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放弃高薪工作,回家养4000头牛,两会上发声振聋发聩!

豌豆大说法 2025-03-12 18:39:14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大学毕业后的人生,除了挤进大城市,还有别的可能?

两会上,河南女孩赵昭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回乡并非无奈选择,也可以是充满希望的创业之路。

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到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牛倌”,她的经历会颠覆你对成功的定义。

来源:河南日报2025年3月7日关于《河南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河南人大代表赵昭》的报道

放弃工作 回乡做“牛倌”

2008年,河南工业大学毕业生赵昭放弃了看似光明的城市生活,毅然回乡养牛。

这个在当时令人费解的举动,如今看来却充满了远见和勇气。一开始她回去时,就连父母也不能理解,好不容易有走出农村的机会,为什么要放弃?

她的父母、亲戚朋友都无法理解,纷纷劝她放弃这个“荒唐”的想法。

养牛,又脏又累,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吃得了这份苦?城里好好的工作不干,为什么偏偏要回农村?

面对质疑,赵昭却像一头倔强的小牛,一旦认定了目标,就绝不回头。她心中有一个清晰的声音在呼唤,那是一种对家乡的热爱,一种对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渴望。

不少农村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去大城市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在这种教育下,孩子们也一直深信不疑,努力学习,为了那个看似光明的未来拼尽全力。

她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选择,她觉得,自己读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要带着老家也一起富起来。

现在她有了知识,有了能力和勇气,为什么不试试呢?抱着这样的拼劲,她坚持了下来。

艰苦创业 她困难重重

创业之路,注定充满荆棘。她没有资金,赵昭就贷款买牛犊、盖厂房。

没有技术,她就整天抱着专业书籍苦读,向村里的老“牛把式”虚心请教。没有经验,她就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从50头小牛开始,慢慢积累经验。

作为一个女孩子,她要面对的困难远比常人想象的要多。风吹日晒,起早贪黑,她用自己的汗水和毅力,浇灌着心中的梦想。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和人开玩笑。2015年,赵昭的养殖场已经初具规模,近千头牛让她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就在她满怀憧憬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措手不及。牛群爆发大规模疾病感染,牛价也持续低迷,赵昭的创业之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面对困境,她不是没有想过放弃,但每当想要退缩的时候,她就会问自己:面对困难,是抱怨躺平,还是像牛一样负重前行?

她选择了后者。她深知自己的事业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更是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为了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赵昭挺过了难关,她的养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已经拥有225亩养殖基地,同期饲养肉牛4000头,同时还流转了2000亩种植基地,实现了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

她的合作社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户致富增收,她也成为了大家心中信赖的“牛倌”,甚至成功带动了家乡的农民。

深受信赖 领头脱困致富

村民对这个有胆有识的女娃敬佩不已,从传授她技术,到跟着她学养殖,养殖规模也渐渐扩大。

更让她欣慰的是,她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带动更多乡亲们改变了多年来传统低效的生产方式,探索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打通生态循环链条,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在脱贫攻坚战中,她通过技术指导和产业帮扶,帮助200多位贫困户成功脱贫。

从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到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牛倌”,赵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2025年3月11日,昔日被人质疑的赵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在“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她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的发言引发了强烈共鸣。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考上大学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离开落后的家乡,而是要回来改变家乡的落后。”站在大会堂里,赵昭激动不已,袒露了自己的心声,她终于说出了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这句朴实而有力的话语,振聋发聩,引发了人们对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

她没有选择在大城市追逐名利,而是选择回到家乡,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

她的选择,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预计将有1222万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她的经历,恰恰说明了,成功不是为了走出农村,而是农村的发展,正需要这些年轻的力量。

如果能有更多像赵昭一样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投身乡村建设,相信我们的农村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成功 她有新的思考

赵昭的经历也引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是追求个人的名利,还是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许多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从小就被灌输“走出大山”的理念。父母的期盼,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驱使着我们努力学习,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大城市里闯出一片天地。

我们相信,只要考上大学,就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然而现实却常常给我们泼一盆冷水。

城市生活并非想象中那般美好,快节奏的工作、高昂的生活成本、激烈的竞争压力,让我们身心俱疲。曾经的梦想,在现实面前似乎变得遥不可及。

我们开始怀念家乡的宁静,渴望回归田园的安逸。可是面对父母的殷切期望,我们又该如何抉择?难道真的只能在“逃离”和“回归”之间徘徊不定吗?

这名叫赵昭的女孩,给出了她自己的答案,赵昭的举动无疑是惊世骇俗的看,也无疑是她自己走出来的路,但这些年来,也有不少人做出了跟她同样的选择,村官也屡见不鲜,他们成了农村里的新生力量。

结语

成功无需任何人定义,回到农村发展也不丢人,这片滋养过我们的土地,急需优秀的年轻人回去反哺。

相信现在的年轻人,比父辈一代更有创意,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他们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更有家乡给的鼓励和底气!

(来源:)

文|百香果

编辑|百香果

0 阅读:0

豌豆大说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