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会有波折,但不会有系统性风险

白刃行式 2025-04-13 11:51:12

前几天,达利欧写了一篇文章《不要误以为当前正在发生的一切主要只是关于关税的问题》,核心观点是:“我们正经历一次“一生仅见”的全球货币、政治和地缘政治秩序的系统性崩溃。”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

观点挺有意思的,本来准备好好解读一下,可是这几天太热闹了。今天,趁着关税战暂时告一段落,好好读一下这篇文章,并简单解读一下。

关于这个标题的结论,我是无比赞成的。

特朗普之所以歇斯底里地,做出如此违背经济学常识的事情,我们不要只是站在一边笑话他,而是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当你我坐在他的位置,表现并不一定比特朗普更好。

关税本身并不算重要,促使特朗普疯狂加关税的原因,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也将会对未来的经济,产生核心推动力。

而达利欧认为,目前全球货币秩序、政治秩序与地缘政治秩序正在走向走向系统性崩溃,而这背后的原因有五大驱动力。

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动力,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认为,全球正处在一种经济失衡中,美国沉迷过度消费,导致出现巨大的负债,需求锐减的压力大;同时,中国持有过多债务,依赖于外需。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债务过剩,中国产能过剩。他认为这种失衡的状态不可持续,因为美国的债务过剩导致产业空心化,内部矛盾频发,担心供给突然中断,双方之间缺乏互信,最终导致“战争”。

这的确是事实,目前美国的债务总额来到了36.2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负债10.6万美元,换成人民币大概在77万!

绝对值大家可能没感觉,看一下相对值的变化。如下图所示,2007年美国公共债务占比GDP的比重只有35.2%,而如今达到了99.9%,相当于二战时期的水平,预计2055年将会达到156%。

所有的债务增加,原因都很简单,无非就是收入增长不及开支。如下图所示,1990年开始,美国的支出出现了系统性上升,而税收收入却增长缓慢。而这些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缺口,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填补了空缺。

其中,美国支出最大的部分是医疗体系,占比将近1/5,因为美国的医疗系统是全世界最贵的,人均医疗费用高达1.27万美元,是其他发达国家的2倍。

高昂的支出带来了庞大的债务负担,现在每天需要支付26亿美元的利息,一年算下来大约9500亿美元左右,这比美国军费还要高。

可能有人觉得,凭本事儿借的钱,为什么要还?直接印钞还债不就行了吗?有这种想法,说明阴谋论看多了。这个世界上有一些基本的规则是不会变的,比如收入与支出的均衡。

如果美国印钞还债,那么货币就会贬值,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通胀就会上升,反过来倒闭美国加息,从而支付更高的利息。如果持续的贬值,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信用崩塌,那就更糟糕了。

过去40年,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对外释放了大量的美元,外资通过购买美债、美股、美房等形式,将这些美元又送回美国本土。目前美国的海外净资产将近负20万亿美元,就是这么来的。

如果印钞印的太猛,通胀上升,利率上升,原有的美债价格大跌,到时候股债双杀,吃亏的是美国人自己,因为美债的最大持有者是美国人自己,包括各种养老、社保基金等等。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美国不想主动走上这条路。

所以,美国人只有两条路,要么从此之后,节约开支,要么,就要想办法增加收入。可是增加收入和解决开支都不容易,财政收缩意味着居民收入下降,老百姓很不爽,容易把总统选下去。增加收入也不容易,因为屁股后面有个中国在竞争,且对方的优势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

当然,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抢钱。这种路子最好,成功了以后青史留名,国内阻力最小。特朗普最近这一套,基本上也就是这个套路。

不过,我并不认为世界会因为美国的问题而产生特别大的系统性危机。

从来没有什么产能过剩的问题,只有购买力不足的问题,中国人的购买力会逐步上升的,内需会支棱起来。美国的债务问题,也很简单,货币慢慢贬值就可以了。

一方面,货币贬值会导致自己的进口商品变贵,从而减少消费,另一方面,货币贬值会让自己的出口变得更有竞争力,获取更多的顺差,减少目前的巨额逆差。

想清楚这个,也就想清楚了,为什么黄金价格会暴涨,因为黄金是美元未来价值的魔镜。

至于说全球总需求,我想美国这个需求倒下了,会有新的需求崛起,而这个新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就是中国,所以不会有什么系统性风险。全球需求没有消失,只不过发生了转移。

有人可能会觉得现在自己过得都这么艰苦了,怎么还有消费力?其实,在《管中窥豹: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牛市》这篇文章中,我特别论述了一个观点:

中国现在处于固定资产投资周期的尾声,由于超前投资了巨量的基础设施,导致住房等其他支出占比消费的比重上升(房价50%由政府支出基建,也可以理解为是固定资产投资)。但,目前这个周期已经结束,未来更多的资金会用于消费与医疗。

就像一个人家,建好了房子之后,还完房贷之后,就开始舒坦了,这是类似的道理。

目前,中国整个国家都在“还房贷”,由于经济不景气,还贷压力比较大,过得不太舒坦,所以我们削减了开支,停止大量新建基础设施,只要我们的产业升级顺利,接下来,这些基础设施的边际效益会继续增加,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钱用来消费。

所以,现在的中国,就像一个35岁的青年人,刚刚从学校里面出来没多久,凭借自己的能力买了房子,但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职场竞争,还贷压力比较大。但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知识积累),投资的生意进入收获期,还贷压力会降低,消费支出就会增加。

如果非说会有系统性风险,美国的风险比较大,因为美国正处在一个下降的趋势中。这是一代人的问题,这个周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过去40年的全球化,快速的增长扭曲了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让他们以为赚钱就是这么简单。当他们无法继续轻松赚钱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烦躁愤怒。他们不会反思是不是过去自己多赚了?反而诉诸武力,试图夺回逝去的财富。

而实际上,美国40年的繁荣,建立在全球大家一起奋斗的基础上。比如,全球为美国输送了无数的顶尖人才,2000年之后光净移民就有3000多万,华人也特别多,最近几年很火的AI团队中,不少骨干就是华人。又比如,中国拼命对美国输送廉价劳动力,这是建立在中国人996的基础上。

但,很多美国人已经习以为常,竟然认为这是历史的常态。相信我,如果你也处在这种环境下,你也会这样觉得。

试想一下,40年,基本上已经等于一个人生命的1/2,如果抛开10岁之前和死亡之前的10岁,基本一辈子,都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这种根深的思想,需要一代人以上,才有可能会改变。

就像前几年,中国90%的老百姓,都天真的认为,房价只涨不跌,因为在他们生命中的几十年里,房价一直都在涨。这又让我想起了,那个著名的《三季人》的故事,蚂蚱只有三个季节。

美国有没有一些很厉害的战略专家呢?有,但他们是掌握不了权力的,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是很困难的,民众只会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人上台。如果民众对世界的认知是错的,他们就会选择一个错误的总统,真正清晰的人,不可能获得权力的。

所以,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时势造英雄,颓势造蠢蛋。

全球经济结构,正在面临一个东升西落的大趋势,旧有的势力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做一些挣扎的动作,才是正常的事情,经济出现波动也是正常的。因而,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的震荡期,但,这并不会改变整个历史的大趋势。

————————以下为瑞·达利欧发表的文章原文:

《千万别犯这个错误——以为现在发生的一切主要是关于关税》

发表时间:2025年4月7日

此刻,人们正理所当然地将大量注意力投向已宣布的关税政策及其对市场与经济的重大影响,却鲜少关注引发这些政策的深层原因,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规模动荡。

请别误会——尽管这些关税政策是极其重要的事态发展,且众所周知由特朗普总统推动,但大多数人忽视了使他当选总统并促成这些关税的根本背景。他们同样忽略了驱动几乎所有事件(包括关税政策)的、更为关键的力量。

更需铭记的、远为重要的事实是:我们正目睹主要货币秩序、政治秩序与地缘政治秩序的经典崩坏。这种崩坏约莫一生仅遇一次,但历史上当类似不可持续的条件形成时,它们已多次发生。

具体而言:

✔ 货币/经济秩序正在崩坏

现有债务过于庞大、债务增速过快,而现有资本市场与经济体正依赖这种不可持续的高额债务运转。这种不可持续性源于两大失衡:

a) 债务国-借款方(如美国)负债过高且仍沉迷举债以维持超额消费;

b) 债权国-放贷方(如中国)已持有过多债务,并依赖向债务国-借款方(如美国)销售商品来维持经济。

失衡正面临巨大调整压力,调整将以重大方式改变货币秩序。例如,在一个去全球化的世界里,主要参与者互不信任对方会持续供应必需品(美国的担忧)或偿还欠款(中国的担忧),此时同时存在巨额贸易逆差与资本逆差显然不合逻辑。这是各方陷入某种"战争状态"的结果——自给自足成为首要任务。

任何研习历史者都明白,此类风险在此情境下屡屡导致我们当前所见的问题。因此,旧有的货币/经济秩序——即中国等国家廉价生产、向美国销售商品并获取美债资产,而美国从中国等国借款进行采购并积累巨额债务——必将改变。这种明显不可持续的状态因美国制造业衰退而加剧:既掏空了美国中产阶级就业机会,又迫使美国从日益被视为敌手的国家进口必需品。

在去全球化时代,反映贸易与资本互联的这些巨大失衡必将以某种方式收缩。此外,美国政府债务水平及其增速显然不可持续(详见我的新书《国家破产之道:大周期论》)。显然,货币秩序将经历重大破坏性变革以减少这些失衡与过剩,而我们正处于变革的早期阶段。这对资本市场与经济将产生深远影响,我将在后续探讨。

✔美国国内政治秩序正在崩坏

根源在于民众教育水平、机会水平、生产力水平、收入财富水平及价值观的巨大分化,以及现有政治秩序解决问题的无能。这些矛盾体现为右翼民粹主义者与左翼民粹主义者间"不惜代价取胜"的权力争夺战。这正导致民主制度崩坏,因为民主需要妥协与法治精神,而历史表明这两者在当前这类时期都会失效。

历史同样显示,当传统民主与法治不再构成专制领导力的障碍时,强势威权领袖便会崛起。显然,当前不稳定的政治局势将受我所述其他四种力量影响——例如股市与经济问题很可能引发政治与地缘政治危机。

✔国际地缘政治秩序正在崩坏

因为美国单极主导、他国遵从其规则的时代已终结。美国领导的多边合作式世界秩序正被单边强权规则取代。在新秩序中,美国虽仍是世界最强力量,但已转向"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我们正见证这种转变体现于美国主导的贸易战、地缘政治战、科技战乃至局部军事冲突中。

✔自然灾害(干旱、洪涝与疫情)破坏性日益加剧

✔人工智能等惊人技术变革

将对生活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包括货币/债务/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国际秩序(通过改变国家间经济军事互动方式)及自然灾害应对成本。

我们应聚焦于这些力量的演变及其相互作用。因此,我敦促诸位勿让关税等吸睛的剧变转移你们对这五大力量及其关联性的关注——它们才是驱动"整体大周期"变革的真正动因。

若被这些事件分散注意力,你将:

a) 忽视这些根本力量如何催生新闻事件;

b) 未能思考新闻事件将如何反作用于这些根本力量;

c) 失去对"整体大周期"典型演进规律的把握。

我还敦促诸位思考至关重要的关联性。例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如何影响:

1) 货币/市场与经济秩序(产生破坏性影响);

2) 国内政治秩序(可能削弱其支持基础);

3) 国际地缘政治秩序(通过金融、经济、政治与地缘政治等多重途径制造明显动荡);

4) 气候变化(削弱全球有效应对气候问题的能力);

5) 技术发展(对美国既有积极影响——如促使更多技术生产回流,也有消极影响——如破坏支撑技术研发的资本市场,其负面影响难以尽数)。

思考时需谨记:

当前事件不过是历史上无数次重演的现代版本。我建议研究过去类似情境下政策制定者的应对措施,以预判他们可能采取的行动——例如暂停向"敌国"偿付债务、实施资本管制防止外流、征收特别税等。其中许多措施不久前尚不可想象,因此我们还需研究这些政策的运作机制。

以萧条、内战、世界大战等形式呈现的货币/政治/地缘政治秩序崩坏,最终催生治理国内互动的新政治秩序、治理国际互动的新地缘政治秩序——这种循环已反复发生,是最需透彻理解的核心规律。我在《应对世界秩序变迁的原则》一书中对此有详细阐述,其中"整体大周期"被划分为六个清晰阶段,便于对照现实判断当前所处阶段及下一步走向。

我撰写该书及其他著作时——此刻依然如此期望——旨在实现三个目标:

1) 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这些力量并制定更优政策;

2) 帮助虽无法单独但可集体影响政策的个体妥善应对这些力量,为自己与所爱之人争取更好结果;

3) 促进持不同见解的智者与我开展开放、深思的交流,共同探索真相与应对之策。

(注:看起来像是推销一本书的序)

1 阅读:26

白刃行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