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声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演员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坚韧的人生经历,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笑林。笑林的一生,充满了改名求突破的波折,也有在相声舞台上大放异彩的辉煌,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在 59 岁时患病,短短 30 天便匆匆离世,实在是让人惋惜不已。
笑林原名赵学林,这个名字是家中按照辈分所取。在那个特殊的 “批林批孔” 时期,为了顺应时代,他改名为赵小林。后来,当他被调到北京曲艺团时,却发现与北京相声界中的另一位赵小林重名。无奈之下,他将自己的名字取了 “赵小林” 的谐音,改为赵笑林。直到有一次和李谷一老师同台,李谷一老师建议他:“你还叫什么赵笑林啊,把这个‘赵’字免了,就叫‘笑林’,多响亮!” 至此,笑林这个名字正式确定下来,而他也带着这个名字,在相声之路上越走越远。
笑林自幼便与曲艺结缘,4 岁时就开始了他的舞台生涯。他自幼拜曲艺家刘司昌为师,学习山东快书。后来,加入北京曲艺团之后,他有幸拜相声大师马季为师,转而学习相声。在成长过程中,笑林还有一段特别的经历。他曾参加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广播合唱团,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他的嗓音变声,无奈只能退出合唱团。
在农村插队时期,夜晚独自上山烧石灰窑的经历,让他通过唱歌来缓解内心的恐惧。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大量的歌曲,而这些丰富的歌曲储备,日后也成为了他相声创作中独特的源泉。插队生活结束后,笑林回到北京,重新投身于表演事业。
1980 年,笑林与李国盛开始合作,这对搭档犹如两颗璀璨的星星,在相声界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他们共同创作、表演了一百多段相声,凭借着默契的配合和精彩的演绎,多次获得中国相声大奖,还被评为中国最佳相声搭档。此后的日子里,笑林在相声领域一路高歌猛进。
1981 年,他在全国曲艺汇演中表演相声《小康庄》,荣获二等奖;1983 年,获北京市中青年调演表演奖;1984 年,又获得全国相声评比二等奖。1989 年,他录制发行《笑林,李国盛相声精选》磁带一套(四盒)。
1991 年,笑林入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与湖北日报联合举办全国十佳相声演员。1993 年,他调入中国铁路说唱团任团长,同年获得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 45 周年曲艺小品大赛特别荣誉奖。1995 年,笑林获得 “侯宝林金像奖”,同时获得八大金像的美誉,他在相声表演中逼真的模仿,被观众亲切地称之为 “笑林广播电台”,其名声在中国广为流传。
1996 年,他带领中国铁路文工团创作排练演出并主演话剧《大院》,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由于在中国铁路文工团工作成绩斐然,他还获得了铁道部颁发的火车头奖章(个人),这是中国铁路文工团建团六十年来唯一的一块火车头奖章。
1997 年,笑林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表演相声《送春联》。2001 年,他最后一次参加春晚,与王平、尹卓林、赵保乐表演相声《咱也试一把》,该节目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观众喜爱的节目三等奖。笑林先后创作表演的相声多达二百余段,代表作品包括《学播音》《太挤了》《歌曲研究》《美的旋律》《朋友之歌》等。他以歌柳见长的相声表演风格,开创了歌曲相声的一代先河,深受观众喜爱。
除了相声表演,笑林在主持领域也颇有建树。2004 年 6 月到 2009 年 3 月,他成为央视《每日农经》栏目的主持人,同时还在北京电视台主持《笑林说案》栏目,并在各种演出现场担任主持人,展现出了多方面的才华。2010 年,笑林获得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联评选的 “北京市第五届德艺双馨” 艺术家称号,这无疑是对他艺术成就和品德修养的高度认可。
然而,命运却对笑林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2015 年 3 月 23 日凌晨 2 点,这位给无数观众带来欢声笑语的相声演员,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 59 岁。笑林的追悼会于 2015 年 3 月 27 号上午十点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众多亲朋好友、同行以及喜爱他的观众纷纷前来,送他最后一程。他的离世,让相声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人才,也让广大观众失去了一位带来欢乐的挚友。
回顾笑林的一生,从四次改名才确定最终的艺名,到在相声舞台上取得辉煌成就,再到患病后无奈地匆匆离去,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故事。他的艺术成就和对相声事业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怀念。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放慢脚步,多去回味像笑林这样的艺术家们留下的经典作品,感受他们用一生诠释的艺术魅力。你们对笑林的哪段相声作品印象最为深刻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