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直言“没有美粮不影响”,美农崩溃:一场全面危机正加速蔓延

中国网三农 2025-04-29 17:40:44

近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则“即便不采购美粮,也不影响国内粮食供应”的官方表态,在中美经贸关系本就紧张的背景下,引发了美国农业界前所未有的震荡。自这一信息公开后,美国农业界纷纷表达“无法承受”的担忧,美媒直言:这不是危机临近,而是一场全面爆发的危机。

在4月28日的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明确指出,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大豆、高粱、玉米等饲料粮仅占中国粮食消费量的极小比例,且这类商品具有高度可替代性。中国不仅拥有充足的粮食储备资源,国际市场上,南美等国也可提供稳定供应。因此,中方是否从美方采购相关产品,对国内粮食保障“无实质性影响”。

此番发言可谓一锤定音,震动美媒和农业界。美国《纽约邮报》、CNBC、彭博社等媒体密集报道称,美国农产品订单正在被中国大规模取消。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当周,中国取消了1.2万吨美国猪肉订单,较前一周暴跌72%,创下2020年以来最大取消规模;中国从美国采购的大豆也骤降至1800吨,远低于一周前的72800吨。

美农业运输联盟(AgTC)执行董事弗里德曼痛批局势已非“可能危机”,而是“一场全面爆发的危机”。他指出,从干草、棉花到水果、木材等多个领域的订单大面积被取消,影响层层传导至码头工人、卡车司机乃至仓储物流人员。美国农业链条正因中国市场的收缩面临断裂风险。

不仅如此,中国农业部同步宣布将在二季度集中从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地大规模采购大豆,预计进口量将突破3000万吨,创历史同期新高。这意味着,中国对美大豆依赖度将进一步降低。而这一趋势对曾在中美第一轮关税战中痛失中国市场的美国豆农而言,几乎是“梦魇重演”。

美国出口企业也深陷困境:一家纸板出口商仓库中有6400吨货物被取消或暂停发货,正焦头烂额地寻找高成本转运方案;一家草种出口商接连收到中方取消8批订单的通知,不得不裁员四分之一;木材企业停止从伐木厂和锯木厂采购,员工纷纷被调岗至低利润项目。

弗里德曼指出,“其他国家短期内根本无法替代中国市场的购买能力。”数据显示,美国高价值农产品中约55%依赖集装箱出口,而大部分正是销往中国。

更雪上加霜的是,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即将执行的“中造船入港附加费”新规将进一步打击美国出口。尽管散装农货豁免,但冷链肉类、乳制品、水果等集装箱运输商品却面临额外成本。而这些,正是美对华出口最有利润的核心品类。

美国农业界的愤怒正汇聚成政治压力。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公开致信特朗普,怒斥其贸易政策是“拿美国农民的生计赌博”。然而,这场“无赢家”的贸易战早已将中方推向多元采购、全球布局的新路径,而美方则在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中持续自伤。

面对激烈反弹,中国外交部再次重申立场——关税战无赢家,美方若真有意解决问题,应停止威胁施压,基于平等、尊重与互惠重启对话。

如今,当樱桃在美国超市降至原价四分之一售卖的背后,是大量滞销、农场破产和农村经济失血。这不仅是一场农产品贸易的困境,更是对美政策决策理性的深刻拷问。

未来中美农业贸易是否回暖,仍需美方在政策层面展现真正的诚意与行动。否则,这场源自“关税战”的寒冬,或将长期笼罩美国农业上空。

0 阅读: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