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建设工程与居民生活产生冲突时,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一场旨在改善交通状况的公路修建工程中,却给村民王金蓉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据了解,该施工项目的业主单位是攀枝花市西区住建局,此道路段周边涉及多个居民区,其中就包括王金蓉一家的住房。2021年施工正式启动,按照政府的规划,项目建成后可以缓解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
王金蓉家的房屋地处一块坡地上,随着公路施工的推进,王金蓉的房屋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揪心的变化。起初,王金蓉只是发现房屋的墙面、楼板上面出现了裂缝,当时就找了西区住建局、格里坪政府和西区土地储备中心,并告诉他们自家房子的墙、楼板整体都出现了问题,墙体、楼板以及连梁的钢筋混泥土开裂。希望相关部门到现场实地察看,及时解决处理安全问题。
公路修建房屋受损 攀枝花村民
按照西区相关的要求,经过双方同意,2021年11月22日,由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对王金蓉房后边坡地质灾害及安全实地勘察,并盖章出具了《王金蓉房后边坡地地质灾害及安全综合分析评估内审意见》,该意见第7条结论与建议第5点明确指出:“鉴于该高填方边坡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影响,以及施工完成后存在的极大威胁,建议尽快对王金蓉房屋实施避让搬迁。”
现在,王金蓉的家中,能清晰地看到这些裂缝贯穿了多个房间的墙壁。客厅的天花板上,卧室的墙壁上,裂缝呈不规则状分布,墙皮也开始脱落。不仅如此,房屋的地面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沉,导致门窗无法正常关闭,开关时会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存在明显的安全风险,也严重影响了王金蓉一家人的正常生活。从王金蓉提供的现场照片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房屋受损的严重性。原本坚固的房屋如今千疮百孔,每一道裂缝都像是在诉说着这场因公路修建带来的变故。这些照片也成为了王金蓉房屋受损的有力证据,见证着她生活遭受的巨大影响。
公路修建房屋受损 攀枝花村民
“我的房屋现在已经成危房,都三四年了,政府一直不来处理,希望西区政府快速安排具体负责人来解决问题。”王金蓉说,西区住建局和西区土地储备中心不能相互推诿扯皮,楼房里还有10多个人在里面居住生活,如果造成重大人身和财产安全事故,谁来负责?
王金蓉说,原来拆迁征用房屋的时候,镇政府的领导和当地土地储备中心的赵能贵主任说“鉴定报告出来就好了,该怎么赔就怎么赔,该怎么搬迁就怎么搬迁,请你们放心,现在你们要全力支持动工,把公路修起来”。“我们也支持了政府工作,路修好了,车也通过了,可是房屋问题也有了鉴定报告,承诺却好像成了废纸。”王金蓉一脸的无奈。
公路修建房屋受损 攀枝花村民
实际上,面对房屋受损的严峻现实,王金蓉心急如焚,她第一时间向西区住建局以及西区土地储备中心反映了情况,希望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方案。王金蓉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诉求,首先是合理的经济赔偿。房屋受损严重,修复费用高昂,她希望住建局和土地储备中心能够承担起的赔偿责任,恢复正常生活。
在王金蓉的持续追问下,住建局也邀请专业的房屋鉴定机构对王金蓉的房屋进行全面检测,以确定房屋受损的具体原因和程度。2024年9月,四川省国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出具了一份针对房屋受损情况的报告,该报告第八部分鉴定结论为:“经综合分析评定,鉴定单元攀枝花市西区新庄村村民王金蓉房屋安全性等级评定为:1、主楼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su;2、主楼背后房屋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su级;3、室外楼梯安全性等级评定为Csu级”。
据了解,主楼安全性等级评定为 Csu 意味着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民用建筑鉴定单元的安全性等级分为 Asu、Bsu、Csu、Dsu 四个等级。
当主楼被评定为 Csu 级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委托专业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加固或局部改造等处理,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主楼的安全使用。同时,在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主楼的监测和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王金蓉说,西区住建局曾表示会根据鉴定结果,制定相应的修复或赔偿方案。但截至目前,具体的修复和赔偿方案也尚未确定,王金蓉依旧在焦急地等待着问题的最终解决 。
公路修建房屋受损 攀枝花村民
事件背后的思考:城市建设与居民权益平衡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个体案例,更引发了我们对于城市建设中一个普遍且关键问题的深入思考——如何在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充分保障居民的个人权益,实现两者的平衡。
从政策层面来看,目前我国虽有一系列关于城市建设和房屋保护的法律法规 ,如《民法典》中对物权的保护规定,以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关于建设工程与周边建筑关系的相关条款,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部分政策的细则仍不够完善。以本次事件为例,对于公路建设导致周边房屋受损的责任认定、赔偿标准和程序等方面,缺乏明确且可操作性强的规定,这使得住建局在处理问题时缺乏清晰的指引,居民在维权过程中也感到无所适从 。
在执行环节,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往往过于注重工程进度和公共利益的实现,而忽视了对居民权益的保护。在施工前,可能未对周边房屋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和风险评估,没有制定完善的防护措施来避免施工对房屋造成损害。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也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导致房屋受损情况逐渐加重 。
沟通机制的缺失也是导致此类问题难以妥善解决的重要因素。住建局与居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互动平台,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居民对施工的具体规划、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补偿政策了解甚少,而住建局也未能及时了解居民的诉求和担忧,导致双方在问题的处理上难以达成共识。
截至目前,王金蓉房屋受损事件仍处于持续协商和处理阶段。虽然住建局已经有所行动,但距离问题的最终解决仍有一段距离。王金蓉每天都在期盼着能够早日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让自己的生活回归正轨。
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这一事件的后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