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与竞争,对全球和平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近年来,中美关系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双方在贸易、人权、台湾、南海等问题上的分歧不断加剧,导致两国之间的互信与沟通受到严重损害。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高层外交接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可能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和稳定提供契机。
近日,全球政治舞台传来意外的外交动态,中国外交部王毅外长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秘密进行了为期两天、长达12小时的磋商,这一消息着实令世界各国感到震惊。这是继今年5月王毅与沙利文在维也纳会晤之后,两人再次选择在欧洲碰面。这次会晤的背景和内容,以及双方新闻稿的异同,都能体现出双方想要释放的信息。那么,这次会晤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为什么选择在马耳他会晤?马耳他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它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也是欧盟和北约的成员国。马耳他与中国和美国都有友好的外交关系,也是中欧“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马耳他可以说是一个中立而又重要的地点,适合作为中美会晤的场所。
此外,在第三方会晤,也是外交上的习惯做法。结合前几次中美会晤的地点选取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采取在欧洲会晤的模式,比如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卢森堡等。而在欧洲会晤,对中美双方都比较方便。第一,选择欧洲这个第三方地点,不存在是在美国还是中国会晤的问题,双方所受的关注度和干扰更小;第二,从地理位置上讲,欧洲处于中美之间,双方出行更加省力;第三,马耳他代表中立地点,有利于缓和氛围,推动实质合作。
为什么此时举行会晤?这次会晤很及时。最近,在金砖峰会、东盟系列峰会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有关中美参与度的差异化分析很多,不乏唱衰中国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声音,或对中国对外战略的各种臆测。马耳他会晤有助于中方消除一些误解和疑虑。
此外,在今年3月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了首次高层战略对话后,中美之间的沟通渠道并没有完全中断,双方在不同层级和领域保持了一定的接触。比如,今年5月,王毅与沙利文在维也纳举行了类似会晤,就中美关系、台湾、亚太局势、乌克兰危机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多轮讨论。这说明中美之间为解决双边和多边问题一直保持着沟通,同时也保持双方高层交往势头。
重点在于,此次会晤并没有提前宣布,这对目前中美的氛围来说,其实是一种好事。不提前宣布,其实代表双方希望排除干扰,真正谈出点东西来。而且,这次会晤的时间也比较长,达到了12个小时,这说明双方有足够的耐心和诚意,不是走过场或者敷衍了事。
会晤达成了哪些共识?根据中美双方官方通报来看,这次会晤充分交换了意见,达成了重要共识。其中就包括:
双方同意推进工作层面的对话与磋商,即中美亚太事务、海洋事务以及外交政策磋商,磋商可能在副部长级、司局级层次进行。这三个磋商,也意味着中美之间的沟通渠道在稳步恢复,围绕三个磋商进行坦率交流,对建立双方正常的沟通与互信本身非常有意义。
双方再次警告美方正视台湾问题的严肃性。这与近期美方在涉台问题上兴风作浪有关,包括此前赖清德窜美等,我们再次警告美国不要跨越红线,防止关系失控,同时我们需要提醒美方涉台风险的严肃性,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
双方强调中国坚定维护正当的发展权利,宣介中国经济稳定向好发的发展态势。近期美方在高科技领域持续对我围堵打压遏制,“院子”没有变小,“高墙”越来越高,严重扰乱了世界产业链供应链,我们有必要明确中方立场。
双方讨论亚太地区局势、乌克兰、朝鲜半岛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今年5月份时,中美双方就亚太局势、乌克兰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这次则新加入朝鲜半岛,说明中美两个全球性大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肩负着重大责任。
虽然“王沙会”为中美外交带来一丝新的曙光,但并不代表双方外交关系已经实现突破。中美外交互动仍存在分歧,而美国在朝鲜半岛问题和“流浪气球”事件上的外交举措,并未能够改善双方关系。
关于朝鲜半岛问题,正值中美马耳他会晤之际,美国和韩国此前热炒的“黄海军演”计划宣告取消。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美国向中国示好的信号,但实际上,美国的目的并不单纯。美国在取消军演的同时,也在加强对朝鲜的制裁和施压,试图迫使朝鲜重返谈判桌。美国还在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朝鲜放弃核武器和导弹计划,并对朝鲜实施更严厉的经济制裁。这些做法无疑激化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也与中国和俄罗斯提出的“双暂停”倡议背道而驰。
关于“流浪气球”事件,这是指今年1月份发生的一起美国F22战机击落中国气球的事件。当时,中国气象部门为了观测高空风力,向空中释放了一批气球。这些气球被美国情报机构误认为是中国的间谍设备,于是派出F22战机进行拦截。结果,美国战机不仅没有获得任何情报,反而引发了中方的强烈抗议。这一事件被视为美国对中国进行无理挑衅和侵犯主权的行为。在马耳他会晤期间,美国军方高层出面承担责任,并向中方道歉。然而,这一道歉并没有真诚和诚意,只是为了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并试图换取中方在其他问题上的让步。
会晤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总体来说,这次会晤对中美关系有积极的意义,但也不能过于乐观。积极的意义在于,双方展现了继续沟通和对话的意愿和能力,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和改善创造了条件。双方也就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了一些共识,为未来合作提供了可能性。双方还就一些敏感和争议性的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增进了相互理解和尊重。
然而,这次会晤也暴露了中美之间仍然存在着深刻的分歧和矛盾。双方在贸易、人权、台湾、南海等问题上的立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且还有可能进一步激化。双方在朝鲜半岛问题和“流浪气球”事件上的外交举措,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对中方利益和关切的尊重和重视,而是带有明显的政治动机和策略考量。双方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和危机时,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和合作机制,而是各自为政或者相互指责。
因此,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需要保持清醒和理性,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或者误导。中美之间需要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是陷入对抗和零和的旧路。中美之间需要通过对话和磋商,妥善处理分歧和矛盾,扩大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这才是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美国不敢真打,如果中国敢打,美国那套就没用了!所谓的沟通是美国达成威慑目标的关键。不要在美国想沟通的时候去沟通,供参考!
美国的信誉度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零。
唉,美国佬一贯的套路,块头大的打不死就慢慢哄着。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很难相信有美国这样的国家,满嘴谎言,毫无诚信!
美国是真的怕中俄联合,所以抢在中俄会面前先沟通缓和关系。
不要过度解读抱有幻想,狗改不了吃屎,尤其是美国!!!
美国政客说话从来不是为了表达想法,只是为了算计。沙利文——白宫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