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三十二回读后感

走远的小刺猬课程 2024-08-27 22:44:36
本回题为《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讲的是武松离开张青夫妇,以行者身份去往二龙山。走了多日,见到一村落的酒肆。武松,本是好酒之人,于是便进了酒肆,要酒要肉来吃。可这村落,有酒却无肉,武松自是不爽,不巧此时,一大汉和几人来到肆中,而店家竟是好酒好肉的拿出来招待。武松立刻大怒,怎会听那店家解释肉是大汉自己早备下的,全是酒虫上头,把这个叫孔亮等人打得是屁滚尿流,落荒而走。武松见一众人都走了,好酒好肉当前,自然就不客气地把酒肉都招呼进了肚儿。喝得尽兴了,离开酒肆,一见风,便有了醉意,竟头重脚轻落进了河里。也是巧了,被追来的孔亮等人抓住,押到庄上,吊起来毒打。直到出来一人问原由,仔细看时,竟是宋江。二人便诉说起各自的别后之事。 原来宋江在柴大官人处,因受孔太公之邀,来到了白虎山,一住便是多日。武松也将自己的事情一一说与宋江。说到日后打算,宋江要去青风寨知寨小李广花荣处,武松要投奔二龙山。于是二人结伴离开白虎山,洒泪分别。 单说宋江,因贪看奇山怪木,竟在林中走至天黑,心中发慌看不见地上,踩了绊脚索,被一伙小喽啰抓到了青风山上。在小喽啰正要挖了心肝做醒酒汤时,宋江自叹“可惜宋江死在这里”,被山中大王燕顺听到,得知正是及时雨宋江本人,解开绳索,三人纳头便拜。可见宋江义气之名远播,自此,三人便好酒好肉款待宋江五七日。 到这一回中,多次提到村、庄、寨。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小学一下吧。 村,古为“邨”。《说文》:“邨,地名也。从邑,屯声。” 徐铉曰:“今俗作村。”《集韵》:“村,聚也”。村的本义是指乡间农民聚居的地方。所以“村”,如今成为村庄的通称。 庄,古作“莊”。《玉篇》:“莊,草盛貌。”《正字通》:“莊,田舍曰莊。俗作庄。”庄,可理解为建筑在山林田野间的住宅。也指旧时皇室、贵族、地主在乡下的大片土地及其建筑物,即庄园。所以叫“庄”的地方,一般有过大户人家在此建过住宅或拥有庄园。 寨,《集韵》:“柴,篱落也。或作寨。”《玉篇》:“寨,羊宿处。”又“寨,军宿处。”寨的本义是指围有篱笆或栅栏的羊圈。继而引申为军营。也指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庄、村落。所以称“寨”的地方,曾有过军营驻扎或有过围栏、围墙环绕。 在这一回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宋江和武松话别时说的话。宋江说道“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地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稍)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说实话,前面几回都在写武松。武松打虎,做了都头,再杀了西门庆,断配孟州,又得了施恩相助,打了蒋门神,之后杀了张都监一十五口,投奔二龙山途中又杀了王道人及小道童。从二十三回一直到三十二回,我越看越觉得,武松虽是勇猛之人,有打虎的本领,但喝了酒之后,便借着武力超群不讲道理,甚至乱杀无辜,虽说是乱世,但仍然让我无法喜欢上武松的为人。导致我在读完三十一回后,很难再继续读下去,停滞好些日子。今天读了宋江这段话,虽然我也不赞同宋江的封妻荫子,青史留名,方不枉为人的说法,但我能体会到此时宋江真切的为武松今后长远着想,话语间满含着兄弟的深情厚意。 生不逢时在乱世,大忠不保存小义。不提儿女缠绵情,只讲兄弟磕头义。 想来,这应该就是《水浒传》想要表达的一份真情吧。通过这段话,也可知宋江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想法,也预示着梁山好汉最后归顺朝廷,被招安的结局吧。 在这一回中,宋江被抓险被杀的时候,他报出了自己的名字才保住了性命。读到这里觉得挺有意思的。说自己是宋江,大家就相信,立刻便拜,转换如此之快,就不怕每个被抓之人都会报自己是谁谁谁以保全性命吗?反正也没人知道。不过,读到此,确实没见有人说谎话,难道当时的人都这么实在吗?另外,既然当时信息不发达,大家也不知道宋江长什么样,可是一说宋江,那是名声在外,感觉是无人不知无不晓的地步。可见当时聊起一人,只说此人行侠仗义之事,鲜有样貌、身材等外在形象之词。想想我们现在,说到谁,第一反应就是先上网查一下,人长什么样的,要是长得好看帅气,那更是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使做错了都很容易被一群所谓颜控党的人原谅,更是有一些忠粉不离不弃,似乎好看的人就一定心地善良,有情有义,即使偶尔犯错,也必是情有可原的。最近,更是整容成风,甚至听说有人为了个子高,不惜断骨,诸此种种,时代发展了几百年,科技进步了,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似乎没有进步。整容,断骨,我不知道那些人会不会痛,不知道他们是为了悦人还是悦己,以我低下之姿,愚钝之智断断是不能理解的。 惟愿世人以父母授之姿智,了凡此生,识人心,顺心意,身边多有情有义之人,如有如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一般之人在身边爱护,也感恩天地。 文中之此细节,不知读者能否体会~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