的援助之后,才能用于乌克兰的重建项目。
这样的要求,确实是闻所未闻,特朗普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那么泽连斯基能答应吗?
至少有了“断援”的经历之后,他不敢明确拒绝特朗普。

4月1日,瑟比加表示,“乌美双方已经就该文本进行协商”。
看到这里,相信读者朋友们已经明白了泽连斯基的用意,也大致预料到最终的结局。
还能说什么呢,乌克兰最后还能剩下什么呢?
最有价值的资源却难以“为己所用”,他们拿什么来重建?

这就是丛林法则吧……
那么大家认为泽连斯基能得到善终吗?
您对他的印象如何?
满分100的话,您给他打几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