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奖励,就是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在广州,上班族王健并未选择沉默与忍受。开始详细记录并积极举报沿途所见的各类交通违规行为。据统计,仅在2024年度,王健就凭借行车记录仪捕捉到的证据,成功向相关部门举报了高达1945起交通违法事件。

若按照现行的交通违法处罚标准来计算,这些被举报的违章行为若全部得到确认,将可能导致违法司机总计被扣除8998分驾驶分数。
消息一经传出,网络上立即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部分网友认为王健的行为属于“多管闲事”,认为他过于热衷于干涉他人的事务;而另一部分网友则对他的举动表示高度赞赏,认为他“干得漂亮”,是在为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年举报2277次
近期,广州的一名上班族王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引人注目的帖子。他分享了自己在2024年全年,通过行车记录仪拍摄并成功举报的交通违章数据,总数高达2277起,其中被交通管理部门采纳并确认的违章行为有1945起。
若按照交通违章的处罚标准来计算,这些被举报的违章行为将累计扣除违法司机8998分的驾驶执照分数。

王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详细透露了他的举报过程。他解释道,由于每天上下班都需经过广州一条相对偏远的环城高速,这条路线成为了他观察和记录违章行为的“主战场”。
在这条高速上,他频繁目睹车辆占用应急车道的情景,这些行为不仅危险,而且显得极其嚣张。他回忆道,2024年的某一天,他一口气提交了近100起违章举报,这成为了他个人的单日最高纪录。

王健的举报主要集中在“占用应急车道”和“跨实线行驶”这两种较为常见且典型的违章行为上。他特别指出,对于营运类车辆,他会给予更高的关注度并优先举报。他认为,这些车辆作为营运工具,长时间在路上行驶,因此更应该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
在他的举报记录中,有222位车主因为多次在同一路段实施同类违法行为而被他反复举报。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些车主甚至在同一区域内连续多日被他拍到,而且每次的违法行为都各不相同。

王健还分享了他与环城高速交警的沟通经历。他曾向当地的12345热线反映过环城高速的违章情况。
交警在随后的回访电话中向他解释,该路段的车流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设计负荷的三倍,因此一些车主更倾向于选择走应急车道以避开拥堵。交警还透露,环城高速的电子监控系统是有效的,每个月都能查到5000到9000起不等的违章行为。然而,由于车流量巨大且电子监控并非全程覆盖,因此仍有一些违章行为未能被捕捉到。
尽管目前广州并没有为举报交通违法提供任何形式的奖励,但王健表示他会继续坚持下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激励更多的驾驶员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有人怒斥他没事找事
由于高调的行为,王健也被戏称为“民间交警”,这一正义之举也为他招来了“多管闲事”的非议。
网络上,对于这位举报者的声音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部分网友认为他的行为是“损人不利己”,指责他多管闲事,甚至质疑其道德品质。而另一部分网友则坚决支持他的行动,认为正是有了这样的举报者,交通秩序才能得以维护,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他们指出,如果每个人都遵守交通规则,那么举报者自然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这场网络上的争论,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中国式道路文明中的某些扭曲现象,令人五味杂陈。
有网友尖锐地指出:“那些踩着油门闯红灯的人,在违法时理直气壮,一旦被举报,就立即以‘隐私权’为借口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不是在搞笑吗?”
更有网友讽刺道:“在摄像头下违法,就如同在众目睽睽之下裸奔,这时候却想起要遮羞了?法律明确规定公民有监督权,怎么一到马路上,有些人就变成了‘法外狂徒’呢?难道交通法规是可以随意挑选的自助餐吗?”

实际上,这1945次举报并非举报者过于疯狂,而是交通违法的现象实在过于普遍且严重。那么,交通违法是否应该被举报?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在城市的主要道路和高速公路上,都安装有抓拍违章的设备,即使没有人举报,违章行为也会被电子眼自动记录下来。
因此,交通违法行为并不会因为有人举报才被记录在案,也不会因为没有举报就能逃脱处罚。违法驾驶者没有心存侥幸的空间,如果受到处理,那也只能怪自己行为不端,而非举报者。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鼓励群众参与交通违法的监督,湖南、山东、深圳、呼和浩特、揭阳、安阳等多个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关的举报奖励办法,开通了交通违法的举报通道。
在广州,交管部门也明确表示,市民可以通过广州交警公众号平台进行交通违法的举报。因此,举报交通违法是推进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环,不应被视为缺德行为。
编辑 丨 蔡蔡
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