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今儿咱们不聊学区房、不聊补习班,就说说咱当爹妈的嘴——
多少家庭啊,明明吃穿不愁,可孩子就是活得蔫头耷脑?
多少孩子啊,明明挺聪明,可一遇事就缩手缩脚?
真不是钱的事儿!我敢说啊,问题八成出在咱天天挂嘴边那几句话上!
前阵子同学聚会,听了个事儿特揪心:
老张闺女高考前突然厌学,天天躲屋里哭。后来心理老师一问才知道,就因为老张总念叨:"考不上985,你这辈子就完了!"
你瞅瞅,咱当爹妈的随口一句话,孩子真能记一辈子啊!
心理学有个词叫"自证预言":你天天说孩子笨,他就真会变笨! 举个例子: 隔壁王姐家娃,小时候背诗慢了点,他爸张口就是:"猪脑子!"。现在孩子初二了,上课从不举手,问他为啥?他说:"我这么笨,答错了多丢人。"扎心真相: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是输在爹妈的嘴皮子!
去年《小欢喜》里英子跳海那段还记得不?她妈成天说:"你看人家磊儿多省心!"结果呢?把孩子逼得抑郁症!血泪教训: 比较式教育=给娃喂慢性毒药!你越夸别人家孩子,自家娃越觉得"反正我再努力也没用"。 我表妹就吃过这亏:她妈总拿她和清华表哥比,现在30岁了,微信还屏蔽所有亲戚——"看见他们我就觉得自己是废物"
第③句:"我这都是为你好!"——最狠的道德绑架这话耳熟不?简直是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噩梦!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过:"'为你好'三个字,掐死了多少孩子的天赋?"
真人真事:
我发小阿玲,从小爱跳舞,拿过市里金奖。可她妈非逼着学会计:"跳舞能当饭吃?妈是为你好!"现在她天天对着Excel表格发呆,说活得像个提线木偶
上周带孩子去科技馆,见着个心酸场景: 小男孩兴奋地拉妈妈看机器人:"我长大了要造会飞的汽车!" 妈妈头也不抬:"先把乘法表背熟吧!净想些没用的。" 眼瞅着孩子眼里的光"唰"就灭了...专家警告: 哈佛研究显示,被父母否定兴趣的孩子,70%成年后缺乏创新力。那些抖音上玩航模、做手工的牛娃,哪个不是爹妈陪着"瞎折腾"出来的?
三、聪明家长都在用的"改口秘籍"秘籍①:把"贬低"换成"具体指导"×错误示范:"笨死算了!这么简单都不会"
√正确操作:"这道题确实难,咱们先画图理清思路怎么样?"
秘籍②:用"成长记录本"代替比较给孩子准备个本子,每周记录:
✔️学会系鞋带了(虽然花了20分钟)
✔️敢一个人去小卖部了
让孩子看见:我在一点点变厉害!
秘籍③:把"为你好"换成"选择题"举个例子:
孩子想报街舞班,别说:"跳街舞没前途!"
试试:"妈妈担心影响学习,咱们商量个练习时间表?"
上周在超市遇见个奶奶教育孙子:
"摔倒了哭啥?男子汉要坚强!"
旁边年轻妈妈蹲下来:"膝盖很疼吧?妈妈吹吹好不好?"
你看,两代人教育观的碰撞就在这儿了——
我们这代人吃过"语言暴力"的苦,就别让娃再受这罪了!
文末暴击: "咱总怪孩子不贴心,可你记得吗?TA第一次学说话,叫的可是'妈妈'啊!"
#今日话题#这4句话你说过哪几句?来评论区坦白从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