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锦鲤
编辑|黄毅来了
在冰城哈尔滨,有这样一个堪称传奇的人物。
他的名字在中央大街上可谓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他身着奇异的兽皮兽衣现身,瞬间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成为人潮的中心。
可爱的孩子们若是瞧见他身边没有驯鹿相伴,便会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围在他身边追问:
“鹿呢?鹿呢?”
他,就是甲继海。

然而,谁能想到,这位在街头给众人带来无尽欢乐的“活宝”,竟是曾经叱咤商海的顺峰肥牛掌门人?
又有谁能料到,他的人生经历,远比小说还要精彩。

甲继海出生在哈尔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人家庭。
十三四岁时,懂事的他就开始帮着大人做“外件”,以此补贴家用。
昏暗的灯光下,他全神贯注地制作卫生纸、挑牙签,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认真与专注。
再大些,他又到砖厂当出窑临时工。
砖厂的环境恶劣,高温的窑炉旁,弥漫着刺鼻的灰尘,可他却从不喊累。
而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体魄,还让他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并且,他对做缝纫机活儿情有独钟。
殊不知,此举也为他今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19岁那年,甲继海下乡到了赵光农场。
在此期间的三年里,他几乎干遍了所有的农活。
尽管环境艰苦,但他却不知疲倦,反而浑身充满了干劲!
直到下乡归来,他顺利接班,成为一名工人。
凭借在农场和儿时积累的经验,车钳铣刨对他来说轻车熟路。
他那精湛的技艺,在单位组织的技术比武中,总是能轻松拔得头筹。
那时的甲继海犹如一颗星星,在人群中散发着闪耀的光芒。

他不仅工作出色,还乐于助人,经常帮人刷房子,喷花,镂花,甩点儿,把房子装点得别具一格。
他还兼职当司仪,凭借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成功主持了单位七对新人的婚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甲继海所在的厂子合并到了当时行业内的翘楚蓝天洗衣机厂。
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他,凭借出色的口才和踏实的工作态度,顺利进入供销科。
为了做好销售工作,他不辞辛劳,跑遍了全省各地。
很快,他以卓越的业绩成为了厂内的销售状元。
1984年,命运的转折悄然降临。

平日里习惯骑自行车出行的甲继海,那天突发奇想乘坐了无轨电车。
下车后,他发现有辆车一直跟在自己身后,车上的人不时打量他。
正当他满心疑惑时,车上的人喊他上车。
原来,车里坐着冰城著名导演李文。
当时,李文歧正在筹备拍摄由《父亲》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他觉得甲继海帅气的外表和独特的气质,与年轻时的梁晓声颇为相似,便邀请他试镜。
而年轻爱耍帅的甲继海则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当天下午,他请假去理发、试镜,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拿下男一号。
怎料,这部剧播出后反响热烈,令甲继海瞬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有一次,甲继海出差时,路人纷纷跟他打招呼:
“哎,你不是昨晚上电视那小子吗?”
首演成功后,他的演艺事业迎来了高峰。
他陆续参演了多部热门影视剧。

在哈尔滨大大小小的活动现场,他凭借独特的装扮和出色的表演,成为了有名的“首席抢镜王”。
此后,他的心渐渐活跃起来,他不再满足于现状,开始谋划自己的事业版图。

甲继海先是在家附近开了通用五金建材商店,良好的口碑和优质的服务让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之后,他又在南勋五道街租了间店面,扩大经营规模。
恰逢山东朋友托他寄卖一大批瓷砖。
他不辞辛劳,经常蹬着三轮车,拉着瓷砖送往南岗的工地。
每次挣上二十多块钱,他就会回家点几个菜,享受生活的美好,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他绝非小富即安之人,他有着超前的商业意识。
为了拓展人脉,改变生活圈子,甲继海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用道外的两套大房子,在南岗换了一套小房子。
这个举动在当时被人视为愚蠢,可他却有着自己的盘算。
在南岗住了不到半年,房子就迎来了动迁,他成功换了套新房。
更重要的是,在南岗,他结识了一个做汽车配件的朋友。
朋友把一批五十铃汽车配件寄存到甲继海这儿,并提议他自己开个店代卖。
果不其然,敏锐的他抓住了这个商机,成为宣化街第六家卖汽车配件的商家。
他拿着单子去了趟大庆,当时大庆正好缺货,这一趟,8个月他就赚了90万,刨去成本,净赚40多万。

眼见甲继海的汽配生意越做越大,为了迎来送往,司机建议办个食堂。
没想到,他说干就干。
从店面设计、整体装修,到定制独特餐具,再到调制美味调料和肥牛汁,均亲力亲为。
一开始,顺峰肥牛只有八张桌、两个包房。
甲继海心想:
“既然已经做了,那就干脆挂个牌子,挣点儿钱吧。”
他给店起名叫顺峰,没想到,顺峰肥牛一经推出,就迅速火爆起来。

最火的时候,在省内外一共开了 45 家分店。
可以说,甲继海做汽配时,带火了宣化街汽配一条街;
做顺峰肥牛时,他又带火了文昌街餐饮一条街。
他花9600元买了台意大利的韦世柏三轮,也是那条街上第一个买车的人。
他还花四百多块钱装了电话,因为他深知交通和通讯对于做生意的重要性。
开顺峰时,他更是花4万元买了六七个电话号码,成为黑龙江第一个买吉祥号的人。
然而,随着甲继海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他变得越发忙碌。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使得他无暇顾及家庭,陪伴妻儿的时间越来越少。
家庭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妻子一人肩上。
两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日益减少,婚姻的嫌隙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大。
最终,这段曾经令人羡慕的婚姻走向了尽头。

妻子主动提出离婚,因为她不愿再继续维持这种有名无实的婚姻关系。
而甲继海,虽然心中满是愧疚与无奈,但也尊重妻子的决定。
离婚后,儿子跟随妻子前往国外生活 ,甲继海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继续在商海拼搏。
原本他以为自己的感情生活就此画上句号,余生将在孤独中度过。
谁知,命运的齿轮再次开始转动。

2007 年,黑龙江大学,一场精彩的励志演讲正在火热进行。
台下座无虚席,其中17 岁的耶列娜,像许多怀揣梦想的学生一样,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台上甲继海的分享,对他的见解和风采心生欣赏。
演讲结束,人群熙熙攘攘,耶列娜与甲继海在走廊转角偶然相撞。
就在这一瞬间,甲继海被眼前这位拥有高挑身材,肌肤白皙胜雪,五官深邃立体,金发碧眼宛如童话公主般的俄罗斯姑娘深深吸引,一见钟情。
此后,甲继海通过各种人脉,打听到了耶列娜的信息,正式开启了浪漫又热烈的追求。

他几乎每周都会精心撰写一封饱含深情的情书。
为了让耶列娜毫无障碍地读懂,还特意翻译成俄语。
不仅如此,甲继海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手捧鲜花和精美糕点,等待耶列娜的出现。
然而,耶列娜的内心并非毫无波澜。

父母一直期望她留学结束后能回到俄罗斯工作生活。
再加上两人之间较大的年龄差距,还有饮食、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这些都让耶列娜顾虑重重。
但甲继海并没有因此放弃。
他用近一年如一日的真诚付出,一点点瓦解了耶列娜心中的防线。
最终,耶列娜被甲继海的真诚执着和独特魅力所打动,答应与他交往。

耶列娜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无尽的热情的人,旅游和美食是她的两大爱好。
在恋爱期间,她和甲继海携手踏上旅程,游历了许多国家,感受各地迥异的风土人情,为彼此留下了一段段浪漫而美好的回忆。
在相处过程中,耶列娜十分尊重中国文化和甲继海的生活习惯。
她不仅积极参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活动,还认真学习使用筷子等生活技能。

与此同时,耶列娜也将俄罗斯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分享给甲继海。
比如俄罗斯的传统服饰、特色舞蹈和经典文学,让甲继海对俄罗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促进了两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010 年,在相识三年后,甲继海和耶列娜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婚后,甲继海继续深耕商业领域。
同时也带着耶列娜积极投身于家乡哈尔滨的文旅事业,希望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定居哈尔滨后,耶列娜迅速适应了中国的生活,汉语水平更是突飞猛进。

如今,甲继海和耶列娜已经结婚14年。
他仍溺爱地称呼她为“媳妇小猫咪”。
与那些老夫老妻比起来,他们如胶似漆,不是新婚,更胜新婚。

甲继海的人生充满传奇。
出身平凡的他,在演艺界崭露头角,又在商海拼搏出一片天地,情感上历经波折后迎来真爱。

婚后15年,他与耶列娜携手投身家乡文旅事业,成为冰城佳话。
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人勇敢逐梦、拥抱幸福。

相信未来,这对眷侣会以爱为笔,在生活中续写更多精彩。
为哈尔滨,乃至世界留下更多美好,成为人们心中不断奋进的力量源泉。

部分资料:
@甲继海 的个人主页 - 微博
"哈尔滨老炮儿"甲继海:真诚热闹地活着不负此生不负此城-东北网黑龙江-东北网
采冰号子采冰舞|采冰节里的冰雪文化传承-哈尔滨新闻网
甲继海:人生下半场 甲哥活出彩 -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