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鹰
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一项决定,想让中国当“冤大头”。
据观察者网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宣称,要对马达西奇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强制收归国有,这是出于对国家防务与运转的需要。
与马达西奇一起的还有其他几家企业,这些企业里面,有汽车公司、有变压器公司,也有石油天然气公司。在乌克兰水电暖等能源设施频频遭俄军袭击而损失惨重的背景下,泽连斯基的这一决定似乎也还说得过去。
可问题在于,泽连斯基在宣布将马达西奇国有化的时候,丝毫没有提及对中国企业的赔偿一事。要知道,对于马达西奇公司,中企还占有56%的股份,如果乌方执意装傻充愣,仗着“特殊情况”就不顾中方投资者的利益,那么这与“明抢”有什么区别?
身为投资者的北京天骄航空9日站出来回应称:坚决反对乌克兰无理掠夺中国投资者合法权利与权益的无耻行为,公司将采取一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天骄航空同时指出,已经确认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马达西奇股份已经被移交给乌国防部。
事实上,无论从历史根源还是现实意义上看,泽连斯基的这一做法都很不负责任。曾经的马达西奇在失去俄罗斯这一最大销售市场之后,营收年年下降,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乌方不得已将之移出“最具战略意义的公司”名单,开始对外寻找愿意接手的外国企业。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天骄航空顺利与马达西奇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与马达西奇方面达成协议,接手56%的股份,还拿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来维持该公司的运营。
可以说,马达西奇公司之所以能“起死回生”,与中国企业的扶持有着莫大的关系,而马达西奇公司作为世界上有名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商,可以弥补中方在这一技术领域的不足。前几年双方合作颇为顺利。直到3年前,泽连斯基一上台,中乌合作的风向就变了。
此前说好的合作项目,乌方在换了一位总统之后,就开始出尔反尔,在美国的施压下,乌方甚至使用污蔑造谣的方式,给中企泼脏水,拒绝履行协议,想要将中企排除出去。中企作为占理的一方,立即以双方签订的协议作为证据,向海牙国际法庭提出45亿美元的索赔。
考虑到中企对马达西奇的投资,45亿美元是一个完全合理的赔付金额,但乌方一直拖而不决,直到8个多月前,乌方顺理成章地对该裁决案申请冻结。如今裁决案尚在冻结当中,泽连斯基竟厚着脸皮自作主张,将马达西奇收归国有,大有一种要“赖账”的架势。
难道仗着“俄乌冲突”这一借口,乌方就能肆意妄为吗?
其实,无论是马达西奇还是被乌方国有化的其他几个公司,都在战火中遭到了重创,尤其马达西奇,曾多次被俄军袭击,已经被炸得支离破碎,在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从事军工生产。
(动图:马达西奇被炸)
泽连斯基这么做,看起来颇有些“病急乱投医”。
此外,乌克兰现在也确实缺钱,且不说向欧盟索要的援助,还远远供应不上,就说美国在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的时候,大头都给到了武器上,相比之下,在经济上的援助并不算多,何况美乌之间还签订过不少贷款合同、租赁法案等书面文件,终有一天,乌克兰是要还的吧?
可乌境内早已被打成一片废墟,经济也是一团糟,拿什么还呢?说不定就是拿这些大公司的股权。
所以泽连斯基干脆先将这些企业收归国有,方便操控。
不过,对于乌克兰来说,欠美国的要还,欠中国的就更要还了,毕竟中乌此前签订的协议是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进行的,拥有绝对的法律效应。
如果乌克兰选择“赖账”,因俄乌冲突而直接无视市场经济的规则,以后谁还敢与乌克兰合作?恐怕正在与乌方进行合作的土耳其就得第一个打退堂鼓。
话说回来,乌克兰从当初的工业强国,沦为美国的附庸,直至到今天这个满目疮痍的地步,境遇固然可悲、可叹,但这并不是乌方对中企违约的理由。
有关马达西奇的赔付问题,乌方必须履行自身的违约责任。
活该被打
乌克兰应该被瓜分掉。
乌鸡不会出现在这样的帖子里
支持消灭乌克兰
反正乌克兰快被分食了,它消失了,再生气也没用了![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