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飙到3521%,中美战场扩大,特朗普在中国面前,选了必败招式

石佳说 2025-04-24 13:45:40

近日,一则消息震惊全球贸易圈:美国政府宣布对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太阳能产品征收最高可达 3521% 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税。这一税率之高,堪称贸易史上的 “奇景”,而其背后所指向的目标,明眼人都能看出 —— 中国。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就不断升级。从最初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到如今将战场扩大到东南亚,试图通过制裁与中国有紧密产业联系的国家,来间接打击中国的相关产业,特朗普政府的手段愈发激进,却也愈发暴露其黔驴技穷。

中国在太阳能产品出口领域占据着全球近 8 成的出货量,即便是剩余 2 成中的大部分,也多为中企在东南亚布局的产能。早在拜登时期,中国太阳能组件对美直接出口近乎 “清零”,中国企业不得已将产能大量转移至东南亚。而特朗普此次挥舞高达 3521% 的关税大棒,显然是想彻底切断这条间接供应链,把中国光伏产业彻底挤出美国市场。

但特朗普政府似乎忽略了几个关键事实。首先,美国自身对太阳能产品有着巨大的刚性需求,美国百姓需要平价太阳能产品,企业也依赖物美价廉的原料与零部件维持生产。切断从东南亚四国的进口,看似打击了这些国家的太阳能产业,实则让美国太阳能开发商陷入困境。拜登政府时期曾出台补贴政策,鼓励美国国内生产太阳能电池板,但美国自身太阳能电池产能极少,长期依赖从东南亚进口组件。特朗普的政策无疑使开发商面临成本剧增难题,阻碍美国太阳能行业发展。

其次,中国光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早已未雨绸缪。面对美国的贸易打压,中国企业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掌控了全球超过八成的晶硅产能和四分之三的光伏设备技术专利,还积极在全球布局新的生产线,沙特、印尼、墨西哥等地都已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新据点。美国市场对质优价廉、供应稳定的光伏产品需求客观存在,即便没有东南亚,中国企业也能在其他地区满足美国市场,美国消费者最终仍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中国产品。

再者,从历史经验来看,所有试图用行政手段对抗产业规律的行为,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美国曾对中国钢铁、铝等产业加征关税,结果未能遏制中国,反而令美国企业成本攀升、消费者被迫买单,最终反噬自身。特朗普政府对东南亚太阳能产品征收 3521% 的超高关税,同样是步臭棋,无法实现 “制造业回流”“遏制中国” 的目标,只会让美国在全球贸易中更加孤立,消费者和企业损失更大。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场中美贸易博弈中,中国凭借强大的产业韧性、完善的产业链以及全球布局的战略眼光,必将笑到最后,而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必败招式,也只会成为国际贸易史上又一个失败的案例。

0 阅读:43

石佳说

简介:每天分享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