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邵星池落魄,老莫去世,全靠这三个贵人成全了他的圆满

江蓠书 2025-03-31 19:52:35

老莫去世,星池的身世曝光。原来,邵星池真不是邵秉义的儿子。

当年老莫跟刘玉玲在私奔途中因失手伤人入狱,刘玉玲跳河轻生,是邵秉义救了已经身怀有孕的刘玉玲。

星池怕才明白,为什么面对邵秉义的打骂,刘玉玲永远顺从,并不断为他开脱:

他是咱娘俩的恩人。

可是这个恩,比不过星池眼中的恨,他恨邵秉义的无能狂怒,也恨自己没有本事保护刘玉玲。

而老莫的死,意外地成了星池跟邵秉义和解的转机。

这么多年来,邵秉义第一次承认自己的错误,也第一次承认他对刘玉玲、对星池的爱。

他承认,因为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导致星池没考上大学。否则他应该像其他孩子那样,考个好大学,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邵秉义的忏悔换来了星池给他养老的承诺。

看着他们父子俩解开心结,突然间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星池的幸运在于,老莫死在他拜师之后。

此时的星池找到了事业的方向,心态也是前所未有的好,所以他能接受老莫跟自己的关系,也能接受邵秉义的道歉。

试想,如果老莫的事发生在星池刚从北京回来,感情、事业双双受挫的时候,他跟邵秉义会是怎样的结局就不好说了。

邵秉义于星池而言,从来都不是正面的榜样。

星池之所以能在受尽挫折之后重新找回自信,全靠这三个贵人的点拨:

1、夏警官

邵星池到北京后第一次露面,他就在卖假证,被警察追得满街跑。

夏凤华把他从局子里捞出来,两人还吵了一架,大华子从警局捞他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望和也说他:你能不能别惹事?踏踏实实干点活不行?

望和不提还好,一提这事星池立马就炸了:别人都这么干,凭啥只抓我?

当年小院四人北上,望和跟海阔上大学念书,华子去跑快递。

几年后,望和海阔进了大公司,拿着高薪工作体面;华子也因为业绩突出一路高升,拿到了公司总部发出的邀请,她可以入职总部做培训或宣传。

不管是名校毕业的望和跟海阔,还是没有学历苦拼实力的华子,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唯有他邵星池干啥啥不行。

刚到北京的时候,他倒卖光盘被人抄了;学人家去摆摊,车又让城管给收了;后来几个哥们凑了点钱开练歌房,谁知里边有人吸D,只好关门大吉;卖证倒是赚钱,可他把自己弄进了警局……

星池抱怨他在北京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儿,可他没想过为什么华子干快递,一干就是8年?

其实望和也跟星池提过让他到蜜蜂,可星池拒绝了。

在他看来外卖跟快递都一样,他给华子帮过几天忙,送货的活儿没劲。

他想赚钱,他走的也都是捷径,要不是被夏警官盯上,卖证那活儿一个月能赚好几万。

他不是不知道要“踏踏实实”,只是那样的钱难赚。

可三天两头进局子也不是个事儿,星池在劳务市场瞎转悠的时候又碰上了夏警官。

夏警官建议他去试试外卖,现在外卖很火,勤快的骑手月入过万都可能。

星池听到月入过万眼睛都亮了,只要能赚钱他不怕辛苦。夏警官还提醒他:

“我们那片区外卖点,提我好使。”

夏警官这是拿自己的信誉给星池做背书,不仅是给星池提供方便,也是对他的信任。

北漂的日子很苦,但这只是表面的,真正让星池痛苦的是他的付出跟努力得不到认可。

哪怕是望和跟海阔这样的兄弟,每次遇事,他们对星池更多的还是吐槽他的折腾跟不靠谱。

可夏警官却看到了他在警戒线边缘上窜下跳时的善良:

我查过了,去年前年你都有过见义勇为的记录,你小子仗义,人也不坏,别把路走绝了啊。

一句话,既有对他的认可和鼓励,也提出了警告,制止了他在违法边缘继续试探。

夏警官的提点改变了星池对外卖行业的偏见,让他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2、谢望和

谢望和空降海淀拓展业务,要在别人的地盘上打自己的江山,他得组建自己的班底。

所以他邀星池跟海阔加入蜜蜂。

谢望和有能力有野心,他能选中星池跟他们是发小无关,就像他曾经对星池的点评:

你又不是能力不行,你是没选对行业。

星池用他的实力证实了望和没有看走眼。

他带队扫街跟商家签合作,又亲自下场跑外卖,把实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修补漏洞的海阔。

有了他俩的配合,谢望和的工作开展得异常顺利。

在望和手下工作,从兄弟变成上下级,星池其实是很压抑的。更何况,望和不仅是他的领导,还是情敌。

星池跟望和都喜欢大华子,可两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没房没车没条件之前,望和不会给华子画饼,承诺未来。

星池却认为,幸福跟钱无关,现在没钱不代表以后没有。

“起码你得有个正经住的地方吧?让华子跟你挤下室?还是你去蹭她的?也行啊,她那有饭堂,连饭钱都免了。”

望和的话说得刻薄,看似他这是在打击竞争对手,可实际上这番话激起了星池的斗志。

他申请当203的站长。

他不想再这么混吃等死,也不想继续住在地下室,他要趁此机会拼一把,给自己、给他的爱情一个未来。

星池没有管理经验,望和便以自己的期权作担保,让星池当上了203站的站长。

因为跑过一线,星池知道骑手风险高,为了保证安全,他的骑手每天只接30单;为了大家能吃好,还给大伙开了小食堂。

这事直接惹恼了望和,他一再要求缩短配送时间、提高效率,星池这么干就是拆台。

望和跟他讲行业竞争,星池不听,只一味坚持:

慢一点又怎样?骑手没日没夜在路上跑,挨顾客骂、挨商家骂,一旦有退单还要受到公司的处罚,这是人过的日子吗?

资本无情,可他想让手下的人过得有点人味儿。

这一点星池跟大华子很像,她知道跑快递风险高,宁愿自己掏一半的钱出来给员工买保险,她收留何天明一家,何在明出事后又想办法安顿他的一家老小……

因为身在底层,所以他们更能体会底层的不易。

可就在星池一心给骑手们争取“福利”的时候,现实反手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望和斥责他,他能理解。可骑手也埋怨他,限量接单是在挡大家的财路。星池问:

“你就不怕累死?”

“那也比穷死强。”

听到这话的时候,星池终于明白他的关心跟同情大伙不需要。

他希望手下的人能被人尊重,而不是被资本当成赚钱的工具。可他们更在意为什么不让他们多接单?为什么他们成了全公司收入最低的人?

大伙出来干外卖不就是图钱赚得多吗?干哪一行不累?只有看到自己账上不断累积的钱那才叫累有所值。

星池的好意终究变成了驴肝肺。

更打击他的是,当初他同情心泛滥,一些家庭困难的骑手星池无视规则没收他们的压金,而他们在离职的时候直接把车骑走,给公司造成损失……

星池一腔热血,可跟着他的人赚不到钱,还差点把站点搞黄了。

重新审视自己的作为,星池终于承认:

望和是对的。

在蜜蜂这段时间,星池最大的收获是:体会到了资本的无情,看清了现实跟和理想的差距。

身心俱彼的星池决定回家。

来北京之前,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在这里挣下自己的一席之地。

如今只觉得,自己跟这个城市格格不入。

3、周宴临

星池回到花街,开始考虑自己适合做什么。

大华子建议,最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否则还是会在很多无意义的事上浪费时间,虚度人生。

其实,星池的归宿剧中早有伏笔。

第一集华子带着思艺在小院各家认门的时候,才十岁的星池在给他妈煮面。

在北京的时候,小院四人组每次聚会也都是星池掌勺。望和还调侃他:

那么会做菜,哥几个凑点钱支持他开饭馆得了。

星池就是喜欢做菜,他喜欢厨房里的烟火味儿,喜欢听灶台上的锅铲碰撞的叮当声,更享受掌控食材在他手中变成美味的成就感。

做菜的时候,他可以沉浸其中,那是发自内心的满足跟快乐。

在后厨当了几个月小工后,星池以一碗阳春面经受住了周宴临的考核,成为他最小的弟子。

从此星池也成了淮扬菜的传承人。

入门后,周宴临教给星池的第一门心法就是:

厨艺也是一门艺术,不仅要用脑,更重要的是用心。

“运河人家”的厨房里,没有资本,没有需要他操心的下属,更没有上面压下来的指标,星池每天要做的就是采买食材、苦练厨艺。

做菜的时候星池享受烹饪的过程,看别人享用美食,那又是另一种幸福。

星池在学手艺的同时,精神也有了寄托,醉心于厨艺的星池比任何时候都快乐。

北漂的星池做什么都不顺,如今看来,所有的坎坷似乎都在指引星池,让他重返花街;

这一路虽然走得辛苦,幸运的是在危险边缘有夏警官对他的提点,跟望和共事的经历让他看清北京不是自己的归宿;

回到花街,想明白了自己喜欢厨艺,恰巧身边又有周宴临这样一位大师愿意倾囊相授。

是他们成全了星池的圆满。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 作者 : 江蓠● 看书中故事,品戏里人生,专注影评、情感类文章的创作与分享。

0 阅读:1

江蓠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